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入式动脉化疗灌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3940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埋入式动脉化疗灌注装置属肿瘤动脉化疗装置,由输液导管和一腔体连接而成。输液导管的一端封闭侧壁有数个开口;另一端与腔体相连,腔体用于贮存注射液,腔体可以制成半球形体,半球形体的平面内侧可衬垫金属板。输液导管和腔体均由医用级硅橡胶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装置可全部埋入皮下,操作极为方便,装置通畅、安全、可靠,可长期重复使用。(*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晚期肿瘤动脉化疗装置。目前国内外化疗是将大剂量、高浓度化疗药物选择性直接注入到肿瘤的供血动脉内。具体方法是通过一个小手术把导管插入到肿瘤的相应动脉内,以便术后化疗。其缺点是所插的化疗导管都引出皮肤外面,每注射一次,导管要封一次,存在导管伤口感染,如长期有一根管子在皮肤外,会影响生活,更主要的是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设计成功了埋入式动脉化疗灌注装置,解决了上述用手术方法动脉管时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埋入式动脉化疗灌注装置,其特点是装置可全部埋入皮下,操作极为方便,装置通畅、安全、可靠,可长期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埋入式动脉化疗灌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注射阀;2-导管;3-开口;4-金属板。以下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技术。注射阀为一用于贮存液体的腔体,腔体接有一输液导管,输液导管的另一端封闭,输液导管的侧壁有数个开口,注射阀和输液导管均由医用级硅橡胶制成,注射阀可以制成半球形体,半球形体的平面内侧可衬垫金属板。使用时,导管插入相应脏四供血动脉深度,一般在10cm-15cm左右,注射阀埋在切口旁的皮下,最好安置在骨性组织表面,以便于注射。一般常用5号针头刺入,碰到金属板后稍退出,即可注入各种抗癌药水,完毕后用稀释肝素液留灌。我们临床已用了5例各种晚期肿瘤病人,埋入后无组织不良反应,注射十几次无渗漏现象,术后二个半月,注射仍很通畅,实践证明此装置完全可以有效地长期进行动脉化疗。权利要求1.一种由硅橡胶制成的埋入式动脉化疗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输液导管的一端封闭,侧壁有数个开口;输液导管的另一端与一腔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入式动脉化疗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体可以是一半球形体,半球形体的平面内侧衬垫金属板。专利摘要埋入式动脉化疗灌注装置属肿瘤动脉化疗装置,由输液导管和一腔体连接而成。输液导管的一端封闭侧壁有数个开口;另一端与腔体相连,腔体用于贮存注射液,腔体可以制成半球形体,半球形体的平面内侧可衬垫金属板。输液导管和腔体均由医用级硅橡胶制成。本技术的特点是装置可全部埋入皮下,操作极为方便,装置通畅、安全、可靠,可长期重复使用。文档编号A61M25/00GK2041572SQ8821760公开日1989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88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袁永熙, 沈玉琨 申请人:上海市房产局职工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硅橡胶制成的埋入式动脉化疗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输液导管的一端封闭,侧壁有数个开口;输液导管的另一端与一腔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永熙沈玉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房产局职工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