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根性专利>正文

一次性双腔冲洗吸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409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次性双腔冲洗吸引管,是一种医疗器械,它由吸引管、输液管及外套管组成。吸引管套在输液管外面,外套管套在吸引管的吸引端外面,且有多个吸引孔相对应,吸引管接头与负压源连接,输液管接头与输液瓶上的输液管连接。它适用于病灶部位手术时及其它器管的消毒、清洗及排除污物,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价格低等特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目前国内外科手术常用的吸引管分为直头和弯头两种,该吸引管是金属制品由内管和多孔外管组成,因吸引管短使用时需连接一支橡胶管。该吸引管具有防止负压过大造成组织损伤及经久耐用等优点;但还有用后需高压消毒,连接的橡胶管易老化,它只能作腔内吸引,不能作冲洗引流用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设计一种一次性双腔冲洗吸引管。其设计方案是一次性双腔冲洗吸引管,它由吸引管,输液管及外套管组成,吸引管套在输液管外面,外套管套在吸引管的吸引端外面,外套管及吸引管的吸引端均有相对应的多个吸引孔,外套管能增大吸引端的硬度,便于手术时操作。输液管的连接端从吸引管连接端的侧孔伸出,其冲洗端从吸引管的吸引端伸出。它适用于胸腔、腹腔、关节、管道、其它器管及病灶部位手术时的消毒、清洗及排除污物。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具有冲洗、吸引及引流功能,结构简单,容易制作,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使用方便,价格低等特点。附图是本技术的主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在附图中,吸引管(4)套在输液管(5)外面,外套管(7)套在吸引管的吸引端外面,且两管的多个吸引孔(6)相对应,输液管(5)的连接端从吸引管(4)的连接端侧孔(3)伸出,侧孔(3)与输液管(5)的外壁密封。吸引管(4)的连接端装有接头(1)与负压源连接,输液管(5)的连接端装有接头(2)与输液瓶上的输液管连接,输液管(5)的输出端从吸引管(4)的吸引端伸出,且吸引端口与输液管(5)的外壁密封。本技术所用材料为透明软管,吸引管(4)长100cm左右,外径0.9cm,内径0.7cm,侧孔(3)距接头(1)30cm,输液管(5)长120cm左右、外径0.3cm,内径0.2cm,外套管(7)长30cm、外径1.2cm、内径0.95cm。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双腔冲洗吸引管它由吸引管、输液管及外套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吸引管套在输液管外,外套管套在吸引管的吸引端外,外套管及吸引管的吸引端均有相对应的多个吸引孔,输液管的连接端从吸引管连接端的侧孔伸出,其冲洗端从吸引管的吸引端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侧孔(3)与输液管(5)的外壁密封,吸引管(4)的吸引端口与输液管(5)的外壁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冲洗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用材料为透明软管,吸引管(4)长100cm左右、外径0.9cm、内径0.7cm、侧孔(3)距连接端30cm,输液管(5)长120cm左右、外径0.3cm、内径0.2cm,外套管(7)长30cm,外径1.2cm、内径0.95cm。专利摘要一次性双腔冲洗吸引管,是一种医疗器械,它由吸引管、输液管及外套管组成。吸引管套在输液管外面,外套管套在吸引管的吸引端外面,且有多个吸引孔相对应,吸引管接头与负压源连接,输液管接头与输液瓶上的输液管连接。它适用于病灶部位手术时及其它器管的消毒、清洗及排除污物,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价格低等特点。文档编号A61M3/00GK2285147SQ96220249公开日1998年7月1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8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李根性, 刘月英, 张素梅, 祝华山, 李华, 王冬梅, 蔡建甫 申请人:李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双腔冲洗吸引管它由吸引管、输液管及外套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吸引管套在输液管外,外套管套在吸引管的吸引端外,外套管及吸引管的吸引端均有相对应的多个吸引孔,输液管的连接端从吸引管连接端的侧孔伸出,其冲洗端从吸引管的吸引端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性刘月英张素梅祝华山李华王冬梅蔡建甫
申请(专利权)人:李根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