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关晓明专利>正文

火罐理疗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556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火罐理疗杯,杯胆套装在杯座内,理疗器和药物放在杯胆与杯座底之间,通孔杯体的一端套装在杯座上。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无副作用,针对病情,选择药物放进杯内,疗效显著,适用面广等特点。(*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用于治病,属一种医疗器械。人体受了风寒,可导致局部疼痛,为解决人体某处的疼痛,传统的方法是在量米的竹筒里,点燃几张纸片,待纸片快燃烧完的时候,把内有热空气的竹筒口立即罩住人体疼痛部位,使筒内的热空气与筒外的冷空气隔绝,利用筒内的热空气温度下降,体积缩小的原理,把人体疼痛部位的风湿拔出来,以达到祛风止痛的目的。民间采用这种“拔火罐”来治疗人体局部不适,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疗效并不十分显著,特别是当筒口大于疼痛部位的时候,筒内的空气就不能与筒外的空气隔绝,从而起不到拔火罐拔风湿,止疼痛的作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各种急、慢性病所引起的人体疼痛,对跌打损伤、风湿等多种疾病所引起的人体局部疼痛均有显著疗效的火罐理疗杯。本技术完成的方法是利用各种罐子吸附于人体表面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理学疗法的原理,在由三部分组成一体的拔火罐内,增加通电后能烘烤药物的理疗器,即为火罐理疗杯。使用时,把理疗器接通电源,只要把拔火罐口罩住人体疼痛部位,就能起到拔火理疗、药物治疗的双重作用。因为,使用这种拔火罐时,在罐内加药,既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又可凭借药物、理疗蒸汽作用,疏启汗孔,透达腠理,温通经络,并由药物治疗之吸引作用,将沉寒积湿,怫郁之邪得由毛孔而出,达到缓解疼痛,消除肿胀等目的。本技术的优点结构简章,制作容易,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无副作用;价格便宜,经济耐用,针对病情,选择药物放进杯内,疗效显著;适用面广,如各种急、慢性疼痛,跌打损伤,急、慢性扭伤、挫伤,风湿性腿疼,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肥大性脊柱炎,腰肌劳损,胃肠绞痛,胆绞痛,肾输尿管绞痛,月经痛等疾病。特别对风湿痛疗效更佳。附图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是把凸底上有通气孔[4]的杯胆[2]用螺纹连接方式套装在有底的杯座[5]内,5欧理疗器[7]和药物[6]放在杯胆与杯座底之间,导线的一端与理疗器连接,另一端穿过杯体[1]上的小孔与电源插头[3]连接,通孔杯体的一端用螺纹连接方式套装在杯座上。这样组成一体的火罐理疗杯,在使用时,可先扎新针,然后火罐,并将对症药物放在杯胆内的理疗器上,套紧以防漏气,理疗器插头接通电源,即可开机,理疗器上的药物受热后产生的药气,从杯胆上的通孔进入杯体内,与人体皮肤接触,起到拔火罐理疗,药物治疗的作用,使用时要注意调节合适温度,以防皮肤损伤。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日或间日一次,7-15天为一疗程。但对于中、重度心脏病,全身浮肿,广泛性皮肤病,血友病及有出血倾向者,活动性肺结核、极度衰弱消瘦,皮肤失去弹性者禁用;浅血管及心搏处和鼻、口、眼、乳房等皮肤细嫩及不平处不宜用。权利要求1.一种火罐理疗杯,包括理疗器,其特征在于凸底上有通气孔的杯胆套装在有底的杯座内,理疗器和药物放在杯胆与杯座底之间,导线的一端与理疗器连接,另一端穿过杯体上的小孔与电源插头连接,通孔杯体的一端套装在杯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罐理疗杯,其特征在于杯胆与杯座、杯体与杯座均用螺纹连接。专利摘要一种火罐理疗杯,杯胆套装在杯座内,理疗器和药物放在杯胆与杯座底之间,通孔杯体的一端套装在杯座上。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无副作用,针对病情,选择药物放进杯内,疗效显著,适用面广等特点。文档编号A61M37/00GK2117149SQ9221250公开日1992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关晓明 申请人:关晓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罐理疗杯,包括理疗器[7],其特征在于凸底上有通气孔[4]的杯胆[2]套装在有底的杯座[5]内,理疗器和药物[6]放在杯胆与杯座底之间,导线的一端与理疗器连接,另一端穿过杯体[1]上的小孔与电源插头[3]连接,通孔杯体的一端套装在杯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关晓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