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脑机箱风扇智能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4530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1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脑机箱风扇智能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电位器RP1、三极管VT1、电容C1、单向可控硅VS1、二极管D1和双向可控硅VS2,所述电阻R2一端分别连接控制信号Vi和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和单向可控硅VS1的G极,单向可控硅VS1的A极分别连接电位器RP1一端和电位器RP1滑片,电位器RP1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4正极和三极管VT2集电极,三极管VT2发射极连接电阻R3,三极管VT2基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负极和电阻R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脑机箱风扇智能控制电路利用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对风扇电机M两端电压进行调节,能根据电脑机箱内的温度自动调节风扇转速,散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电路,具体是一种电脑机箱风扇智能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说到CPU的风扇,其实就是利用它们快速将CPU的热量传导出来并吹到附近的空气中去,降温效果的好坏直接与CPU散热风扇、散热片的品质有关。
笔记本上的硬件设施有很多,散热风扇看似是个不起眼的设备,但是对于笔记本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一旦笔记本风扇出现故障,笔记本就无法流畅的运行,所以对于笔记本风扇的保护,非常必要,现有的一些计算机散热风扇保护器大多只采用稳压电路作为保护电路,安全性较低,而且电路结构较为复杂,体积大;另外大多风扇都是恒速运行,没有根据机箱内CPU温度升高而改变转速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脑机箱风扇智能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脑机箱风扇智能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电位器RP1、三极管VT1、电容C1、单向可控硅VS1、二极管D1和双向可控硅VS2,所述电阻R2一端分别连接控制信号Vi和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和单向可控硅VS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脑机箱风扇智能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电位器RP1、三极管VT1、电容C1、单向可控硅VS1、二极管D1和双向可控硅VS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2一端分别连接控制信号Vi和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和单向可控硅VS1的G极,单向可控硅VS1的A极分别连接电位器RP1一端和电位器RP1滑片,电位器RP1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4正极和三极管VT2集电极,三极管VT2发射极连接电阻R3,三极管VT2基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负极和电阻R1,二极管D1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端和电容C1,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二极管D2正极、电阻R7另一端和三极管V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脑机箱风扇智能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电位器RP1、三极管VT1、电容C1、单向可控硅VS1、二极管D1和双向可控硅VS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2一端分别连接控制信号Vi和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和单向可控硅VS1的G极,单向可控硅VS1的A极分别连接电位器RP1一端和电位器RP1滑片,电位器RP1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4正极和三极管VT2集电极,三极管VT2发射极连接电阻R3,三极管VT2基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负极和电阻R1,二极管D1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2另一端和电容C1,电容C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另一端、电阻R3另一端、二极管D2正极、电阻R7另一端和三极管VT1发射极,三极管VT1集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娓娓郭素娜袁路路宣峰邱兵涛李名莉焦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