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柴建中专利>正文

一次性腹水回输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9237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一次性腹水回输器,包括针头、输液管和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包括采集针头(1)和回输针头(21),所述输液管包括采集管(2)和回输管(20)时,所述采集管(2)的一端接采集针头(1),其另一端分别与子采集管(5)、(6)连通,所述子采集管(5)、(6)的另一端分别与储液器(12)、(11)连通,所述子采集管(5)、(6)上分别设置有调节开关(15)、(7),所述回输管(20)的一端接回输针头(21),另一端分别与子回输管(17)、(18)连通,子回输管(17)、(18)的另一端分别与储液器(12)、(11)连通,所述子回输管(17)、(18)上分别设置有调节开关(16)、(8)。(*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腹水回输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次性腹水回输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治疗肝硬化的各个环节中,病人自体腹水的回输是治疗难治性腹水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的腹水回输分为浓缩回输和非浓缩回输两种。现有腹水浓缩装置的不足之处是:1.设备昂贵,结构复杂,该套设备为解决腹水浓缩及由低体位的腹腔输送至高体位的静脉血管的动力问题。腹水由腹腔流出后需经过结构复杂的超滤及透析装置,再经过一个动力泵将腹水输入人体静脉血管,整个过程又由一套结构复杂的一次性管道连接,使该设备的成本大为提高,目前市售的同类设备价格在3~20多万元不等,每次治疗的成本即达150元以上,因此该技术只能在经济实力比较强大的大型医院使用,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2.操作复杂,无菌条件要求高。此类设备由于结构复杂,一般医务人员难以在很短时间内掌握其操作方法,常由经过特殊训练的专业人员专门操作。并且需要在专用的操作室进行,以保持清洁无污染,故一般基层医院难以开展此项技术。3.该设备有超滤及透析浓缩过程,并不是将腹水中的所有蛋白吸收利用,存在蛋白丢失问题。腹水直接回输,是将腹水采集后直接输入静脉血管的方式。目前所采用的多瓶、袋收集,再分别回输,其缺点是:1.易受污染,由于是多瓶、袋分别采集及回输,在更换储液瓶、袋的过程中,需反复将流出端针头插入和拔出,多次与空气及外界接触,极易造成污染。又因采集的速度常快于回输的速度,使采集好的腹水在体外放置时间过久,增加了受污染的机会。2.成本费用相对较高。为预防感染,收集瓶不宜反复使用,故需制备多个无菌储液瓶、袋。又因采集及回输各需一套管道装置,也使成本费用增加。3.操作复杂。因需反复更换采集储液瓶、袋,又要反复更换到输液架上,为预防感染,医务人员需不断巡回观察,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操作复杂,成本较高,采集、回输速度不相应,易受污染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一次性腹水回输器,包括针头、输液管和储液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针头包括采集针头1和回输针头21,所述输液管包括采集管2和同输管20;所述采集管2的一端接采集针头1,其另一端分别与子采集管5、6连通;所述子采集管5、6的另一端分别与储液器12、11连通,所述子采集管5、6上分别设置有调节开关15、7;所述回输管20的一端接回输针头21,另一端分别与子回输管17、18连通,子回输管17、18的另一端分别与储液器12、11连通,所述子回输管17、18上分别设置有调节开关16、8。上述子采集管5、6的另一端可分别经莫菲氏管13、10与储液器12、11连通,所述子回输管17、18的另一端可分别经莫菲氏管13、10与储液器12、11连通。上述采集管2上可设置过滤器3。上述采集管2与子采集管5、6可通过三通接头4连通,所述回输管20与子回输管17、18可通过三通接头19连通,所述子采集管6、子回输管18可通过三通接头9与莫菲氏管10连通,所述子采集管5、子回输管17可通过三通接头14与莫菲氏管13连通。上述储液器11、12可采用软质储液袋或硬质储液瓶等。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彻底解决了腹水回输的体外污染问题。该设备使腹水自腹腔内流出到回输至静脉血管内,腹水始终在一个密闭无菌的管道中运行,不与空气及外界接触,且体外放置时间短,腹水多在温度尚无完全降至室温的条件下再输入,故受到污染和物理冷刺激机会较小。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推广普及。该设备的基本结构为双针头,双贮液瓶、袋,四开关、带过滤网的密闭管道系统,储液袋的收集动力依靠腹腔正压重力虹吸作用,回输动力依靠改变储液袋高度产生的重力完成,收集及回输转换仅依靠四个调节-->开关,并且操作不需在特殊的操作间进行,一般病房甚至家庭均可开展,尤适用于基层中小医院、甚至个体诊所进行。3.成本低廉。该腹水回输器规模化生产后,每套成本不超过10元,从而可大大降低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4.采集计量、采集回输速度均可调控,便于加入治疗药物,无需另建静脉通路。附图图面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本技术的采集针头1采用普通穿刺针头、套管针头等均可,其连接于采集管2上。采集管2上可设置过滤器3。采集管2的另一端直接或经三通接头4分别与子采集管5、6连通,子采集管5、6上分别设置有调节开关15、7。子采集管5、6的另一端分别直接或经三通接头14、9与莫菲氏管13、10连通,莫菲氏管13、10的另一端分别与储液器12、11连通。储液器11、12以采用输血袋、腹膜透析液袋等软质袋为最佳,亦可采用软质筒、瓶或硬质的玻璃瓶或塑料筒、瓶等。回输针头21采用普通输液针头、套管针头等均可,其连接于回输管20上,回输管20的另一端直接或经三通接头19分别与子回输管17、18连通。子回输管17、18上分别设置有调节开关16、8。子回输管17、18的另一端分别直接或经三通接头14、9与莫菲氏管13、10连通。使用时,把两个储液器12、11放至人体低位,先打开调节开关7,关闭其余调节开关,将采集针头1插入经过消毒的腹壁进入腹腔内,腹水在腹腔正压的作用下流出,经过采集管2上过滤器3过滤后,通过三通接头4进入子采集管6,然后依靠腹腔正压及虹吸作用,通过莫菲氏管10后流入储液器11内。采集满后关闭调节开关7,同时打开调节开关15,腹水经子采集管5进入储液器12继续进行腹水采集。将已采集满的储液器11挂至输液架上,打开调节开关8,腹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莫菲氏管10、子回输管18进入回输管20,再由回输针头21输入人体静脉。储液器11、12交替采集、回输,通过调节开关调节两者的速度,可使腹水直接连续回输入人体。通过莫菲氏管可掌握采集、回输速度,且可通过其加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腹水回输器,包括针头、输液管和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包括采集针头(1)和回输针头(21),所述输液管包括采集管(2)和回输管(20)时,所述采集管(2)的一端接采集针头(1),其另一端分别与子采集管(5)、(6)连通,所述子采集管(5)、(6)的另一端分别与储液器(12)、(11)连通,所述子采集管(5)、(6)上分别设置有调节开关(15)、(7),所述回输管(20)的一端接回输针头(21),另一端分别与子回输管(17)、(18)连通,子回输管(17)、(18)的另一端分别与储液器(12)、(11)连通,所述子回输管(17)、(18)上分别设置有调节开关(16)、(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腹水回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采集管(5)、(6)的另一端分别经莫菲氏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建中仇绪武
申请(专利权)人:柴建中仇绪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