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再生塔的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5144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2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再生塔的分离器,包括塔体以及设置在塔体内的分离器,分离器包括设置在塔体顶部的分离装置和安装于塔体中部的分离区;分离装置包括若干折流排,每个折流排包括若干折流板组,每个折流板组包括两块弯折的折流板,两块折流板形成第一流通道,相邻两个折流板组形成第二流通道;分离区的中部设有液体再分布器,液体再分布器的上方和下方设有填料层,分离区的上端还开凿有富液入口,塔体的底部设有贫液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分离区设置有液体再分布器,可使溶液重新均匀分布,减少由于液体不良分布所引起的放大效应;同时在分离装置气体中的小液滴能够被表面自由能捕捉从气体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气液分离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再生塔的分离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天然气的应用和普及,煤层气、鸡窝气、孤井气、小型页岩气、石油伴生气、沼气等众多天然气气源得到开发,适用于此类气源的高度集成的可移动式橇装工厂因其占地少、投资小、建厂快等优点越来越受欢迎。
脱碳溶液再生,作为天然气预处理环节的重要一部分,因结构复杂、设备管道阀门及控制系统众多,致使预处理橇占地较多,且投资成本高;并且更为重要的是:脱碳溶液再生环节中不可缺少的分离装置,现有多数分离装置气液分离不够,气体夹杂着液体,给后续工艺处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在满足工艺功能前提下,优化工艺,并且做好彻底分离气液的工序,将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再生塔的分离器,减少由于液体不良分布所引起的放大效应。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再生塔的分离器,包括塔体以及设置在塔体内的分离器,分离器包括设置在塔体顶部的分离装置和安装于塔体中部的分离区;分离装置包括若干折流排,每个折流排包括若干折流板组,每个折流板组包括两块弯折的折流板,两块折流板形成第一流通道,相邻两个折流板组形成第二流通道;分离区的中部设有液体再分布器,液体再分布器的上方和下方设有填料层,分离区的上端还开凿有富液入口,塔体的底部设有贫液出口。
优选的,第一流通道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且连通的第一段流通道、第二段流通道和第三段流通道,第一段流通道由下向上逐渐收缩,第三段流通道由下向上逐渐扩张。
优选的,第二流通道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且连通的第四段流通道、第五段流通道和第六段流通道,第四段流通道由下向上逐渐收缩,第六段流通道由下向上逐渐扩张。
优选的,折流板的中部设有连通第一流通道和第二流通道的开口。
优选的,分离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分别设置在折流板的两侧,第二支撑件上设有用于液体汇集的凹槽。
优选的,每个折流排的两端与塔体的内壁之间设有挡板。
优选的,塔体内还设有冷却区和换热区。
优选的,冷却区中竖直设有若干冷却管。
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在分离区设置有液体再分布器,可使溶液重新均匀分布,减少由于液体不良分布所引起的放大效应;同时在分离装置气体中的小液滴能够被表面自由能捕捉从气体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气液分离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用于再生塔的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分离装置的仰视图;
图3为本技术折流排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折流板的示意图;
其中,1、塔体;2、分离装置;3、冷却区;4、分离区;5、换热区;6、贫液出口;7、排气口;21、折流板;22、第一支撑件;23、第二支撑件;24、挡板;2a、第三段流通道;2b、第二段流通道;2c、第一段流通道;2d、第六段流通道;2e、第五段流通道;2f、第四段流通道;2h、开口;31、冷却管;41、富液入口;42、填料层;43、液体再分布器;51、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用于再生塔的分离器,包括塔体1以及设置在塔体1内的分离器,分离器包括设置在塔体1顶部的分离装置2和安装于塔体1中部的分离区4;分离装置2包括若干折流排,每个折流排包括若干折流板组,每个折流板组包括两块弯折的折流板21,两块折流板21形成第一流通道,相邻两个折流板组形成第二流通道;分离区4的中部设有液体再分布器43,液体再分布器43的上方和下方设有填料层42,分离区4的上端还开凿有富液入口41,塔体1的底部设有贫液出口6。
本技术的优化实施例,第一流通道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且连通的第一段流通道2c、第二段流通道和第三段流通道2a,所述第一段流通道2c由下向上逐渐收缩,第三段流通道2a由下向上逐渐扩张;第二流通道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且连通的第四段流通道2f、第五段流通道2e和第六段流通道2d,第四段流通道2f由下向上逐渐收缩,第六段流通道2d由下向上逐渐扩张;折流板21的中部设有连通第一流通道和第二流通道的开口2h,该开口2h可以平衡折流板21两侧的压力,防止第一流通道和第二流通道堵塞憋压的情况发生。
分离装置2还包括第一支撑件22和第二支撑件23,第一支撑件22和第二支撑件23分别设置在折流板21的两侧,第二支撑件23上设有用于液体汇集的凹槽,每个折流排的两端与塔体的内壁之间设有挡板24,塔体1内还设有冷却区3和换热区5,冷却区3中竖直设有若干冷却管31。
该塔体1由下到上依次由换热区5、分离区4、冷却区3和分离装置2四段组成,且相邻段间均通过法兰连接,组装拆卸容易,便于维修。换热区5中竖直分布有换热管51,该换热管51通过上下两块固定管板安装在塔体的内壁上,在换热管51之间设置有换热折流板,可加长导热油在壳程中的流程,提高了换热效率;分离区4中部设有液体再分布器43,在该液体再分布器4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填料层42,在该分离区4的上部开有富液入口41,其中液体再分布器43的设置可使溶液重新均匀分布,减少由于液体不良分布所引起的放大效应;冷却区3中竖直设有若干冷却管;分离装置2中气体与折流板21撞击后气体改变流动方向并沿分离装置2的第一过流通道和第二过流通道向上流动,经出排气口7而排出再生塔。气体中的小液滴撞击到折流板21后失去绝大部分动能而转变为液膜在折流板21的表面上铺展,液滴在折流板21上形成的液膜具有高表面自由能,这种液膜对气体中的小液滴具有更强的捕集能力,上升气体中的小液滴能够被表面自由能捕捉从气体中分离出来而实现气液分离的目的。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再生塔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以及设置在塔体(1)内的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包括设置在塔体(1)顶部的分离装置(2)和安装于塔体(1)中部的分离区(4);所述分离装置(2)包括若干折流排,每个折流排包括若干折流板组,每个折流板组包括两块弯折的折流板(21),所述两块折流板(21)形成第一流通道,相邻两个折流板组形成第二流通道;所述分离区(4)的中部设有液体再分布器(43),所述液体再分布器(43)的上方和下方设有填料层(42),所述分离区(4)的上端还设有富液入口(41),所述塔体(1)的底部设有贫液出口(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再生塔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以及设置在塔体(1)内的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包括设置在塔体(1)顶部的分离装置(2)和安装于塔体(1)中部的分离区(4);所述分离装置(2)包括若干折流排,每个折流排包括若干折流板组,每个折流板组包括两块弯折的折流板(21),所述两块折流板(21)形成第一流通道,相邻两个折流板组形成第二流通道;
所述分离区(4)的中部设有液体再分布器(43),所述液体再分布器(43)的上方和下方设有填料层(42),所述分离区(4)的上端还设有富液入口(41),所述塔体(1)的底部设有贫液出口(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再生塔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通道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且连通的第一段流通道(2c)、第二段流通道(2b)和第三段流通道(2a),所述第一段流通道(2c)由下向上逐渐收缩,第三段流通道(2a)由下向上逐渐扩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再生塔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恒绿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