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可见光的家用智能控制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9122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7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可见光的家用智能控制平台,驱动电机安装在安装盒内部的左端位置,减速机与蜗杆连接在一起,蜗杆与蜗轮相连接,蜗轮与蜗杆之间呈90°夹角,监测模块由光线传感器与热红外传感器组成,光线传感器固定在安装盒下端面右侧位置的防护外壳内部,热红外传感器安装在安装盒下端面左侧防护外壳内部且具体固定在蜗轮上,通过添加横向滑槽与纵向滑槽来实现对安装盒的固定,而驱动电机的设计则实现对热红外传感器的旋转,防护外壳的添加则实现对热红外传感器与光线传感器的保护,该设计可有效的防止灰尘等其他杂物对检测的结果造成干扰,另外通风口的设计则实现对安装盒内部热量的散发,而过滤网的设计则实现对灰尘的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可见光的家用智能控制平台,属于家用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智能监控平台,它的监控理念让传统的智能监控平台具备了划时代的新含义,不仅具备普通监控平台的功能,而且将″智能视觉″的新概念引入了大型监控平台来,让″智能视觉″从概念和设计走到了实际应用的层面。″智能视觉″监控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在不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对序列图像自动分析对监控场景中的变化进行定位、识别和跟踪,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判断目标的行为,能在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或提供有用信息,有效地协助安全人员处理危机,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但是现如今的家用智能设备需要无线网络进行连接,该设计就有效的提高了家用设备之间的联系,而现如今无线网络的覆盖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所以就需要一种设备来减少该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可见光的家用智能控制平台,通过添加横向滑槽、纵向滑槽、通讯模块、驱动电机、防护外壳以及凹槽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可见光的家用智能控制平台,包括控制平台结构部分、驱动模块、监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平台结构部分由横向滑槽、纵向滑槽、通风口、安装盒、过滤网、防护外壳以及凹槽组成,所述安装盒为立方体结构且所述安装盒的侧面向内凹陷,所述安装盒的上端面上安装有横向滑槽以及纵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与纵向滑槽呈90°夹角进行布置,所述横向滑槽与纵向滑槽的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安装盒的前侧端面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分布有过滤网,所述安装盒的下端面上安装有防护外壳,所述驱动模块由驱动电机、减速机、蜗杆、蜗轮以及传动轴组成,所述驱动电机、减速机、蜗杆、蜗轮以及传动轴位于安装盒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安装盒内部的左端位置,所述驱动电机与减速机之间通过传动轴相连接,所述减速机与蜗杆连接在一起,所述蜗杆与蜗轮相连接,所述蜗轮与蜗杆之间呈90°夹角,所述监测模块由光线传感器与热红外传感器组成,所述光线传感器固定在安装盒下端面右侧位置的防护外壳内部,所述热红外传感器安装在安装盒下端面左侧防护外壳的内部且具体固定在蜗轮上,所述控制模块由控制盒、连接线、信号放大模块、滤波器、微处理器、通讯模块、执行元件以及印制电路板组成,所述控制盒位于安装盒内部的右端位置,所述信号放大模块、滤波器、微处理器、通讯模块、执行元件以及印制电路板位于控制盒的内部,所述信号放大模块、滤波器、微处理器、通讯模块以及执行元件焊接在印制电路板上,所述热红外传感器通过连接线与信号放大模块相连接,所述光线传感器通过连接线与信号放大模块相连接,所述信号放大模块通过连接线与滤波器相连接,所述滤波器通过连接线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连接线与执行元件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连接线与通讯模块相连接。进一步地,两个所述防护外壳采用聚酯乙烯材料制作而成,位于安装盒下端面左端的防护外壳为直径为40mm的半球形结构,位于安装盒下端面左端的防护外壳为直径为30mm的半球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为上端面小、下端面大的四棱柱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口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所述通风口之间等距进行布置,所述通风口的直径为20mm。