【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结构的三通滤粒器(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三通滤粒器。(二)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及施行静脉推注时,注射液中常含有大量不溶性微粒(直径>10μm),它们可能包括:1、药液中的微粒,2、颗粒状及片状玻璃,3、棉花纤维,4、黑色灰尘颗粒,5、灰绿色砂轮颗粒,6、橡胶微粒,7、活性碳颗粒。这些不溶性微粒对人体有潜在而持久的危害性,如直径>10μm的二氧化硅微粒具有特殊的活性,静脉入血可引起肝脏粗结节性硬化及肝窦质的广泛破坏,肺组织发生矽肺样病变及肉芽肿型硬化等,为此,我国95版药典中规定,直径>10μm的不溶性微粒每毫升不超过20粒,直径>25μm的不溶性微粒每毫升不超过2粒。现有技术中,三通是临床中常用的辅助工具。尤其是手术过程中施行静脉推注时使用更为频繁,它通常连接于输液器末端与静脉注射针头之间,经三通将药物直接推入人体内。现有技术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经三通直接推入人体内的药物未经任何过滤,其中所含有的大量不溶性微粒就会毫无保留地进入患者体内,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需加以改进。-->(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结构的三通滤粒器,包括三通,所述三通的一端为注液口,它连接于输液器下端,另一端为静脉推注用注药口,其上有一注药口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的出液口固定连接一内装过滤材料的过滤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结构的三通滤粒器,包括三通,所述三通的一端为注液口,它连接于输液器下端,另一端为静脉推注用注药口,其上有一注药口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