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面路径的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3131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30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户面路径的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辅基站接收来自主基站的UE的标识信息;第一辅基站向控制节点发送路径更新请求,其中,路径更新请求中携带有标识信息。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双连接架构下,尚未有UE更换同一控制节点下的基站作为SeNB后如何更新S1用户面数据路径的方法的问题,填补了相关技术的空白。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user surface path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updating method, the user interface path device and system, wherein the method comprises: a first base station auxiliary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is received from a primary base station of UE; the first auxiliary base station update request to a control node transmission path the path update request carries th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technical in dual link architecture, there has not been a replacement for UE base station of the same control node as the SeNB method after how to update the S1 user plane data path problem, to fill the gaps in related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户面路径的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无线多媒体业务的发展,人们对高数据速率和用户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从而对传统蜂窝网络的系统容量和覆盖提出了较高要求。在传统LTE蜂窝网络中,宏基站作为唯一的接入侧网元为UE提供接入服务。而为了满足用户对较高数据速率的需求并提高蜂窝网络频谱效率,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简称为3GPP)引入了低功率节点(LowPowerNode简称为LPN)作为宏基站的补充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为UE)提供接入服务。LPN具有低成本,低功率,方便部署等特点,通常有热点部署和增强覆盖两种部署场景,能有效的提高室内或室外热点区域高速率数据业务的数据速率,改善边远地区或小区边缘覆盖。通常LPN也可称为小基站,包括家庭基站(HomeNodeB简称为HeNB),微微基站(pico),射频拉远单元/头(RemoteRadioUnit简称为RRU/RadioRemoteHead简称为RRH),中继节点(RelayNode简称为RN)等。在热点部署场景下,为了达到较高的数据速率和频谱效率,需要在区域内密集大量部署小基站。但是,由于小基站下小小区(smallcell)的覆盖范围较小,中高速移动UE穿过小基站时发生切换失败的概率增大,影响UE服务连续性。为了提升引入smallcell后的UE移动性能,业内提出由某个基站(如,宏基站)保证基本覆盖,UE总是与该基站保持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简称为RRC)连接,而smallcell只做为传输节点(transmissionpoint简称为TP)以提供更高数据率并满足用户节电需求的方法。这种系统架构下,UE至少与两个基站保持连接并使用两个基站下的无线资源,可以实现跨节点的无线资源聚合,这种架构通常称为双连接架构,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中双连接架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UE连接的两个基站中具有一定管理控制能力的通常称为主基站(mastereNB,简称为MeNB),另一个基站则称为辅基站(SecondaryeNB简称为SeNB)。当UE接入MeNB后,可以通过SeNB添加流程实现双连接,SeNB添加成功后可对该SeNB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如SeNB修改、SeNB删除,SeNB更改等。双连接架构下用户面有两种可能的架构,即架构option1中的1A架构,或者架构option3中的3C架构,其中架构option1中S1-U终止于MeNB和SeNB,;例如,UE的不同用户面承载数据可由SGW分别下发至MeNB和SeNB,再发送至UE。而架构option3中,S1-U终止于MeNB,居民接入网(ResidentialAccessNetwork简称为RAN)侧有承载分离,例如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PacketSystem简称为EPS)承载中的下行数据到达MeNB后可将一个承载中的部分数据分离至SeNB,再由SeNB发送给UE。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中双连接架构示意图,如图2中左图即为架构option1示意图,图2中右图为架构option1A协议栈示意图,即采用了架构option1,并且SeNB上的用户面协议栈有独立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简称为PDCPl)及以下协议层,无承载分离。另一方面,双连接架构下,有可能将HeNB作为SeNB(或MeNB)部署。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中家庭基站被称为HeNB(homeeNB)。HeNB所支持的功能与eNB基本一致,HeNB与分组核心演(EvolvedPacketCore简称为EPC)之间的进程和eNB与EPC之间基本一致。由于HeNB的布署通常没有经过移动运营商的网络规划、覆盖范围小且数量众多。