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其专利>正文

自停式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5881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输液管(1)、输液滴球(2)组成的自停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滴球(2)中设置了浮子(3),当输液滴球(2)中的输液体流尽时,浮子(3)与输液滴球(2)下部的浮子座(4)相吻合,处于密闭配合状态。(*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停式输液器。现有的输液器,必须由人看护,稍一疏忽,就会因输液体流尽时所带入的气体而对输液病人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护理人员为了保证安全,往往提前更换输液瓶,致使大量的输液白白浪费。为解决这个问题,曾有人设想采用激光或计算机等方法予以报警。然而,鉴于技术的复杂性和应用对象的特殊性,很难得到实际的应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分利用输液,并防止在输液体流尽时带入气体的自停式输液器。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由输液管、输液滴球和浮子组成一种自停式输液器。浮子设置在输液滴球中,当输液滴球中的输液体流尽时,浮子与输液滴球下部的浮子座相吻合,且在液体薄膜的作用下,处于密闭配合状态。从而,实现自动停止输液。本技术由于在输液滴球中设置了浮子,并使浮子与输液滴球下部的浮子座相吻合,使两者处于密闭配合状态,可实现自动停止输液,从而,能减轻医护人员及病人的精神负担,确保输液病人的安全,并且能充分利用输液,杜绝浪费;结构简单,无需额外的操作;采用装配式结构的输液滴球,可对现有的输液器进行改造;成本低,宜于推广。下面,结合图示,详细介绍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采用装配式输液滴球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在输液滴球2中设置一个浮子3,浮子3可以采用无毒的轻质材料制作。输液滴球2的下部设有浮子座4,输液管1与输液滴球2相连。输液体经由输液管1,输液滴球2和浮子座4,进入输液病人体内。当输液滴球2中的输液体充盈时,浮子3始终浮在液面上。而当输液滴球2中的输液体流尽时,浮子3也随液面下降,直至与浮子座4相吻合,且在液体薄膜的作用下,处于密闭配合状态。从而,可实现自动停止输液。浮子3的形状可以根据材料的性能和比重而变化,如球形、圆柱形、圆台形、圆锥形,多边形,薄片形,以及中空形等等。但应与浮子座4相匹配或能封闭浮子座4。实施例二输液滴球2采用装配式结构,中间设置一个浮子3。浮子3可以采用无毒的轻质材料制成球形。输液滴球2的下部设有浮子座4,浮子(3)的球形体与浮子座(4)的直径差可控制在0.1~2.5毫米范围内。输液管1与输液滴球2相连。输液体经由输液管1,输液滴球2和浮子座4,进入输液病人体内。当输液滴球2中的输液体充盈时,浮子3始终浮在液面上。而当输液滴球2中的输液体流尽时,浮子3也随液面下降,直至与浮子座4相吻合,且在液体薄膜的作用下,处于密闭配合状态。从而,可实现自动停止输液。权利要求1.一种由输液管(1)、输液滴球(2)组成的自停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滴球(2)中设置了浮子(3),当输液滴球(2)中的输液体流尽时,浮子(3)与输液滴球(2)下部的浮子座(4)相吻合,处于密闭配合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停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滴球(2)为装配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停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子(3)为球体形,浮子(3)与浮子座(4)的直径差为0.1~2.5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停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子(3)为圆锥形。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自停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子(3)为中空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揭示了一种自停式输液器。由输液管、输液滴球和浮子组成。浮子设置在输液滴球中,当输液滴球中的输液体流尽时,浮子与输液滴球下部的浮子座相吻合,并在液体薄膜的作用下,处于密闭配合状态。从而,实现自动停止输液。浮子的形状可以根据材料的性能和比重而变化,如球形、圆锥形,圆柱形,多边形,薄片形和中空形等。采用本技术的自停式输液器,可确保输液病人的安全,并实现无人值守。文档编号A61M5/40GK2210671SQ9423987公开日1995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施其 申请人:施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其
申请(专利权)人:施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