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陶瓷表面浸润性双向自由调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503463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0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陶瓷表面浸润性双向自由调控的方法,包括:根据浸润性Wenzel模型和Cassie模型对生物陶瓷结构特征值进行理论计算,确定获得生物陶瓷亲水性或疏水性表面的基本特征;依据生物陶瓷亲水性或疏水性表面的基本特征设计生物陶瓷的微结构模型;选择重频小于1MHz,脉宽在10-15ps的短波长皮秒激光作为激光源;利用激光源对弧形槽微结构和柱状微结构的表面特征进行激光调控制造。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生物陶瓷材料表面浸润性的双向由超亲水性10°到疏水表面125°的自由调控,同时具有高精确的制备可控性,可实现一种材料在不同区域的具有不同浸润效果;此外,该技术方法易操作,制造成本低,适用材料范围广,无需其他辅助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陶瓷表面浸润性双向自由调控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陶瓷具有较好的硬度和弯曲强度以及优良的生物学性能,在口腔医学,移植假体等领域的应用倍受青睐。牙科临床应用中发现氧化锆陶瓷因表面不含氧化硅及其稳定的化学性质,使其与饰面材料不能有效结合,加之粘结面的水解作用造成氧化锆与树脂的粘结成为粘结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在口腔这个潮湿复杂的生物环境中,如果氧化锆陶瓷表面对水是非亲和的,即具有疏水特性,则有利于对抗粘结界面的水解作用。此外,表面疏水性的提高也非常有利于排斥受感染的体液以及口腔细菌的粘附。而另一方面,生物陶瓷材料在实际临床应用前需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检测,其中细胞粘附性是考察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内容之一。生物材料表面亲水性越强,对细胞的粘附性亦越强,细胞的附着生长和分化也越容易。因此,从生物陶瓷的应用角度而言,针对不同应用需求有目的地调控其表面的浸润性,实现亲水性与疏水性之间的自由双向可转换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医学及生物学实用价值。目前调控固体表面浸润性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化学特性,如增加功能涂层来改善其浸润性;另一类则是通过喷砂、酸蚀等方法,改变材料表面微观形貌来改变其浸润性。增加涂层的方法时效性不长,而酸蚀适用于含硅酸盐类的陶瓷,喷砂方法则易导致陶瓷表面出现微裂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陶瓷表面浸润性双向自由调控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陶瓷表面浸润性双向自由调控的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浸润性Wenzel模型和Cassie模型对生物陶瓷结构特征值进行理论计算,确定获得生物陶瓷亲水性或疏水性表面的基本特征;步骤二、依据生物陶瓷亲水性或疏水性表面的基本特征设计生物陶瓷的微结构模型;所述微结构模型包括弧形槽微结构和柱状微结构,设计弧形槽微结构为陶瓷亲水性表面特征,设计柱状微结构为陶瓷疏水性表面特征;步骤三、选择重频小于1MHz,脉宽在10-15ps的短波长皮秒激光作为激光源;步骤四、利用激光源对弧形槽微结构和柱状微结构的表面特征进行激光调控制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一中,生物陶瓷亲水性或疏水性表面的基本特征包括:在单元结构深度不大于20μm的前期下,实际固-液接触面积与表观固-液接触面积之比越大,其材料的亲水性越强;当实际固体接触面积与空气和固体的混合接触面积之比越小时,材料的疏水性则越强,且疏水性不受单元结构深度限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二中,弧形槽微结构的表面特征包括弧形槽深度、相邻弧形槽的间隔和弧形槽的槽宽,所述弧形槽深度H1≤20μm,相邻弧形槽的间隔b1≥22μm,弧形槽的槽宽a1≥18μ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二中,柱状微结构由多个截面为正方形的立柱组成,柱状微结构的表面特征包括相邻立柱的间隔和立柱的正方形截面的边长,所述相邻立柱的间隔b2≥22μm,立柱的正方形截面的边长a2>15μ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三中,激光源的波长为300-400n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四包括:利用激光源并采用离焦扩大光斑直径的方法对弧形槽微结构和柱状微结构进行扫描,获得步骤二中设计的弧形槽微结构和柱状微结构的表面特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源的激光功率范围为2-9W,扫描速度为150~250mm/s。