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党生专利>正文

一次性灌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3368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即一次性灌肠器,由开关连接器和肛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将肛管头部制成其表面开有防止损伤肠粘膜的凹形出液口的薄壁球形腔,并在肛管上印有指示进尺深度的刻度,肛管尾部腔孔与其中部带有锥形柱塞的推拉式开关连接器推拉连接。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操作等优点。采用一次性材料使用,有效地防止了疾病交叉感染,适于人体灌肠使用。(*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一次性灌肠器。现在有的灌肠器,由于采用重复消毒利用,易造成肠道传染病、性病、爱滋病等疾病的交叉感染,并且对灌洗液的进量无法控制,造成灌肠液倒流,插入人体也没有插入深度的显示功能,造成对人体肠道的意外损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防止疾病交叉感染,一次性使用,并且对灌肠洗液具有控制作用和显示插入人体深度长短的一次性灌肠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开关连接器、肛管组成,将肛管头部制成薄壁球形腔,其表面开有防止损伤肠粘膜的凹形出液口,在肛管上布置有指示进尺深度的刻度,肛管尾部与开关连接器活连接,整体采用无毒、软硬适中的高分子材料制成。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易操作、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一次性使用,有效地防止了疾病的交叉感染以及不易损伤肠粘膜和避免污染衣物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B-B剖视图。如图1所示,一次性灌肠器由开关连接器1和肛管2组成,将肛管2头部制成薄壁球形腔,其上开有防止损伤肠粘膜的凹形出液口,在肛管2上还布置有指示进尺深度的刻度,肛管2尾部与开关连接器1活连接,采用推拉式开关,开关连接器1中部带有锥形柱塞并与肛管2腔孔活连接。使用本品时将灌肠缸的橡皮管连接于本技术的开关连接器1上,肛管2头部可涂石蜡油后,缓慢地插入肛门,根据治疗要求,刻度可提示插入深度,达到要求深度后,向后拉开开关连接器1,灌肠液即可灌入肛肠,如需保留灌肠时推上开关即可关闭,阻止灌肠液倒流,灌肠结束后,拔出灌肠管即可,本品限一次使用。整体采用无毒、软硬适中的高分子材料制成。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灌肠器,由开关连接器(1)和肛管(2)组成,其特征在于将肛管(2)头部制成薄壁球形腔,其表面开有防止损伤肠粘膜的凹形出液口,并在肛管(2)上印有指示进尺深度的刻度,肛管(2)尾部与开关连接器(1)推拉连接,开关连接器(1)制成推拉式,其中部带有锥形柱塞并与肛管(2)腔孔推拉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灌肠器,其特征在于一次性灌肠器采用无毒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即一次性灌肠器,由开关连接器和肛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将肛管头部制成其表面开有防止损伤肠粘膜的凹形出液口的薄壁球形腔,并在肛管上印有指示进尺深度的刻度,肛管尾部腔孔与其中部带有锥形柱塞的推拉式开关连接器推拉连接。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易操作等优点。采用一次性材料使用,有效地防止了疾病交叉感染,适于人体灌肠使用。文档编号A61M3/00GK2177489SQ9320977公开日1994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13日专利技术者张党生, 赵四清, 张晓霞 申请人:张党生, 赵四清, 张晓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灌肠器,由开关连接器(1)和肛管(2)组成,其特征在于:将肛管(2)头部制成薄壁球形腔,其表面开有防止损伤肠粘膜的凹形出液口,并在肛管(2)上印有指示进尺深度的刻度,肛管(2)尾部与开关连接器(1)推拉连接,开关连接器(1)制成推拉式,其中部带有锥形柱塞并与肛管(2)腔孔推拉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党生赵四清张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张党生赵四清张晓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