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三相功率优化装置中的角接电容器组投切模块。
技术介绍
配电变压器的不对称运行,会产生大量的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这些负序电流和零序电流会严重污染电网,大大增加电网的功率损耗,降低变压器的出力,威胁配变的安全运行,严重影响供电质量。国标GB50052-2009《供配电涉及规范》、DL/T572-2010《变压器运行规程》中,都对Y/YN0接线的配电变压器运行时中线电流大小及三相电流的不平衡度有严格要求。
三相功率优化装置不仅可以对三相负荷进行常规的无功补偿,还具有针对三相负荷有功功率不对称的状况进行自动调整,将三相负荷有功功率调整至对称或基本对称的功能。现有三相功率优化装置中的电容共补大都采用交流接触器控制角接电容器组的投切,角接电容器组的接法为三个电容器依次首尾相连,并将每个相连的点引出,三根引出线通过三相交流接触器与三相电的三个相线连接,在交流接触器每相的上侧装有熔断器和隔离开关,分别用作短路保护和隔离电源。这种做法无法做到三相电相间无功的精确补偿,很有可能发生相间的过补偿或欠补偿,而且采用交流接触器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角接电容器组投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改进型角接电容器组,四个可控开关K1、K2、K3、K4,两个小电感L1、L2,两个电容预充电电路10、20,和可控开关驱动电路;所述改进型角接电容器组的接法为:将角接电容器组的任意一个连接点断开,引出两个输入端子B1、B2,因此所述改进型角接电容器有四个输入端子A、B1、B2、C;所述输入端子A通过所述可控开关K1和所述小电感L1与三相配网线路的LA相线连接,所述输入端子B1通过所述可控开关K2和所述电容预充电电路10与三相配网线路的LB相线连接,所述输入端子B2通过所述可控开关K3和所述小电感L2与三相配网线路的LB相线连接,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接电容器组投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改进型角接电容器组,四个可控开关K1、K2、K3、K4,两个小电感L1、L2,两个电容预充电电路10、20,和可控开关驱动电路;所述改进型角接电容器组的接法为:将角接电容器组的任意一个连接点断开,引出两个输入端子B1、B2,因此所述改进型角接电容器有四个输入端子A、B1、B2、C;所述输入端子A通过所述可控开关K1和所述小电感L1与三相配网线路的LA相线连接,所述输入端子B1通过所述可控开关K2和所述电容预充电电路10与三相配网线路的LB相线连接,所述输入端子B2通过所述可控开关K3和所述小电感L2与三相配网线路的LB相线连接,所述输入端子C通过所述可控开关K4和所述电容预充电电路20与三相配网线路的LC相线连接,所述可控开关K1和所述小电感L1为串联连接,所述可控开关K3和所述小电感L2为串联连接,所述可控开关K2和所述电容预充电电路10为并联连接,所述可控开关K4和所述电容预充电电路20为并联连接,所述可控开关驱动电路的两个输入端与外部主控电路连接,四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四个可控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容预充电电路10由继电器K01和电阻R01串联组成,所述电容预充电电路20由继电器K02和电阻R02串联组成,电容预充电电路10、20用于在电容器投入之前,对其进行预充电,保证电容器在电位差的过零点附近投入,使投入过程无浪涌电流产生,所述可控开关驱动电路对外部主控电路输入的控制信号进行处理,调整其波形、幅度、宽度、移相和重复频率,当线路电压与电容电压相当的瞬间,输出适合可控开关的驱动信号,使可控开关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电容器组投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可控开关K1、K2、K3、K4为同步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电容器组投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可控开关K1、K2、K3、K4为复合开关。
4.一种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接电容器组投切模块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AB相间需要投入电容时,可控开关驱动电路首先通过输出端Out1输出同步开关K1的驱动信号到其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开能电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