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7476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12:36
为了克服铜壶壶盖生产中生产效率低下、人工费用高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一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包括:手柄、活动块、螺栓、上压块、下顶块、支撑架;其中:活动块右侧设有手柄,活动块与上压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压块正下方设有下顶块,下顶块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一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提升了铜壶壶盖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费用,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为了克服铜壶壶盖生产中生产效率低下、人工费用高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一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包括:手柄、活动块、螺栓、上压块、下顶块、支撑架;其中:活动块右侧设有手柄,活动块与上压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压块正下方设有下顶块,下顶块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提升了铜壶壶盖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费用,提高了企业的效益。【专利说明】 _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属于金属工艺制品领域。
技术介绍
以往的铜壶壶盖生产中,通过人工敲打壶盖,使得壶盖与铜壶配合,这种方式生产效率低下、人工费用高,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铜壶壶盖生产中生产效率低下、人工费用高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包括:手柄、活动块、螺栓、上压块、下顶块、支撑架;其中:活动块右侧设有手柄,活动块与上压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压块正下方设有下顶块,下顶块与支撑架固定连接。—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其中:上压块内部呈凹状。—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其中:下顶块设有两级台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使用半机械化代替手工作业,提升了铜壶壶盖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费用,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工作原理:将待加工的壶盖放入下顶块中,握住手柄向下用力冲压,完成铜壶壶盖成型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手柄1、活动块2、螺栓3、上压块4、下顶块5、支撑架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或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实施例1、一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包括:手柄1、活动块2、螺栓3、上压块4、下顶块5、支撑架6;其中:活动块2右侧设有手柄I,活动块2与上压块4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上压块4正下方设有下顶块5,下顶块5与支撑架6固定连接。实施例2、一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其中:上压块4内部呈凹状,这样设计是为了配合壶盖上表面,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其中:下顶块5设有两级台阶,这样设计是为了配合壶盖下部结构,其余同实施例1。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或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作出的各种变化。【主权项】1.一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包括:手柄(1)、活动块(2)、螺栓(3)、上压块(4)、下顶块(5)、支撑架(6);其特征在于:活动块(2)右侧设有手柄(1),活动块(2)与上压块(4)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上压块(4)正下方设有下顶块(5),下顶块(5)与支撑架(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压块(4)内部呈凹状。【文档编号】B21D22/02GK205414043SQ201620220363【公开日】2016年8月3日【申请日】2016年3月20日【专利技术人】黄俊军 【申请人】江西中鼎金属工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壶壶盖的成型装置,包括:手柄(1)、活动块(2)、螺栓(3)、上压块(4)、下顶块(5)、支撑架(6);其特征在于:活动块(2)右侧设有手柄(1),活动块(2)与上压块(4)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上压块(4)正下方设有下顶块(5),下顶块(5)与支撑架(6)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鼎金属工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