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桂霞专利>正文

全毁式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702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毁式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由外套、芯杆和活塞组成,在外套的封底设有圆锥头,该圆锥头的中央设有锥头管孔,外套的圆锥头上套设有一带有内锥孔的针头,芯杆上设有缺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的圆锥头上设有一易折部,该易折部为位于圆锥头外壁设有一环状凹槽,该环状凹槽位于圆锥头与针头的结合部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后可将注射器的三个主要部分全部破坏,可有效地避免注射器的任一部被重复使用,真正实现一次性使用的功能。(*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注射器,具体地讲是一种可避免重复使用的全毁式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目前,国内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如技术专利ZL95203049所揭示结构,它由注射器的外套1、芯杆2和活塞3组成。在外套1的开口处设有卷边4,在外套的封底设有圆锥头5,该圆锥头5的中央设有锥头管孔;芯杆2插置于外套1内,其凸出于外套1的开口,芯杆2的凸出端上设有按手6;外套的圆锥头5上装配有一次性使用的针头9和针头保护套10。上述技术专利的特征是在芯杆2上设有缺损部7,当注射器使用后,将芯杆2拉出至缺损7处折断后弃掉,因为该芯杆2上的缺损7可造成该处的应力集中,所以可轻易地将该芯杆2折断,以此达到能一次性使用的目的。但上述的一次性注射器还存在着下列的缺陷1、注射器的外套是完整无损的;2、注射器配套的注射针完好无损;3、由于注射器的外套和针头均未被破坏,所以在使用后,带着污染源的注射器的外套和注射针,被人为地装配后,再次被使用于健康人身。由于上述原因该种注射器很容易丧失了一次性作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毁式一次性使用注射器,使其在使用后很容易被全部破坏,从而避免被再次使用的可能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毁式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由外套、芯杆和活塞组成,在外套的封底设有圆锥头,该圆锥头的中央设有锥头管孔,外套的圆锥头上套设有一带有内锥孔的针头,芯杆上设有缺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的圆锥头上设有一易折部,该易折部为位于圆锥头外壁设有一环状凹槽,该环状凹槽位于圆锥头与针头的结合部外侧。本技术的目的还可由如下措施实现的,所述的圆锥头的中央设有锥头管孔的内径在相对应于外壁上的环状凹槽处扩大,该处壁厚小于锥头管孔的前端壁厚;针头的内锥孔内壁的未端设有一向内凸环,该凸环卡入上述外套的圆锥头上的环状凹槽内,该向内凸环可为分段式;圆锥头的外壁上位于环状凹槽的上端处可设有一向外凸环,位于针头内锥孔的内壁上设有相对应的凹槽,圆锥头上的向外凸环卡于针头内锥孔内上的凹槽内;圆锥头的前端的顶端设有一向外凸环,针头的内锥孔的对应处设有一凹槽,该顶端的凸环卡入针头内锥孔的凹槽内;所述的针头内锥孔的末端处分布设有环状开孔,该环状开孔的位置与圆锥头的薄壁或环状凹槽相对应。上述环状凹槽的截面发三角形为最佳。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注射器的外套的圆锥头上的环状凹槽部形成一应力集中处,又由于该处的壁厚较薄,所以在注射器使用后将芯杆拉出至缺损处,并同时施力弯折针头和芯杆,使得芯杆会延该缺损处,外套延其圆锥头的环状凹槽处均被折断,而此时圆锥头的折断处卡于针头的内锥孔内,这样外套和芯杆以及针头可同时报废而不能再使用。还可将外套的圆锥头和针头的内锥孔的接触锥面上设有相互卡合结构,使得圆锥头的折断段被卡置于针头内锥孔内,而不可能被拔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使用后,操作者只要略一施力作一简单的弯折动作,即可将注射器的三个主要部份全部折断毁坏,使得注射器使用后很容易被全部破坏,可有效地避免注射器的任一部被重复使用,真正实现一次性使用的功能。附图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六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如下请参见图2所示,本技术由注射器的外套1、芯杆2和活塞3组成。