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8854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6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魔方插座,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内设有连接块和插套模块,所述插座壳体具有至少两个插孔面,所述插孔面位于插座壳体的不同面,所述连接块上对应插孔面设有限位面,所述插孔面与限位面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且所述插套模块夹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用以固定插套模块,且由于所述插套模块固定于插座壳体内,插座壳体上不需要开设用于卡接插套模块的缺口,插座壳体简洁、美观,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装工艺简单;另外由于插座内部采用铜条代替导线连接,插座内部结构简洁、整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魔方插座,涉及插座
,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内设有连接块和插套模块,所述插座壳体具有至少两个插孔面,所述插孔面位于插座壳体的不同面,所述连接块上对应插孔面设有限位面,所述插孔面与限位面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且所述插套模块夹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用以固定插套模块,且由于所述插套模块固定于插座壳体内,插座壳体上不需要开设用于卡接插套模块的缺口,插座壳体简洁、美观,且本技术的组装工艺简单;另外由于插座内部采用铜条代替导线连接,插座内部结构简洁、整齐。【专利说明】魔方插座
本技术涉及插座
,尤其涉及一种魔方插座。
技术介绍
市销的插座的主要形式多呈长方体状,卧放于桌面或地面,且具有较多的插孔,但此种插座占用空间比较大,且对于体积较大的插头,如带变压器的插头,常会出现插头间相互干涉,使插孔无法使用的状况。现有技术中的魔方插座,由于其多个面上均设有插孔,使魔方插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插头间相互干涉的问题。专利号为CN201220154555.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源插座,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4、插接模块5以及跳线10,所述插接模块5卡设于与壳体4对应的壳体面上,所述跳线10用于各插接模块5之间的电性连接。在该插座组装时,需先将与壳体4的四个侧面对应的插接模块卡接于壳体4上,然后进行内部跳线10之间的连接,最后再将壳体4上方的插接模块卡设于壳体4上,组装工艺复杂,且壳体4上有与插接模块5之间的连接缝隙,壳体看起来不够简洁、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魔方插座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组装工艺简单的魔方插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魔方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内设有连接块和插套模块,所述插座壳体具有至少两个插孔面,所述插孔面位于插座壳体的不同面,所述连接块上对应插孔面设有限位面,所述插孔面与限位面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且所述插套模块夹设在容置空间内。进一步地,所述插套模块对应连接块的一面设有连接脚,所述连接块处设有用于将所述插套模块的连接脚进行电连接的铜条。进一步地,所述插座壳体为长方体或正方体,所述插孔面的数量为3,且所述插孔面中其中两个面相互平行。进一步地,所述铜条包括N极铜条和L极铜条,并且N极铜条和/或L极铜条包括至少三个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分别与对应三个插孔面的插套模块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铜条还包括E极铜条,所述E极铜条至少包括三个自由端,分别与对应三个插孔面的插套模块电连接。进一步地,其中至少一根铜条与所述连接脚通过螺钉一起固定在连接块上。进一步地,所述L、N以及E极铜条呈十字形或丁字形分布,且所述E极铜条所在面位于所述L、N极铜条所在面的中间。进一步地,所述E极铜条和所述插套连接脚通过点焊的方式进行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面上设有连接插套模块的连接部,所述插套模块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配合的对接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限位面上的连接臂,且所述连接臂远离连接块的一端设置卡块,所述插套模块的对接部为与卡块配合作用的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中设有连接块结构,可将各插套模块通过与所述连接块连接组装成一个整体,在组装壳体时,可将插座壳体直接套接于组装成一体后的插套模块和连接块上,而不需要像
技术介绍
那样,将各插套模块分别与插座壳体组装,本技术的组装工艺简单。另外,由于插座内部用铜条代替导线内部结构简洁、整齐;其次,由于所述插套模块是位于插座壳体内部的,插座壳体上不需要开设与所述插套模块对应的缺口,插座壳体简洁、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魔方插座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魔方插座的分解图。图3是实施例1魔方插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魔方插座的插套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魔方插座的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1魔方插座的连接块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1魔方插座的无插座壳体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2魔方插座的无插座壳体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3魔方插座的插套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3魔方插座的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实施例3魔方插座的无插座壳体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技术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如图2-图3所示,一种魔方插座,包括插座壳体V,所述插座壳体V内设有连接块2'和插套模块3',所述插座壳体V具有至少两个插孔面If,所述插孔面IV位于壳体V的不同面,所述连接块2'上对应插孔面设有限位面214见图5),所述插孔面11'与限位面21'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且所述插套模块3'夹设在所述容置空间内,用以固定插套模块3',且由于所述插套模块3'固定于插座壳体V内,插座壳体V上不需要开设用于卡接插套模块3'的缺口,插座壳体f简单整洁。另外由于插座内部采用铜条代替导线连接,插座内部结构简洁、整齐。实施例1在本技术中,所述插座壳体I'为长方体或正方体,所述插座壳体I'包括具有插口的筒壳13'以及位于筒壳13'两端的端壳12',所述插孔面IV位于筒壳13'上,所述筒壳13'上的插孔面11'的数量为3,且其中两个插孔面11'相互平行,另一插孔面位于上述两个插孔面IV之间。可以理解地,位于插孔面If和与插孔面IV相对的限位面之间的插套模块3'的数量也为3。如图3所示,所述插套模块3'对应连接块2'的一面设有连接脚31',所述连接块2'处设有用于与所述插套模块3'的连接脚31'进行电连接的铜条4'。优选地,所述铜条4'固定于连接块2'上。在本技术中,所述插套模块3'之间的电连接采用铜条4',使插座的内部看起来整齐,且采用铜条4'连接,可使各插套模块3与连接块2'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即起到对插套模块的固定作用。如图7所示,所述铜条包括N极铜条和L极铜条,并且N极铜条和/或L极铜条包括至少三个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分别与对应三个插孔面IV的插套模块3'电连接。所述铜条还包括E极铜条,所述E极铜条至少包括三个自由端,分别与对应三个插孔面的插套模块3'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的L极、N极以及E极铜条分别固定于连接块2'上,所述铜条V与各插套模块37的连接脚31'电连接后,将各插套模块3'之间整体进行电性连接。且其中至少一根铜条4'与所述连接脚31'通过螺钉一起固定在连接块2'上,可以理解地,所述连接脚31'与铜条4'的自由端之间的连接也可以采用焊锡或点焊等其他方式。在本技术中,所述L极铜条、N极铜条均设有4个自由端,其中一个自由端与连接块2'固定,另外三个自由端分别于与对应三个插孔面IV的插套模块3'通过螺钉一起固定到连接块2'上,这样,不仅可以使插套模块3'同连接块2'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同时也完成了插套模块3'和铜条4'之间的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块2上设有开槽23'用于放置E极铜条,且E极铜条所在面位于L极铜条和N极铜条所在面的中间。可以理解地,所述L极、N极以及E极铜条也可以呈丁字形分布,即所述L、N以及E极铜条呈十字形或丁字形分布,且所述E极铜条所在面位于所述L、N极铜条所在面的中间。在本技术中,由于E极铜条所在面位于L极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魔方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座壳体内设有连接块和插套模块,所述插座壳体具有至少两个插孔面,所述插孔面位于插座壳体的不同面,所述连接块上对应插孔面设有限位面,所述插孔面与限位面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且所述插套模块夹设在容置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朱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