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爱林专利>正文

一次性吸氧鼻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5032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病人呼吸系统用的器械,实用于病人吸氧时使用的一次性吸氧鼻罩,包括罩体,其特征在于罩体1呈漏斗形状,其一端与鼻面部,鼻唇部接触边缘呈凹形,罩体1上设有排气孔,两侧有固定带2,其另一端有突点,与输氧管相联接。在使用时只是扣在鼻腔上,无需用插管,病人无不良反应,能防止二氧化碳储留,不影响口腔功能。其成本低、价格低廉、一次性使用,防止互相交叉感染。(*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病人呼吸系统用的器械,实用于病人吸氧时使用。目前病人吸氧时基本都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橡胶管或塑料管直接插入鼻腔进行吸氧,导管直接插入鼻腔接触鼻粘膜,经常引起鼻粘膜肿胀、感染,插管侧鼻孔有阻塞感,鼻腔分泌物经常堵塞导管孔,影响吸氧。另一种是用面罩,在吸氧时,连鼻、口都扣于罩内,病人有憋闷感,并容易引起二氧化碳储留。病人饮水和咳痰都需要拿掉面罩,影响吸氧效果。由于成本高,不能一次性使用,反复使用,又容易互相交叉感染。本技术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吸氧时不影响口腔功能,无用导管,对鼻腔粘膜无刺激,能防止二氧化碳储留的一种吸氧鼻罩。本技术结构包括罩体1、固定带2,其罩体1呈漏斗型状,其一端与鼻面部、鼻唇部接触边缘呈凹型,罩体1上设有排气孔,两侧有固定带2,其另一端有突点,与输氧管相联接,组成一次性吸氧鼻罩。本技术的优点,该鼻罩经临床应用证明,病人在吸氧时舒适方便,鼻腔无阻塞感,能防止二氧化碳储留,不影响吸氧者口腔功能。成本低,价格低廉,可以一次性使用,防止互相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本技术的总体结构图。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次性吸氧鼻罩,包括固定带2、罩体1。其中固定带2选用,罩体1选用无毒透明塑料一次成型。在使用时固定带2挂在病人耳朵上,将罩体1扣在鼻腔上,另一端的突点与输氧管卡接。组成一次性吸氧鼻罩。由于罩体1上设有排气孔,使呼出二氧化碳一部份由孔排出,另一部由口腔排出,防止二氧化碳储留。即保证可连续吸氧,又不影响吸氧者的口腔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吸氧鼻罩,包括罩体,其特征在于罩体(1)呈漏斗型状,其一端与鼻面部、鼻唇部接触边缘呈凹型,其罩体(1)上设有排气孔,两侧有固定带(2),另一端有突点,与输氧管相联接,组成一次性吸氧鼻罩。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病人呼吸系统用的器械,实用于病人吸氧时使用的一次性吸氧鼻罩,包括罩体,其特征在于罩体1呈漏斗形状,其一端与鼻面部,鼻唇部接触边缘呈凹形,罩体1上设有排气孔,两侧有固定带2,其另一端有突点,与输氧管相联接。在使用时只是扣在鼻腔上,无需用插管,病人无不良反应,能防止二氧化碳储留,不影响口腔功能。其成本低、价格低廉、一次性使用,防止互相交叉感染。文档编号A61M16/06GK2178538SQ93244489公开日1994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王爱林, 宋华, 路玉华 申请人:王爱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吸氧鼻罩,包括罩体,其特征在于罩体(1)呈漏斗型状,其一端与鼻面部、鼻唇部接触边缘呈凹型,其罩体(1)上设有排气孔,两侧有固定带(2),另一端有突点,与输氧管相联接,组成一次性吸氧鼻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林宋华路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爱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