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策专利>正文

单腔双孔肌肉注射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3997 阅读:4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单腔双孔肌肉注射针头。它是在现有人体常用肌注针头斜孔的背侧,距针尖4mm处,设有一个直径为0.5mm的小圆孔,使肌注药液时,在局部组织形成喷淋和双向分流的作用,从而降低药物在局部组织中的浓度,减少刺激,便于吸收,肌注时疼痛较轻,肌注后不易形成硬结,且操作简便,省力省时。(*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针头的技术改进,具体是一种单腔双孔肌肉注射针头。目前,医用各种型号的注射针头,由于针尖部分均有一个针孔的局限,致使肌肉注射时,药液通过针腔只能向针尖的腹侧一个方向向体内组织扩散。,药液在局部组织中聚集,浓度相对过高,刺激性较强,易引起肌肉注射时的疼痛<尤其是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且吸收较慢,肌注局部容易发生硬结。本技术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既能减轻肌注时的疼痛,又能预防肌注硬结的单腔双孔肌肉注射针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人体常用的肌注针头斜孔背侧,距针尖4mm处,设有一个直径为0.5mm的喷液孔<不贯通>。采用这种结构的针头,利用加压喷淋和双向分流的原理,使肌注的药物能同时向两个不同的方向喷液而迅速扩散,加速吸收,减少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达到减轻肌注时的疼痛和肌注后硬结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描述。由图1所示,在现有人体常用肌注针头<1>的斜孔<2>背侧,距针尖4mm处,设有一个直径为0.5mm的喷液小圆孔<3>。肌注时,药物能同时向两个方向的出孔喷液而迅速扩散,加速吸收,减少药物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达到减轻肌注时的疼痛和肌注后的硬结。本技术的优点,一是结构合理,容易制造,成本低;二是肌肉注射时疼痛较轻或无疼痛;三是肌肉注射后药物吸收较快,且不易形成硬结;四是操作简便、省力省时,可大大缓减使用者的劳动强度。权利要求1.本技术涉及一种单腔双孔肌肉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在现有人体常用肌注针头<1>的斜孔<2>背侧,距针尖4mm处,设有一个直径为0.5mm的小圆孔<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单腔双孔肌肉注射针头。它是在现有人体常用肌注针头斜孔的背侧,距针尖4mm处,设有一个直径为0.5mm的小圆孔,使肌注药液时,在局部组织形成喷淋和双向分流的作用,从而降低药物在局部组织中的浓度,减少刺激,便于吸收,肌注时疼痛较轻,肌注后不易形成硬结,且操作简便,省力省时。文档编号A61M5/32GK2245457SQ96235808公开日1997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王策, 李淑霞, 霍西明 申请人:王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腔双孔肌肉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在现有人体常用肌注针头<1>的斜孔<2>背侧,距针尖4mm处,设有一个直径为0.5mm的小圆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策李淑霞霍西明
申请(专利权)人:王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