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小明专利>正文

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8132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医疗用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由塑料注射筒和塑料注射杆组成。其特点是:在注射筒顶部设有一向内凹进而形成的薄膜部件,注射杆顶部有一锥形凸起,使用中锥形凸起顶破薄膜形成孔洞,达到自动毁坏不能再用,从而避免病毒交叉感染。该注射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与现有普通注射器没有多大区别。(*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属于医疗器具范围。现在医疗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经过一次使用后,即由使用人员丢弃,以这种方式来防止病毒的交叉感染。但由于被丢弃的注射器可以清洗后重复使用,而不破坏注射器,并不能根本上达到只能使用一次的目的,因而容易造成病毒的交叉感染。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注射器经过一次使用后,就可自动毁坏、无法再次使用的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本技术是一种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它是由塑料注射筒和带有圆片式活塞的塑料推杆(以下简称为注射筒和注射杆)所组成。注射杆杆身由肋片形成。注射筒的出口,位于注射筒顶部偏离中心的一侧部位。在顶部中心有一由外向内的圆形凹进,在注射筒内壁顶部相应部位仍为平滑的面,因而在该部位形成一个圆形薄膜,该薄膜很容易被带有尖端的锥形物顶破。在注射杆圆片形活塞外端中心,有一带有尖端的锥形凸起,该锥形凸起的底面积小于注射筒顶部薄膜部位的面积。在注射杆肋片形成的夹槽内有一定位识别杆,上有一方形档块,该定位识别杆一端与推杆后偏圆片以点连方式连为一体。定位识别杆是起着注射杆的定位作用。此杆另一作用为在推液时将此杆拧掉以从外观上识别是否复用。本技术所涉及的注射筒前端的凹进结构,注射杆前端的锥形凸起,定位识别杆均可以注塑模压制成一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当注射器经过一次性使用后,就自动毁坏,无法再使用,避免了人为的病毒交叉-->感染。本技术的特点还可以从以下附图中得到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中:1、为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注射筒2、为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注射杆;3、为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推杆前端锥形凸起;4、为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注射筒顶部薄膜部位;5、为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定位识别杆;6、为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定位识别杆档块。由图1,当注射器未使用时,定位识别杆5处于定位状态注射杆2不能推进。当吸入药液后,随着注射杆2的抽出,此杆5自动离开注射筒1,并依人为动作拧去此杆注射杆可推至终端。注射杆2推进时,锥形凸起3逐渐接近薄膜部位5并顶破薄膜4,当药液排尽时,薄膜4已被顶破形成孔洞,此注射器即不能再次使用,从而达到自毁的目的。当注射筒吸入药液时,注射杆后退到一定位置时,定位杆脱离注射筒,已拧掉定位识别杆能推尽到顶端。当药液快要推尽时,注射杆前端的锥形凸起,逐渐靠近注射杆的薄膜部位,直至顶破薄膜,由于凸起是锥形,使得薄膜被顶破的孔随着注射杆推进逐渐扩大,并且与锥形凸起始终处于紧密的配合状态,避免了药液从孔洞中挤出。由于锥形底面积小于薄膜部位面积,可以保证注射杆前端与注射筒内壁顶部相吻合,保证了药液排尽。由于注射筒已被顶破一个孔洞,因此不能再用,从而实现了注射器一次性使用后自毁的目的。定位识别杆5还可以采用:在塑料整体膜压成形时,使用定位-->识别杆与推杆后部结合处面积很小,在使用中可以用手轻易地将其折断取下,从外观上以识别此注射器是否使用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它包括塑料注射筒(1)和带有圆片式活塞的、杆身是肋片形的塑料注射杆(2),其特征在于:a、在注射筒(1)的顶部中心设有一圆凹进形的薄膜(4);b、在注射杆(2)顶部外端中心设有一尖状锥形凸起(3);c、在 注射杆(2)后端的圆片上装有一定位识别杆(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它包括塑料注射筒(1)和带有圆片式活塞的、杆身是肋片形的塑料注射杆(2),其特征在于:a、在注射筒(1)的顶部中心设有一圆凹进形的薄膜(4);b、在注射杆(2)顶部外端中心设有一尖状锥形凸起(3);c、在注射杆(2)后端的圆片上装有一定位识别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注射筒(1)顶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牛小明朱胜利陈兰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