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滑槽与纵向滑槽分别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横向滑槽相互平行进行布置,两个所述纵向滑槽相互平行进行布置,两根所述横向滑槽与两根所述纵向滑槽的上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可见光的家用智能控制平台,通过添加横向滑槽与纵向滑槽来实现对安装盒的固定,另外横向滑槽与纵向滑槽上的凹槽的设计则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而驱动电机的设计则实现对热红外传感器的旋转,该设计便于热红外传感器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检测,防护外壳的添加则实现对热红外传感器与光线传感器的保护,该设计可有效的防止灰尘等其他杂物对检测的结果造成干扰,另外通风口的设计则实现对安装盒内部热量的散发,而过滤网的设计则实现对灰尘的过滤,本专利技术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可见光的家用智能控制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可见光的家用智能控制平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可见光的家用智能控制平台中印制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可见光的家用智能控制平台中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横向滑槽、2-纵向滑槽、3-通风口、4-安装盒、5-过滤网、6-驱动电机、7-减速机、8-蜗杆、9-连接线、10-控制盒、11-光线传感器、12-热红外传感器、13-防护外壳、14-蜗轮、15-传动轴、16-信号放大模块、17-滤波器、18-微处理器、19-通讯模块、20-执行元件、21-印制电路板、22-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可见光的家用智能控制平台,包括控制平台结构部分、驱动模块、监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平台结构部分由横向滑槽1、纵向滑槽2、通风口3、安装盒4、过滤网5、防护外壳13以及凹槽22组成,安装盒4为立方体结构且安装盒4的侧面向内凹陷,安装盒4的上端面上安装有横向滑槽1以及纵向滑槽2,横向滑槽1与纵向滑槽2呈90°夹角进行布置,通过添加横向滑槽1与纵向滑槽2来实现对安装盒4的固定,横向滑槽1与纵向滑槽2的的上端开设有凹槽22,横向滑槽1与纵向滑槽2上的凹槽22的设计则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安装盒4的前侧端面上开设有通风口3,通风口3上分布有过滤网5,安装盒4的下端面上安装有防护外壳13,防护外壳13的添加则实现对热红外传感器12与光线传感器11的保护,该设计可有效的防止灰尘等其他杂物对检测的结果造成干扰,驱动模块由驱动电机6、减速机7、蜗杆8、蜗轮14以及传动轴15组成,驱动电机6、减速机7、蜗杆8、蜗轮14以及传动轴15位于安装盒4的内部,驱动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可见光的家用智能控制平台,包括控制平台结构部分、驱动模块、监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平台结构部分由横向滑槽、纵向滑槽、通风口、安装盒、过滤网、防护外壳以及凹槽组成,所述安装盒为立方体结构且所述安装盒的侧面向内凹陷,所述安装盒的上端面上安装有横向滑槽以及纵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与纵向滑槽呈90°夹角进行布置,所述横向滑槽与纵向滑槽的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安装盒的前侧端面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上分布有过滤网,所述安装盒的下端面上安装有防护外壳,所述驱动模块由驱动电机、减速机、蜗杆、蜗轮以及传动轴组成,所述驱动电机、减速机、蜗杆、蜗轮以及传动轴位于安装盒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安装盒内部的左端位置,所述驱动电机与减速机之间通过传动轴相连接,所述减速机与蜗杆连接在一起,所述蜗杆与蜗轮相连接,所述蜗轮与蜗杆之间呈90°夹角,所述监测模块由光线传感器与热红外传感器组成,所述光线传感器固定在安装盒下端面右侧位置的防护外壳内部,所述热红外传感器安装在安装盒下端面左侧防护外壳的内部且具体固定在蜗轮上,所述控制模块由控制盒、连接线、信号放大模块、滤波器、微处理器、通讯模块、执行元件以及印制电路板组成,所述控制盒位于安装盒内部的右端位置,所述信号放大模块、滤波器、微处理器、通讯模块、执行元件以及印制电路板位于控制盒的内部,所述信号放大模块、滤波器、微处理器、通讯模块以及执行元件焊接在印制电路板上,所述热红外传感器通过连接线与信号放大模块相连接,所述光线传感器通过连接线与信号放大模块相连接,所述信号放大模块通过连接线与滤波器相连接,所述滤波器通过连接线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连接线与执行元件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连接线与通讯模块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可见光的家用智能控制平台,包括控制平台结构部
分、驱动模块、监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平
台结构部分由横向滑槽、纵向滑槽、通风口、安装盒、过滤网、防
护外壳以及凹槽组成,所述安装盒为立方体结构且所述安装盒的侧
面向内凹陷,所述安装盒的上端面上安装有横向滑槽以及纵向滑槽,
所述横向滑槽与纵向滑槽呈90°夹角进行布置,所述横向滑槽与纵向
滑槽的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安装盒的前侧端面上开设有通风口,
所述通风口上分布有过滤网,所述安装盒的下端面上安装有防护外
壳,所述驱动模块由驱动电机、减速机、蜗杆、蜗轮以及传动轴组
成,所述驱动电机、减速机、蜗杆、蜗轮以及传动轴位于安装盒的
内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安装盒内部的左端位置,所述驱动电机
与减速机之间通过传动轴相连接,所述减速机与蜗杆连接在一起,
所述蜗杆与蜗轮相连接,所述蜗轮与蜗杆之间呈90°夹角,所述监测
模块由光线传感器与热红外传感器组成,所述光线传感器固定在安
装盒下端面右侧位置的防护外壳内部,所述热红外传感器安装在安
装盒下端面左侧防护外壳的内部且具体固定在蜗轮上,所述控制模
块由控制盒、连接线、信号放大模块、滤波器、微处理器、通讯模
块、执行元件以及印制电路板组成,所述控制盒位于安装盒内部的
右端位置,所述信号放大模块、滤波器、微处理器、通讯模块、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群星周午贤
申请(专利权)人:文成县刀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