在外套1的开口处设有卷边4,在外套的封底设有圆锥头5,该圆锥头5的中央设有锥头管孔;芯杆2插置于外套1内,芯杆2上设有一缺损部7,芯杆2凸出于外套1的开口端,芯杆2的凸出端上设有按手6;外套的圆锥头5上装配有一次性使用的针头9,该针头9带有一内锥孔11,由该内锥孔11套设于圆锥头5上形成紧配合,针头上套设有针头保护套10。外套的圆锥头上设有一易折部,在本实施例中该易折部为位于圆锥头5的外壁设有一环状凹槽12,该环状凹槽12位于圆锥头5与针头9的结合部外侧。圆锥头5的中央设有锥头管孔13的内径在相对应于外壁上的环状凹槽12处扩大,使得该处壁厚小于圆锥头5的前端壁厚。本实施例所示出的注射器,由于在外套1的圆锥头是设有一环状凹槽12,该环状凹槽12部的截面最好为三角形,以形成一应力集中处,同时又由于该处的壁厚较薄,所以在注射器使用后将芯杆2拉出至缺损7处,并同时施力弯折针头9和芯杆2,使得芯杆2延该缺损处、外套1延其圆锥头5的环状凹槽12处均被折断,而此时圆锥头5的折断处卡于针头9的内锥孔11内,这样外套1和芯杆2以及针头9可同时报废而不能再使用。图3示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针头9的内锥孔11内壁的末端设有一向内凸环14。在装配时,将该向内凸环14卡入上述外套1的圆锥头5上的环状凹槽12内。本实施例在折断时上述圆锥头5延环状凹环12折断时,其折断处卡入针头9的内锥孔11内,并由该内锥孔11上的向内凸环14的限制而不能再被拔出。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但由于针头9的内锥孔11上向内凸环12的内端面会对圆锥头5上的环状凹槽12产生一相对的弯折力矩,因此使用者只需略一施力,该圆锥头5即会延环状凹槽12处折断,将注射器全部毁掉,可完全的避免注射器的任一部份的重复使用。图4示出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针头9的内锥孔11内壁的末端设有一向内凸环15,该向内凸环15为不连续的分段式设计。本实施例具有与实施例2相同的优点,同时在该不连续的向内凸环15在卡入上述外套1的圆锥头5上的环状凹槽12上时,由于向内凸环15呈不连续的分段式结构,可减小装配时的施力,又能确保圆锥头5的折断段卡置于针头9的内锥孔11内而不能再被拔出。图5示出本技术的第四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外套1的圆锥头5的外壁上位于环状凹槽12的上端处设有一向外凸环16,位于针头9的内锥孔11的内壁上设有相对应的凹槽17。在装配时,将针头9的内锥孔11套置于圆锥头5上,再略向下施力,此时圆锥头5上的向外凸环16即可卡于针头9的内锥孔11上的凹槽17内。本实施例在折断时,针头9内壁上的凹槽17与向外凸环16的接触面也会产生一弯折力矩,使得圆锥头5更容易被折断,而该折断段又能卡置于针头的内锥孔11内,而不能再被拉出,从而将针头9同时报废而不可能再重复使用。图6示出本技术的第五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圆锥头5的前端的顶端处设有一向外凸环18,而针头9的内锥孔11的对应处设有一凹槽19,装配时将该顶端的凸环18卡入针头内锥孔11的凹槽19内。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上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图7示出本技术的第六种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在针头内锥孔11的末端处卷边的内侧分布设有的环状开孔20,该开孔20的位置与圆锥头5的薄壁或环状凹槽12相对应。针头内锥孔11末端的环状开孔20,使得针头9在该开孔20处形成应力集中点。而该环状开孔20对应于圆锥头5的薄壁处或环状凹槽12,因此在折断时,针头9会延该环状开孔20处折断,外套1也会延圆锥头5的环状凹槽12处同时折断。而若在圆锥头5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毁式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由外套、芯杆和活塞组成,在外套的封底设有圆锥头,该圆锥头的中央设有锥头管孔,外套的圆锥头上套设有一带有内锥孔的针头,芯杆上设有缺损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的圆锥头上设有一易折部,该易折部为位于圆锥头外壁设有一环状凹槽,该环状凹槽位于圆锥头与针头的结合部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山王桂霞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王桂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