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槽微结构上获得亲水性的特征扫描次数小于3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依据步骤一~步骤四调控制造的生物陶瓷,其表面的接触角可由超亲水性10°至疏水表面125°之间的自由转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生物陶瓷表面浸润性双向自由调控的方法,依据所述调控方法可实现生物陶瓷材料表面浸润性的双向自由调控,材料表面接触角可实现由超亲水性10°到疏水性125°之间的自由转换;本专利技术具有高精确的制备可控性,针对所需的特定浸润性表面,可通过结构模型设计及激光工艺的调整精确实现材料表面接触角的可控;亦可实现一种材料在不同区域的具有不同浸润效果;本专利技术对生物陶瓷材料表面浸润性的调控可不受面积限制,易于实现大面积材料表面浸润性的实现,该方法易操作,制造成本低,无需其他辅助材料;对生物陶瓷材料表面浸润性的调控不会破坏材料的基本物相性质,安全可靠,适用材料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生物陶瓷表面浸润性双向自由调控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ZrO2生物陶瓷材料的本征接触角测量结果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ZrO2生物陶瓷材料的超亲水性接触角测量结果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ZrO2生物陶瓷材料的疏水性接触角测量结果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ZrO2生物陶瓷微结构内部和材料本征拉曼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陶瓷表面浸润性双向自由调控的方法,该方法是以材料本征接触角及浸润性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超短波长皮秒激光高精密加工的特点,进行陶瓷表面微结构的可控制备;通过改变微结构的结构特征值实现生物陶瓷表面浸润性双向自由可控转换,增加生物陶瓷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该方法包括:S101、根据浸润性Wenzel模型和Cassie模型对生物陶瓷结构特征值进行理论计算,确定获得生物陶瓷亲水性或疏水性表面的基本特征;其基本特征为生物陶瓷表面亲水性和疏水性的变化趋势和决定因素,具体包括:在单元结构深度不大于20μm的前期下(当单元结构深度大于20μm时,其材料为全部亲水,不能实现亲水性到疏水性之间的转变),实际固-液接触面积与表观固-液接触面积之比越大,其材料的亲水性越强;当实际固体接触面积与空气和固体所有的混合接触面积之比越小时,材料的疏水性则越强,且疏水性不受单元结构深度限制。S102、根据理论计算获得生物陶瓷亲水性或疏水性表面的基本特征设计生物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物陶瓷表面浸润性双向自由调控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陶瓷表面浸润性双向自由调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根据浸润性Wenzel模型和Cassie模型对生物陶瓷结构特征值进行理论计算,确定获得生物陶瓷亲水性或疏水性表面的基本特征;步骤二、依据生物陶瓷亲水性或疏水性表面的基本特征设计生物陶瓷的微结构模型;所述微结构模型包括弧形槽微结构和柱状微结构,设计弧形槽微结构为陶瓷亲水性表面特征,设计柱状微结构为陶瓷疏水性表面特征;步骤三、选择重频小于1MHz,脉宽在10‑15ps的短波长皮秒激光作为激光源;步骤四、利用激光源对弧形槽微结构和柱状微结构的表面特征进行激光调控制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陶瓷表面浸润性双向自由调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根据浸润性Wenzel模型和Cassie模型对生物陶瓷结构特征值进
行理论计算,确定获得生物陶瓷亲水性或疏水性表面的基本特征;
步骤二、依据生物陶瓷亲水性或疏水性表面的基本特征设计生物陶瓷的
微结构模型;所述微结构模型包括弧形槽微结构和柱状微结构,设计弧形槽
微结构为陶瓷亲水性表面特征,设计柱状微结构为陶瓷疏水性表面特征;
步骤三、选择重频小于1MHz,脉宽在10-15ps的短波长皮秒激光作为
激光源;
步骤四、利用激光源对弧形槽微结构和柱状微结构的表面特征进行激光
调控制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陶瓷表面浸润性双向自由调控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生物陶瓷亲水性或疏水性表面的基本特征包括:在
单元结构深度不大于20μm的前期下,实际固-液接触面积与表观固-液接触面
积之比越大,其材料的亲水性越强;当实际固体接触面积与空气和固体的混
合接触面积之比越小时,材料的疏水性则越强,且疏水性不受单元结构深度
限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陶瓷表面浸润性双向自由调控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弧形槽微结构的表面特征包括弧形槽深度、相邻弧
形槽的间隔和弧形槽的槽宽,所述弧形槽深度H1≤20μm,相邻弧形槽的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凌飞李健王文豪燕天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