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金荣专利>正文

气囊固定式一次性使用膀胱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016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气囊固定式一次性使用膀胱注射器,是对原一次性使用膀胱注射器的改进,它增设了充气管、气囊,且将导尿管的部分管段制成双层壁管。从气阀打气,气流经充气管进入导尿管壁腔,并通过外壁层留下的小穿孔通入气囊,从而实现膀胱注射不再需要外固定。这种内固定进一步减少了患者受细菌感染的机会,免却了他们导尿时作外固定的牵扯感和揭撕时的疼痛感。(*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囊固定式一次性使用膀胱注射器本技术属医疗用品,是一种适用于给有排尿障碍患者导尿,以及尿路感染和肿瘤疾病的患者作膀胱药液灌注治疗的器具。现有的一次性使用膀胱注射器(专利号94242812.9),与在此以前的膀胱导尿、灌注器具相比,在达到同样治疗效果的情况下,有操作简便,减少感染机会,遇有堵塞情况可及时处理的诸多优点,但乞今为止,不管是何种导尿,灌注器具,在使用时均需要作外固定,否则导管会从尿道口下滑脱落,而外固定最简便的方法是用胶布将导管粘贴在皮肉上,这势必有牵扯感,贴得松照样滑落,贴得紧下揭时难免疼痛,且粘贴时,在病灶区附近操作也可能有机会感染。本实新型提出的气囊固定式一次性使用膀胱注射器,可以不采用外固定而实现内固定,达到减少患者痛苦,进一步减少感染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附图1是本技术气囊充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进水管、2为导尿管、3为疏通球囊、4为圆-->孔、5为连系活塞、6为病灶位、7为充气管、8为气囊、9为气阀、10为小穿孔。本技术包含了原一次性使用膀胱注射器的进水管1、导尿管2、疏通球囊3、圆孔4等部件,并在此基础上增设了充气管7、气囊8,且导尿管2位疏通球囊3之下与圆孔4之上的一段为中空的双层壁管;它的充气管7的上端连有一气阀9,其中段穿过疏通球囊,下端通入导尿管2的双层管壁中;它的它的气囊8位导尿管2下端圆孔4之上,套在导尿管2外,且该段导尿管的外管壁四周留有小穿孔10,使导尿管壁腔与气囊腔相通。按照上述结构要求制作好本技术(开模注塑一次成型,气囊是取高弹薄壁材料胶合在导尿管下部所指定位置)无菌消毒包装。使用时将导尿管底端插入患者的尿道(图中的病灶6),并使气囊部份也进入尿道口,取普通医用针筒从气阀9打入气体,气体从充气管7进入导尿管的双层管壁腔并通过小穿孔10进入气囊8,气囊鼓起,导尿管则不会从尿道口脱滑下落,不必再进行外固定,而其它灌注使用方法均相同于一次性使用膀胱注射器,待使用完毕,用针筒从气阀抽出气体,气囊瘪下,拔出导尿管即可。综上,本技术更进一步减少了患者受细菌感染的机会,并免却了病人接受外固定时的牵扯感及揭撕时的疼痛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含了进水管1、导尿管2、疏通球囊3、圆孔 4的气囊固定式一次性使用膀胱灌注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充气管7、气囊8,且导尿管2位疏通球囊3之下与圆孔4之上的一段为中空的双层壁管、它的充气管7上端连有一气阀9,其中段穿过疏通球囊3、下端通入导尿管2的双层管壁腔中;它的气囊8位导尿管2下端圆孔4之上,套在导尿管2外,且该段导尿管的外管壁四周留有小穿孔10,使导尿管壁腔与气囊腔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了进水管1、导尿管2、疏通球囊3、圆孔4的气囊固定式一次性使用膀胱灌注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有充气管7、气囊8,且导尿管2位疏通球囊3之下与圆孔4之上的一段为中空的双层壁管、它的充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金荣佘玉美
申请(专利权)人:施金荣佘玉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