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用食管支撑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9664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体医疗用的食管支撑器件,它绕制成弹簧状结构,包括直筒段和锥管段,直筒段的长度为30~50mm,直径为8~14mm,锥管段的长度为8~12mm,其锥度为10∶(2~3),直筒段与锥管段平滑过渡连接,材料为镍钛合金丝。它结构合理,制造方便,使用过程中无需麻醉,病人痛苦小,手术简单,治疗效果好,取出方便,发挥了记忆合金的优势,广泛适用于各种食管狭窄症的治疗。(*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体医疗用的食管支撑器件,属于医疗器件
现在医疗临床实验中对许多因患有各种疾病而带至食管狭窄,对这种病症医学上往往采用气囊导管扩张,从较少的直径的气囊导管逐渐增大,并且在医治的同时还需服用不利于人体的激素,这种医治方式往往会给病人带来别的疾病,且扩张后的食管不能长期地保持原状,需多次反复地进行食管扩张,给病人带来较大的痛苦。由于人体食管狭窄探条扩张,气囊扩张均不凑效而不能手术时会给临床医生带来极大的难题,据此人们研究出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食管支撑器件,例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专利号为86209325的单腔胶囊食管扩张管,此管是治疗食管狭窄用的聚乙烯塑料软管,管内置有增强导丝,管中段为一个膨大囊,充盈时,不同规格的直径可分别为5毫米至20毫米。管壁可耐受3个大气压的充盈压强而不破裂和变形。使用时在X线透视下将此管下入狭窄的食管后,用注射器向管内注入造影剂,使患者稍感胀痛,留置数分钟,即达到扩张目的。这种扩张的管需在使用时注入造影剂,使用程序较烦杂,很不方便。又如专利号为87214672的先导食管扩张器-B型,主要由橄榄头先导器、弹簧头先导器和弹簧管扩张器所组成;另一种专利号为87201619的医用多功能软型扩张器,其主要结构是由钳式把手、圆柱软管、牵引钢丝、瓣叶、导向装置、造影剂注射管组成的。这两种医用扩张器都是由许多零器件组成,结构较复杂,使用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人体用食管支撑件。本技术的人体用食管支撑件是通过下列方式来实现的是由镍钛合金丝绕制成的弹簧状结构,包括有直筒段和锥管段,其特征在于直筒段的长度为30~50MM,直径为8~14MM,锥管段的长度为8~12MM,其锥度为10∶(2~3),直筒段与锥管段平滑过渡。本技术的人体用食管支撑件具有如下的特点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制造方便,使用过程中无需麻醉,病人痛苦小,手术简单,治疗效果好,取出方便,充分发挥了记忆合金的优势,可广泛适用于食管多发瘢痕狭窄、贲门失驰缓症、幽门瘢痕狭窄、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晚期食管癌的姑息疗法等,由于其成本较低,可随病人病情发展随意挑选尺寸大小。为介绍本技术的人体用食管支撑件的结构特征及其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人体用食管支撑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参见图1和2,本技术的食管支撑件是由镍钛合金丝绕制成的弹簧状结构,包括有直筒段2和锥管段1,其中的直筒段2的长度为30~50MM,直径为8~14MM,锥管段1的长度为8~12MM,锥度为10∶(2~3),直筒段2与锥管段1平滑过渡。结合病人的不同情况,优选的方案是直筒段的直径为10~12MM,长度为30~35MM。锥管段的长度为10MM,锥管段的锥度为10∶2.5,即其长度与半径差值的比值是10∶2.5,在图上用角度a表示,即角度a为15度左右。本技术的人体用食管支撑件的镍钛合金丝的直径为0.59~0.72MM。这种支撑件的制作方式采用如下方式进行一是采用其两根镍钛丝同时直行缠绕,其螺圈之间有一丝的间距;另一种是采用一根镍钛丝紧密缠绕,各螺圈之间间距很少。本技术由于采用镍钛合金丝缠绕而成,该合金具有其在冰水中变软,高温中变硬的双相特性,它在500度高温下塑造所需之形状,即记忆形状,这样合金对人体无副作用。置入时,在胃管内置入一血管造影用导管,为使导管能顺利通过。经患者鼻腔插入另一造影用导管,将其远端位于食管狭窄以上。为使支撑件能顺利通过狭窄段,再准备一段内径略粗于胃管外径的塑料管作为推进支撑作用,本支撑件用导管插入,在透视监视下使支撑件的中点位于狭窄处的中点,定位后,注入热水或让病人自己喝入热水,支撑件即可恢复原形,达到治疗的目的。在置入时,可在导管上任意绕制成一小直径的簧状物,易于通过狭窄段,取出时,由于它是单根金属丝呈螺旋状排列的结构,只要在胃镜下用取异物钳或活检钳夹住一根丝即可将其呈线状拖出,使用非常方便。所以,本技术的人体用食管支撑件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制造方便,使用过程中无需麻醉,病人痛苦小,手术简单,治疗效果好,取出方便,充分发挥了记忆合金的优势,可广泛适用于食管多发瘢痕狭窄、贲门失驰缓症、幽门瘢痕狭窄、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晚期食管癌的姑息疗法等,由于其成本较低,可随病人病情发展随意挑选尺寸大小。权利要求1.一种人体用食管支撑件,是由镍钛合金丝绕制成的弹簧状结构,包括有直筒段和锥管段,其特征在于直筒段的长度为30~50MM,直径为8~14MM,锥管段的长度为8~12MM,其锥度为10:(2~3),直筒段与锥管段平滑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用食管支撑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的直筒段的直径为10~12MM,长度为30~3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用食管支撑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锥管段的长度为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用食管支撑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锥管段的锥度为10∶2.5。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人体用食管支撑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镍钛合金丝的直径为0.59~0.72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人体医疗用的食管支撑器件,它绕制成弹簧状结构,包括直筒段和锥管段,直筒段的长度为30~50mm,直径为8~14mm,锥管段的长度为8~12mm,其锥度为10∶(2~3),直筒段与锥管段平滑过渡连接,材料为镍钛合金丝。它结构合理,制造方便,使用过程中无需麻醉,病人痛苦小,手术简单,治疗效果好,取出方便,发挥了记忆合金的优势,广泛适用于各种食管狭窄症的治疗。文档编号A61M25/04GK2155891SQ93205920公开日1994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16日专利技术者董宗俊 申请人:首都医学院宣武医院,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体用食管支撑件,是由镍钛合金丝绕制成的弹簧状结构,包括有直筒段和锥管段,其特征在于直筒段的长度为30~50MM,直径为8~14MM,锥管段的长度为8~12MM,其锥度为10∶(2~3),直筒段与锥管段平滑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宗俊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学院宣武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