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会敏专利>正文

密闭式腹水回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8170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闭式腹水回输装置,它采用一个四通导液器作为主干输液管,四通导液器的A、B、C、D段分别与通向腹腔、血管和两输液瓶的输液管连通,两输液瓶之间还设置导气管接通两输液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两输液瓶因多次互换而造成频繁拔插输液管针头,从而杜绝外来细菌侵入,减少病人交叉感染的机会。(*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腹水回输装置。目前,腹水回输采用的方法均为开放性回输,两输液瓶是相互独立的,且输液瓶之间要多次互换,输液管针头需反复穿刺瓶塞,增加了细菌侵入机会,使病人感染机会增大,也给护理带来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与人体构成一密闭循环通路,减少中间操作环节,杜绝外来细菌侵入的密闭式腹水回输装置。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一个四通导液器作为主干输液管,四通导液器的A、B、C、D段分别与通向腹腔、血管和两输液瓶的输液管连通,两输液瓶之间还设置导气管接通两输液瓶。本技术的特点是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两输液瓶因多次互换而造成频繁拔插输液管针头,从而杜绝外来细菌侵入,减少病人交叉感染的机会。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密闭式腹水回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密闭式腹水回输装置,采用一个四通导液器2作为输液管主干,其四通导液器2的A、B、C、D段分别与通向腹腔、输液瓶1、血管、输液瓶5的输液管相连通,B段通往血管的输液管上设有输液观察壶3,在输液瓶1和5之间还设有导气管4连通两输液瓶。使用时,两输液瓶吊挂在带有滑轮装置的输液架上,通过滑轮装置可使两输液瓶位置高低互换。当输液瓶1满液挂在输液架上方时,输液瓶5为空瓶置于下方,输液瓶5内的空气通过导气管4补给输液瓶1,则输液瓶1内的液体通过输液管流经四通导液器2的B段滴入血管,同时,腹腔内的腹水通过输液管流经四通导液器的D段,进入空的输液瓶5中,此时,四通导液器的A、C段用卡子卡住形成断流状态,这样,就形成了腹水回输密闭状态。当输液瓶1逐渐变为空瓶时,输液瓶5渐为满瓶状态,用卡子将四通导液器的A、B、C、D段同时卡住,形成断流状态,将输液瓶1、输液瓶2互换位置,即输液瓶5位于上方,输液瓶12位于下方,使四通导液器的B、D段保持断流状态,A、C段打开卡子保持流通,则输液瓶5的腹水流向血管,腹腔中的腹水流向输液瓶1,又形成了腹水回输的密闭状态,输液流量可通过输液观察壶3观测。这样,只需将输液瓶1、输液瓶5的高低位置互换,保持四通导液器的A、C段或B、D段的流通或断流,即能形成不断循环并完全封闭的腹水回输。权利要求1.密闭式腹水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一个四通导液器(2)作为主干输液管,四通导液器(2)的A、B、C、D段分别与通向腹腔、血管和两输液瓶(1,5)的输液管连通,两输液瓶(1,5)之间还设置导气管(4)接通两输液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密闭式腹水回输装置,它采用一个四通导液器作为主干输液管,四通导液器的A、B、C、D段分别与通向腹腔、血管和两输液瓶的输液管连通,两输液瓶之间还设置导气管接通两输液瓶。本技术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两输液瓶因多次互换而造成频繁拔插输液管针头,从而杜绝外来细菌侵入,减少病人交叉感染的机会。文档编号A61M5/14GK2406669SQ9925659公开日2000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刘会敏, 郑岳, 谢长顺, 高彩云, 郭志敏, 王峰, 李朝晖, 曲磊红, 李莉, 鹿庆香, 魏昆, 郑文友, 齐胜民, 张丹 申请人:刘会敏, 郑岳, 谢长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密闭式腹水回输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一个四通导液器(2)作为主干输液管,四通导液器(2)的A、B、C、D段分别与通向腹腔、血管和两输液瓶(1,5)的输液管连通,两输液瓶(1,5)之间还设置导气管(4)接通两输液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会敏郑岳谢长顺高彩云郭志敏王峰李朝晖曲磊红李莉鹿庆香魏昆郑文友齐胜民张丹
申请(专利权)人:刘会敏郑岳谢长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