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文学芬专利>正文

双腔T型胆道引流、胃肠营养一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609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腔T型胆道引流、胃肠营养一体管,它包括T型胆道引流管和胃肠营养管,胃肠营养管的插入端设有3个侧孔,其特征是T型胆道引流管和胃肠营养管呈一体双腔结构,由硅胶注塑而成,所说T型胆道引流管的引流端口和胃肠营养管的注营养端口呈分支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手术步骤简化、时间短、病人的手术创伤部位少,避免了空肠营养造瘘等诸多并发症,手术安全性高。可广泛用于普外科胆肠吻合手术临床。(*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具
,涉及一种普外科胆肠吻合手术放置在胆总管内的T型胆道引流管和胃肠内的营养管,具体的说是一种双腔T型胆道引流、胃肠营养一体管
技术介绍
普外科胆肠吻合手术需要放置T型胆道引流管和胃肠营养管,T型胆道引流管术中放置到胆总管内,主要作用时将胆道内的胆汁引流到体外,减轻胆道的压力。目前,临床上应用的T型胆道引流管,呈“T”型短管长6cm,长管长20cm,直径12~22F等型号的硅胶管;胃肠营养管大多采用长100cm、直径6F、插入端设有3个侧孔的硅胶管,于术前在空肠上端切口,将大约30cm长硅胶管的插入端放置到小肠的远端,并在腹部戳孔将硅胶管的注营养端口引出体外。现有技术的T型胆道引流管和胃肠营养管呈分体结构,胆肠吻合手术放置时,手术步骤复杂、时间长、病人的手术创伤部位多,在空肠上端切口放置营养管易引起空肠营养造瘘等诸多并发症,而且手术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术步骤简化、时间短、病人的手术创伤部位少、手术安全性高的双腔T型胆道引流、胃肠营养一体管,以弥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安是它包括T型胆道引流管和胃肠营养管,胃肠营养管的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腔T型胆道引流、胃肠营养一体管,它包括T型胆道引流管和胃肠营养管,胃肠营养管的插入端设有3个侧孔,其特征是T型胆道引流管和胃肠营养管呈一体双腔结构,由硅胶注塑而成,所说T型胆道引流管的引流端口和胃肠营养管的注营养端口呈分支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学芬郑淑欣曹克志
申请(专利权)人:文学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