为了更方便的管理并为了支持更多数量的HeNB,在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UTRAN(EvolvedUTRAN)架构下,在HeNB与EPC的S1连接之间引入一个新的网元家庭基站网关HeNBGW(HomeeNBGateway)。HeNB可通过HeNBGW作为S1代理连接移动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Entity,简称MME)。HeNB与SGW之间的S1数据可选的终止于HeNBGW。HeNB之间存在X2直接接口,可进行负荷均衡,切换优化,信息交互等。在采用双连接用户面架构1A情况下,在UE的移动过程中,MeNB需为UE添加新的SeNB,或者更换为该UE服务的SeNB。由于S1用户面数据由SGW分别发送至MeNB和SeNB,若S1用户面的移动锚点位于核心网网元SGW,在SeNB添加或更改过程,需要由MeNB发起pathupdate过程以更新SGW的S1承载信息。通常SeNB为小基站,小基站覆盖范围较小且在热点区域密集部署,UE在这种小基站大量密集部署区域内移动的场景下,若每次SeNB添加/更改过程都需由核心网网元参与交互,将导致较大的核心网信令负荷,并造成SeNB管理过程的时延。在SeNB通过控制节点连接至SGW的场景下,若UE在相同控制节点(例如,HeNBGW,或移动锚点MA)下的HeNB(作为SeNB)间移动,UE的S1用户面的移动锚点可位于控制节点(如HeNBGW或MA),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核心网S1信令交互以进行UE的用户面路径更新。而相关技术中在双连接架构下,尚未有UE更换同一控制节点下的HeNB作为SeNB后如何更新S1用户面数据路径的方法。针对相关技术中在双连接架构下,尚未有UE更换同一控制节点下的基站作为SeNB后如何更新S1用户面数据路径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户面路径的更新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在双连接架构下,尚未有UE更换同一控制节点下的HeNB作为SeNB后如何更新S1用户面数据路径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面路径的更新方法,应用于基站的双连接架构中,包括:第一辅基站接收来自主基站的UE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辅基站向控制节点发送路径更新请求,其中,所述路径更新请求中携带有所述标识信息。进一步地,第一辅基站接收来自主基站的所述UE的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辅基站接收来自所述主基站通过用于请求添加辅基站的请求消息或辅基站重配置完成消息发送的所述标识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户面路径的更新方法,应用于基站的双连接架构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辅基站接收来自主基站的UE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辅基站向控制节点发送路径更新请求,其中,所述路径更新请求中携带有所述标识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面路径的更新方法,应用于基站的双连接架构中,其特征在于,包
括:
第一辅基站接收来自主基站的UE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一辅基站向控制节点发送路径更新请求,其中,所述路径更新请
求中携带有所述标识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辅基站接收来自主基站的所
述UE的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辅基站接收来自所述主基站通过用于请求添加辅基站的请求
消息或辅基站重配置完成消息发送的所述标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信息为移动管理实体
MME分配给所述UE或控制节点分配给所述U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辅基站接收来自主基站的所
述UE的标识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辅基站接收所述主基站从第二辅基站获取的所述标识信息,其
中,所述第二辅基站和所述第一辅基站连接至同一所述控制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基站通过以下之一方
式获取所述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辅基站从所述控制节点获取所述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辅基站从移动管理实体MME获取所述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辅基站从所述主基站获取所述UE标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基站向所述主基站发
送UE标识包括信息:
所述第二辅基站通过X2接口向所述主基站发送所述标识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基站、所述第一辅基站以及第二辅基站为以下之一:宏基站、家
庭基站、微基站或微微基站;
所述控制节点为以下之一:家庭基站网关、或移动锚点或新增控制网元。
8.一种用户面路径的更新方法,应用于基站的双连接架构中,其特征在于,包
括:
控制节点接收第一辅基站发送的用户设备UE的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节点依据所述标识信息判断是否更新所述UE进行用户面路径
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节点依据所述标识信息
判断是否更新所述UE进行用户面路径的包括:
所述控制节点依据所述标识信息判断本地是否存在与所述标识信息对
应的所述UE的上下文信息;
在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控制节点依据所述上下文信息更新所述UE用
户面下行路径;
在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控制节点保存所述标识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莹高音和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