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龙岩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可变形的加压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4974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1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形的加压板,该加压板分隔成两块以上钢板,相邻两钢板之间固定安装橡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当加压板受到纵向压力时,橡胶板被压缩,从而使整个加压板被压缩。在进行围岩测试中,由于加压板的可伸缩性,实现加压的可连续性,可获得变形更大的试样,更宽范围的加压值,使试样获得更大的围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压测试
,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形的加压板。

技术介绍

在涉及原岩(煤)相关性能测试时,往往需要考虑地应力的影响,这就需要在测试过程中施加围压。在施加围压过程中,分为真三轴加压方式以及假三轴加压方式,真三轴是指三个主应力各不相同,假三轴是指第二主应力和第三主应力相同。这两种加压方式侧重点不同,应用领域也有所区别。在真三轴加压方式中,需要用伺服电动机控制加压板,对试样进行加载。
相关学者根据研究需要,进行了相关真三轴实验设备的设计。专利(CN104792616A)设计了一种瓦斯抽采钻孔孔径变化规律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关于加压板的设计,该专利的方形围压装置分两层,内层为采用了刚性铝板与弹性橡皮管交替放置形成可伸缩的交替层,外层为施压的刚性板,利用刚性板推动,实现交替层的可压缩性,相邻加压刚性板相隔一端距离,该端距离为方形围压装置的可压缩距离,但是当试样变形量较大时,外层相邻的两刚性板就会相遇,进而不能继续压缩加压,压力的大小受到较大的限制。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为此研制出一种可变形的加压板,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变形的加压板,实现加压板本身的可伸缩性,从而实现加压的可连续性,获得较宽范围的加压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变形的加压板,该加压板分隔成两块以上钢板,相邻两钢板之间固定安装橡胶板。
所述钢板的底面开设有若干滑槽,每个滑槽的两侧均通过调节弹簧安装有挡板。
所述钢板和橡胶板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连接的方式为铆接或螺栓连接;或者,钢板和连接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板和橡胶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或铆接。
所述钢板和橡胶板的连接端分别开设一排安装孔,连接板的两侧亦分别开设一排对应的通孔,连接板通过螺栓将钢板和橡胶板固定在一起。
所述连接板包括内侧连接板和外侧连接板,钢板和橡胶板夹置于内侧连接板和外侧连接板之间。
所述钢板和橡胶板具有厚度变小的钢板连接端和橡胶板连接端,连接板置于钢板连接端和橡胶板连接端表面上时,连接板与钢板和橡胶板的表面齐平。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在使用时,当加压板受到纵向压力时,橡胶板被压缩,从而使整个加压板被压缩。在进行围岩测试中,由于加压板的可伸缩性,实现加压的可连续性,可获得变形更大的试样,更宽范围的加压值,使试样获得更大的围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钢板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橡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橡胶板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施例内侧连接板或外侧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钢板1,钢板连接端11,滑槽12,调节弹簧13,挡板14,橡胶板2,橡胶板连接端21,连接板3,内侧连接板4,外侧连接板5,安装孔6,通孔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所示,是本技术揭示的一种可变形的加压板,该加压板分隔成两块以上钢板1,相邻两钢板1之间固定安装橡胶板2,通过橡胶板2实现加压板的可伸缩性。
钢板1和橡胶板2通过连接板3固定连接。连接板3包括内侧连接板4和外侧连接板5,钢板1和橡胶板2夹置于内侧连接板4和外侧连接板5之间。
如图3-4和图5-6所示,钢板1和橡胶板2分别具有厚度变小的钢板连接端11和橡胶板连接端21。再如图2所示,内侧连接板4和外侧连接板5置于钢板连接端11和橡胶板连接端21内外表面上时,内侧连接板4和外侧连接板5与钢板1和橡胶板2的表面齐平。
其中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为铆接或螺栓连接;或者,钢板1和连接板3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板3和橡胶板2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或铆接。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利于拆卸的螺栓连接,即在钢板连接端11和橡胶板连接端21分别开设一排安装孔6。如图7所示,内侧连接板4和外侧连接板5的两侧亦分别开设一排对应的通孔7。内侧连接板4和外侧连接板5通过螺栓穿过通孔7和安装孔6后将钢板1和橡胶板2固定在一起。
如图1和3所示,钢板1的底面开设有若干滑槽12,该滑槽12置于测试装置的滑道(图中未示出)上,以保证加压板准确的移动。然由于滑道是固定不动的,而加压板却具有可伸缩性,因此各滑槽12之间的距离必然会发生改变,使滑槽12和滑道不相匹配。为解决该问题,每个滑槽12的两侧均通过调节弹簧13安装有挡板14,安装时,滑道则置于两挡板14之间,当加压板受压收缩时,一侧的调节弹簧13拉伸,另一侧被压缩,保证挡板14和滑槽12的位置始终不变,具有自适应性。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加压板受到纵向压力时,橡胶板2被压缩,从而使整个加压板被压缩。在进行围岩测试中,由于加压板的可伸缩性,实现加压的可连续性,更宽范围的加压值,获得变形更大的试样,使试样获得更大的围压。
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凡依本案的设计思路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形的加压板,其特征在于:该加压板分隔成两块以上钢板,相邻两钢板之间固定安装橡胶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的加压板,其特征在于:该加压板分隔成两块以上钢板,相邻两钢板之间固定安装橡胶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的加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底面开设有若干滑槽,每个滑槽的两侧均通过调节弹簧安装有挡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的加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和橡胶板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变形的加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的方式为铆接或螺栓连接;或者,钢板和连接板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板和橡胶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或铆接。
5.如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谦林璐瑶赖永明梁炳金张宁刘淑金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