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注射器(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6092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注射器(三),该安全注射器包含有:一注射筒,该注射筒为一中空圆筒体,其一端形成有一收束段,另一端设有一托指段,该注射筒内部则形成一容室,该收束段内部形成有与该容室相连通并小于容室孔径的突孔,该突孔靠近容室方向形成有一喇叭口;一推杆,该推杆以可直线滑移方式插设在该注射筒的容室内,一针具组,该针具组包括有一接合套,该接合套设有一轴向贯穿连通的容置部,该接合套顶端设有针具,底端形成有一斜锥段。该安全注射器可使针具组完全偏离并可大幅降低接合套对于注射筒内药剂容量的精确性影响。(*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注射器。
技术介绍
注射器是医疗作业上不可或缺的辅助器材,为避免因重复使用针头导致疾病传染,现今的注射器均采用即弃式,以杜绝注射器的再次使用,然而,用后抛弃的注射器常因处理不当而导致医护人员或清理人员因误触注射针管受伤或感染疾病。因此,如何防止使用后的针头因误触而扎伤旁人,便成为现今注射器构造设计所重点考虑的问题。目前,处理使用后注射器的作法,是将注射针管注射完毕回拉至注射筒内,如TW专利第M262195号的“安全注射器”即属于典型的用毕回拉收纳型的安全注射器。其主要通过插设有注射针管的针管座和接合套相互螺合,并于接合套的底缘开设一锥形洞孔,洞孔周缘还设有扣合装置,而且在接合套的一侧朝下垂直延伸一突起部,当推液柱塞前端的锥形凸柱使之穿入锥形洞孔和扣合装置卡抵限位时,突起部恰和弹性活塞呈抵顶关系,将推液柱塞回拉而带动针具组内缩至注射筒内时,则弹性活塞为突起部提供一弹力,使针具组可自动偏移,针具组前端的注射针管则抵靠注射筒而无法推进,从而可防止丢弃的注射针管误伤。然而,上述习知安全注射器的结构设计,尚有急待改善之处,从习知安全注射器图可知,该接合套底缘的底座部凭借一O型环抵靠于注射筒的内壁面,因此当拉回时,该突起部并无法完全达到偏移一定距离的功能,主要因为该接合套底缘受限于该O型环抵靠于注射筒的内壁面,因此并无空间可使针具组偏斜,而无法达到完全偏离的目的。另外,该套设在突孔部的接合套,通过底端朝外缘扩张的底座部和注射筒内部呈一抵靠防脱关系,相对也因为该底座部凸露于注射筒的容室,导致该储存药液的注射筒容量不足的缺点,这种缺点虽能通过延长或加宽注射筒加以解决,但对于各种药液储量固定的统一容量的注射筒而言,注射筒加宽或延长则需额外开模导致成本提高。若不延长或增加注射筒尺寸,当药液量不精确时,又会使注入人体的药效无法得到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针具组完全偏离并可大幅降低接合套对于注射筒内药剂容量精确性影响的安全注射器(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安全注射器(三),该安全注射器包含有一注射筒,该注射筒为一中空圆筒体,其一端形成有一收束段,另一端设有一托指段,该注射筒内部则形成一容室,该收束段内部形成有与该容室相连通并小于容室孔径的突孔,该突孔靠近容室方向形成有一喇叭口;一推杆,该推杆以可直线滑移方式插设在该注射筒的容室内,其一端设有可紧抵住该注射筒容室内壁滑移的弹性活塞,该弹性活塞一侧设有一榫头,另一端形成有一按指部;一针具组,该针具组包括有一接合套,该接合套设有一轴向贯穿连通的容置部,该接合套顶端设有针具,底端形成有一斜锥段,该斜锥段的最大半径小于该注射筒容室的半径,该斜锥段的底端外缘朝下延伸有一突起部,该接合套套入突孔时,斜锥段底面恰和喇叭口开口相平齐,而突起部则凸露于容室外并和注射完毕状态下的弹性活塞相抵顶。进一步,所述斜锥段靠近底面的壁缘朝内凸设有一与所述榫头相配合的卡合部。进一步,所述突孔内壁缘形成有一可配合一O型环将所述接合套定位于所述突孔的卡槽。进一步,所述突孔内壁缘形成有一可与所述接合套一体成形的环凸相配合并将所述接合套定位于所述突孔的卡槽。由于本技术斜锥段的最大半径小于注射筒的容室半径,因此下拉时该斜锥段的底缘与注射筒的内壁仍保持一定距离,从而可达到使注射筒确实偏移的目的;另外,由于本技术接合套的斜锥段和喇叭口呈一切齐状,因此接合套并未占据注射筒内的容室空间,而仅有突起部伸入容室内,因此可大幅降低接合套对于注射筒内药剂容量精确性的影响;并且由于本技术的O型环可直接定位于斜锥段的上方,可抵靠于突孔的壁面,因此同样具有防止渗液及定位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三)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三)的整体外观剖面示意图; 