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水隧洞钢衬底部接触灌浆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4581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1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水隧洞钢衬底部接触灌浆布置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便捷、安全、可靠性高的输水隧洞钢衬底部接触灌浆布置结构,其预埋管数量少,工程费用节省,施工工艺简单,对施工没有干扰,可提高接触灌浆的效果及质量,具有明显的工程效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输水隧洞采用埋藏式的钢衬结构,钢衬外壁与围岩之间以混凝土回填,钢衬外壁每隔一段设置一道加劲环,加劲环上设有若干窜浆孔,需接触灌浆的隧洞以每30~50m为一个灌浆段,每个灌浆段内,紧贴钢衬底板外壁通长敷设进浆管并均从加劲环上的窜浆孔穿过;每个灌浆段内,每5~8m设置一根排气兼回浆管,排气兼回浆管的端部5~8m范围设为花管段,花管段均从加劲环上的窜浆孔穿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水隧洞钢衬底部接触灌浆布置结构,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技术介绍
水利水电工程的输水隧洞,在遇到特殊地形或地质条件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埋藏式的钢衬结构设计,以达到承载或防渗等目的。为实现钢衬与围岩的联合承载,钢衬外壁与围岩之间采用混凝土回填,将钢衬承担的荷载一部分传递给围岩。同时,为提高钢衬结构抗外压稳定的能力,通常在钢衬外壁设置加劲环,间距一般1.0~1.5m。为提高混凝土的回填密实程度,在加劲环上设置窜浆孔。从目前国内平均先进的施工水平以及多数工程实例来看,在回填混凝土浇筑完成60天后,经敲击检查,钢衬底部脱空现象仍较为普遍,且脱空区域面积大于0.5~1.0m2的也不在少数。从确保钢衬结构安全的角度考虑,需要进行钢衬底部的接触灌浆。目前接触灌浆设计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1)钢衬底板预设系统接触灌浆孔,间距一般3.0m。这种方式适用在低合金钢(标准抗拉强度小于540N/mm2)中,如16MnR、Q345等水利水电工程钢衬常用钢材。由于脱空部位、数量无法准确预测,因此预留的接触灌浆孔与脱空区域的吻合性较差,存在预留孔部位密实、而无预留孔部位却脱空的现象,因而预留接触灌浆孔的效果不佳,且由于系统开孔,造成后期封堵工程量大,增加了灌浆孔封堵渗(漏)水的概率,对工程安全不利。(2)后期钻设接触灌浆孔。鉴于上述方式(1)中预留孔的吻合性较差,不少工程选择后期钻孔灌浆,适用在低合金钢(标准抗拉强度小于540N/mm2)中。钢衬外壁回填混凝土完成60天后,通过敲击或其他手段检查出底板脱空部位,采用磁座电钻在钢衬上钻设进浆孔和排气孔,孔径不小于12mm,然后进行接触灌浆。该方式虽然能够有针对性的对脱空区域进行灌浆,但当脱空数量较多时,其开孔、封孔数量仍然较多,同样也存在钢板钻孔封堵渗漏的风险。当钢板厚度大于30mm时,通常将钻孔直径加大至20~24mm,以实现接触灌浆作业,但施工仍有一定难度,且钢板厚度越大,钻孔封堵难度也加大。此外,当钻孔直径较大时,对钢衬本身有一定削弱,而又无法设置补强板,因此对结构不利。(3)底板采用预埋接触灌浆管。这种方式的适用性不受钢材强度限制,且高强钢如600MPa级、800MPa级钢,为避免焊接应力和焊缝裂纹,通常是不允许在钢衬上开孔的,因此对于高强钢的钢衬底板,则只能事先预埋接触灌浆管。该方式沿钢衬底板每隔2.0~3.0m预埋一个灌浆盒,并将2~3个灌浆盒串联在一根灌浆管上,灌浆管引出回填混凝土浇筑仓面外。由于接触灌浆需要等混凝土浇筑完成60天后才能进行,为保证施工进度,引出的接触灌浆预埋管数量多、管段长,对施工干扰较大,也不经济,而且灌浆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便捷、安全、可靠性高的输水隧洞钢衬底部接触灌浆布置结构,其预埋管数量少,工程费用节省,施工工艺简单,对施工没有干扰,可提高接触灌浆的效果及质量,具有明显的工程效益。