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昌慈专利>正文

注射针防护结构(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6015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注射针防护结构,其包括:一套筒,为中空筒体,其前端设有一筒口,内部为一套室,其近后方的开口部向内突设有两道前、后挡部,并于其间形成一挡槽;一中继座,为中空柱体,并套入套室内,其前方突伸一座突,后方则具有一与座突相通的嵌孔,该座体底部周缘突设至少二弹性翼片;俾可通过嵌孔与药液筒的筒锥嵌合,并向前推动,使药液筒连同推杆与中继座前移至套筒前方,而令座突伸出筒口,使其针头汲取药液,而注射后,套筒前推,使这些翼片卡掣于挡槽而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注射针于注射后,针头的二次利用,并保护医护人员免于扎伤。(*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射针,尤其是指一种注射针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注射是医疗行为中所常见,通常是通过助注射针筒以吸纳药液,而后以针头将药液经由注射而输送至人体内,所以,对医疗言,注射针筒堪称为必备的物品。随着医疗风险的提高及个人安全卫生的考量,时至今日,抛弃式或称一次式注射装置已成为主流,尤其是近年来经由针头扎伤因而感染的案例,例如爱滋病或肝炎,时有所闻。所以,医疗从业人员,诸如医生或护士,莫不对注射行为赋以关注,而不敢掉以轻心,而注射针筒的选择与防止二次使用自然为首要考虑。公知的注射装置,大致而言,可包含药液筒,以及连结于药液筒前端的针座,及一可于药液筒内滑移的推杆,且为使注射针头不致外露,故大都于针座的外加置一针头套予以套合。是以,为了使针头于注射后不再被使用,已有许多不同方式的防护结构为业者开发,亦不乏具专利的先前技艺。如技术申请人于92年12月11日申请的第092221768号专利申请案的注射针防护结构,即揭露一种可令注射针的针座免于二次使用,并可避免误扎医疗人员的注射针防护结构,该结构是由一套筒及一针座所组成,其中,该套筒前端具一筒口,内部则为中空套室,于内壁面上对向设置一对塞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针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套筒,为中空筒体,其前端设有一筒口,内部为一套室,其近后方的开口部向内突设有两道前、后挡部,并于其间形成一挡槽;一中继座,为中空柱体,并套入套室内,其前方突伸一座突,后方则具有一与座 突相通的嵌孔,该座体底部周缘突设至少二弹性翼片;通过嵌孔与药液筒的筒锥嵌合,并向前推动,使药液筒连同推杆与中继座前移至套筒前方,而令座突伸出筒口,使针头汲取药液,而注射后,套筒前推,使这些翼片卡掣于挡槽而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昌慈丁治平林清桂
申请(专利权)人:陈昌慈丁治平林清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