图2A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三)的接合套底端斜锥面的剖面示意;图3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三)注射使用时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三)针具组回拉时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三)针具组回拉至底端时的偏移状示意;图6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三)实施例二的局部外观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三)实施例二的接合套外观示意图;图号说明10、注射筒 11、收束段 12、托指段 13、容室14、突孔 141、喇叭口 15、卡槽 20、推杆21、杆身 22、按指部 23、结合部 24、榫头25、弹性活塞 31、针管32、针管座 321、卡环322、外螺纹33、接合套 33a、接合套331、结合段331a、结合段 332、斜锥段 332a、斜锥段333、环凹槽334、容置部 335、卡合部336、穿孔 337、内螺纹 338、突起部34、O型环34a、环凸 35、盖体A、锥形孔洞B、扣合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安全注射器(三),如图1所示,该安全注射器包括注射筒10,该注射筒10为一中空圆筒体,一端形成有一略缩的收束段11,另一端形成有一扩大状的托指段12,在注射筒10内部形成一容室13,收束段11内部则设有连通容室13的渐缩孔径的突孔14,在容室13和孔径略小的突孔14衔接处形成有挡缘,该圆柱状的突孔靠近容室方向朝内渐扩成倾斜的喇叭口141,该突孔14配合该喇叭口而形成一“漏斗”状,而且突孔14与喇叭口的相邻处壁面环上设有一卡槽15;一推杆20,可活动插设在注射筒10的容室13内,并可在容室内做直线往复滑动,该推杆20的杆身21尾端形成有扩大状的按指部22,前端则形成一由若干个间隔盘体所构成的结合部23,该结合部23前端延伸出一榫头24,另有一弹性活塞25穿过榫头24后,设于结合部23;一针具组,包括有一针管31、一针管座32及一接合套33,其中该针管31插设固定于针管座32内,针管座32上的适当位置形成有一外扩状的圆形卡环321,供盖体35套盖针体时形成一抵靠面,针管座32的卡环321下方设有外螺纹322,用于螺接一接合套33; 接合套33,由容室朝突孔方向套入,而且为保证接合套和突孔的接合密合性,接合套33的形状与突孔14的“漏斗”形状相对应,该漏斗状接合套33包括一圆形结合段331及一斜锥段332,结合段331和斜锥段332交会处外表缘形成有较小径的环凹槽333,环凹槽333内还套设有橡胶O型环34,当接合套33套入突孔14时,O型环34外径恰落在突孔壁面环设的卡槽15内,以强化接合套和突孔间的结合强度,具有防止接合套33由注射方向脱离的功效;另外该斜锥段332的最大半径小于注射筒的容室半径。如图2、3所示,接合套轴向形成有一贯穿连通状的容置部334,容置部334还连通斜锥段底面朝内渐缩形成的锥形洞孔A,该锥形洞孔A周围设置有复数个等弧度配置的扣合装置B,该扣合装置B由锥形洞孔A的壁缘朝内凸设有一卡合部335,卡合部335中间形成一穿孔336,穿孔336如图2A所示,使用时将榫头卡入锥形洞孔A,即可顺利穿过穿孔并和卡合部形成卡抵状,略具弹性的榫头24穿过穿孔336容设在容置部334内,弹性复位的榫头24则无法再抽离。另外,位于结合段的容置部334壁面环设有内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注射器(三),其特征在于:该安全注射器包含有:    一注射筒,该注射筒为一中空圆筒体,其一端形成有一收束段,另一端设有一托指段,该注射筒内部则形成一容室,该收束段内部形成有与该容室相连通并小于容室孔径的突孔,该突孔靠近容室方向形成有一喇叭口;    一推杆,该推杆以可直线滑移方式插设在该注射筒的容室内,其一端设有可紧抵住该注射筒容室内壁滑移的弹性活塞,该弹性活塞一侧设有一榫头,另一端形成有一按指部;    一针具组,该针具组包括有一接合套,该接合套设有一轴向贯穿连通的容置部,该接合套顶端设有针具,底端形成有一斜锥段,该斜锥段的最大半径小于该注射筒容室的半径,该斜锥段的底端外缘朝下延伸有一突起部,该接合套套入突孔时,斜锥段底面恰和喇叭口开口相平齐,而突起部则凸露于容室外并和注射完毕状态下的弹性活塞相抵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水生
申请(专利权)人:祥光国际资融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