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水隧洞钢衬底部接触灌浆布置结构,所述输水隧洞采用埋藏式的钢衬结构,钢衬外壁与围岩之间以混凝土回填,所述钢衬外壁每隔一段设置一道加劲环,加劲环上设有若干窜浆孔,其特征在于:需接触灌浆的隧洞以每30~50m为一个灌浆段,每个灌浆段内,紧贴钢衬底板外壁通长敷设进浆管并均从加劲环上的窜浆孔穿过;每个灌浆段内,每5~8m设置一根排气兼回浆管,该排气兼回浆管的端部5~8m范围设为花管段,花管段均从加劲环上的窜浆孔穿过。所述钢衬底板上开有预留孔,每个预留孔对应于每根排气兼回浆管的尾端。所述进浆管为聚氯乙烯材料的FUKO管;所述排气兼回浆管采用Φ25~Φ32的无缝钢管。一种输水隧洞钢衬底部接触灌浆布置结构进行灌浆的方法,包括步骤:1、进浆管的埋设:取30~50m为一个灌浆段,每个灌浆段内,紧贴钢衬底板外壁通长敷设进浆管,进浆管均从加劲环底部的窜浆孔中穿过;2、排气兼回浆管的埋设:每个灌浆段内,每5~8m设置一根排气兼回浆管,端部5~8m为花管段,花管段从加劲环底部的窜浆孔内穿过;所述花管段至少每隔50cm设置一个Φ8mm的钻孔,钻孔孔位均朝上且布置在一条直线上;3、预埋管的引出:对于高强钢衬,进浆管和排气兼回浆管均从最近的临空面引出。本技术另一种输水隧洞钢衬底部接触灌浆布置结构进行灌浆的方法,包括步骤:1、对于低合金钢衬,取30~50m为一个灌浆段,每个灌浆段内,钢衬底板上每隔5~8m开设一个预留孔,并在预留孔口设置丝堵和封堵塞;2、进浆管的埋设:每个灌浆段内,紧贴钢衬底板外壁通长敷设进浆管,进浆管均从加劲环底部的窜浆孔中穿过;3、排气兼回浆管的埋设:每个灌浆段内,每5~8m设置一根排气兼回浆管,端部5~8m设为花管段,花管段从加劲环底部的窜浆孔内穿过,花管段的尾端对准预留孔;所述花管段至少每隔50cm设置一个Φ8mm的钻孔,钻孔孔位均朝上且布置在一条直线上;4、预埋管的引出:每个灌浆段内,所述排气兼回浆管从相应的预留孔(1-1)引出,而进浆管仅从最端头的预留孔引出,待灌浆完毕后,割除引出的埋管,并对预留孔进行封堵焊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钢衬底部接触灌浆设计,虽然仍属于系统预埋接触灌浆管的方式,但从进浆管、排气兼回浆管型式以及预埋管引出方式方面进行了较大改善,其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决了低合金钢(标准抗拉强度小于540N/mm2)钢衬预留接触灌浆孔方式不具针对性的弊端,能够对每处脱空部位进行有效灌浆;2、改善了低合金钢(标准抗拉强度小于540N/mm2)钢衬后期钻孔灌浆方式可能导致的封孔数量过多、渗漏风险较大的安全隐患问题;3、采用特制进浆管,能够实现连续、多点出浆,且在回填混凝土浇筑时,出浆口不会被堵住;进浆管不仅能够对钢衬底板脱空部位进行有效接触灌浆,同时也能对钢衬与回填混凝土之间的细小缝隙进行充填密实;由于是多点出浆,因此接触灌浆不会受空腔不连续性的影响;4、排气兼回浆管采用分段布置,且与钢衬外壁紧贴部位设置为花管形式,因此具有分段排气的功能;埋藏式钢管外壁的加劲环虽有窜浆孔,但也很难保证脱空区域的连续性;采用了分段排气的花管形式,在接触灌浆时,能够完全排除空腔内气体,对提高灌浆密实度非常有利;5、本技术的预埋管数量少,工程费用节省,施工工艺简单,对施工没有干扰,并大大提高接触灌浆的效果及质量,具有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水隧洞钢衬底部接触灌浆布置结构,所述输水隧洞采用埋藏式的钢衬结构,钢衬(1)外壁与围岩之间以混凝土回填,所述钢衬(1)外壁每隔一段设置一道加劲环(2),加劲环上设有若干窜浆孔(3),其特征在于:需接触灌浆的隧洞以每30~50m为一个灌浆段,每个灌浆段内,紧贴钢衬(1)底板外壁通长敷设进浆管(4)并均从加劲环(2)上的窜浆孔(3)穿过;每个灌浆段内,每5~8m设置一根排气兼回浆管(5),该排气兼回浆管的端部5~8m范围设为花管段(5‑1),花管段均从加劲环(2)上的窜浆孔(3)穿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水隧洞钢衬底部接触灌浆布置结构,所述输水隧洞采用埋藏式的
钢衬结构,钢衬(1)外壁与围岩之间以混凝土回填,所述钢衬(1)外壁每隔
一段设置一道加劲环(2),加劲环上设有若干窜浆孔(3),其特征在于:需接
触灌浆的隧洞以每30~50m为一个灌浆段,每个灌浆段内,紧贴钢衬(1)底板
外壁通长敷设进浆管(4)并均从加劲环(2)上的窜浆孔(3)穿过;每个灌浆
段内,每5~8m设置一根排气兼回浆管(5),该排气兼回浆管的端部5~8m范围
设为花管段(5-1),花管段均从加劲环(2)上的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锋姚敏杰陈丽芬蒋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