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猪混群攻击性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42938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9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猪混群攻击性的饲料添加剂,由原料重量份为:柴胡9‑20份,香附7‑15份,川芎8‑15份,麸炒枳壳4‑10份,赤芍7‑16份,醋炒陈皮8‑18份,灸甘草4‑10份,薄荷5‑12份,乌药6‑15份,山楂5‑12份,菊花1‑5份,山栀3‑12份,川楝子3‑6份,黄芩5‑10份,L‑色氨酸2‑4份,维生素B120.5‑1份。还公开了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对于猪在不同生产需要下的混群而导致的紧张戒备,情志抑郁,易怒好战有调节作用,有效减少猪群里中因相互厮斗而受伤死亡个体的数量,及降低咬尾行为,异食癖等不良行为的发生率,且毒副作用小,制备成本较低,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指一种降低猪混群攻击性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集约化养殖猪场中,为了充分利用猪舍空间,实行大批量肥育,在开始一轮新的繁殖周期以及在运输期间和将猪驱赶入栏时,都必须对猪实行混群。然而,当同窝猪群突然与不熟悉的猪只混群,常常会发生相互打斗撕咬等攻击行为,对猪场的经济效益和猪的福利健康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集约化养殖场中的猪其一生通常会经历数次混群。经报道,不同窝的猪群相互间短时间袭击和长时间打斗的现象时常在混群后发生,并且常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躯体损伤。打斗行为发生在接近屠宰体重时,由于攻击双方自重大,造成的胴体损伤和紧张应激会直接导致猪肉品质的下降和经济损失。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猪因相互攻击而造成的机体和心理创伤易导致受伤个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打斗发生过程中,大量的躯体动作会增加机体的产热量而导致饲料利用率的降低,同时混群后相互攻击的结果还会在猪群中形成等级制度,抑制部分猪的采食量和生长率,使猪群个体间生长差异度逐渐加大,大范围的降低猪群总体生产性能,对猪场造成经济损失。通常在集约化猪场中,一般在仔猪出生后24小时内对其进行剪牙和断尾处理,以高效的解决猪群个体间的攻击行为和咬尾行为。但是,经长期实践研究发现,为仔猪剪牙和断尾存在许多弊病,以后者为例,猪尾是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猪尾尖端的尾尖穴在中兽医针灸治疗中是一个防病治病的重要功能穴>位,其主治猪的中暑、感冒、风湿、肺黄、少食、腹痛、中毒等;其次,猪尾在兽医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当猪只处于健康状态,其尾巴左右摇摆不停,反之,病猪的尾巴无力下垂,停止摆动;根据猪尾巴上是否有稀粪可辅助判断此猪的胃肠道情况;根据猪尾根部有毛无毛或毛量多少,可以辅助判断猪体内外有无寄生虫。再次,猪尾来回摆动可以驱赶叮咬后驱的蚊虫蝇虻以保证猪的正常采食和休息不受感染,降低病原入侵猪体的风险。另外,猪尾还有保护母猪外阴部和提示猪只生长性能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大规模的、多次反复实践,对仔猪施行断尾处理造成开放性创口,从而增加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和附红细胞体病的感染发病几率,有可能进一步导致抗生素的滥用和药物残留指标的上升。因此,在仔猪3日龄前对其实施断尾剪牙术,对于解决猪的攻击行为和咬尾行为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并会带来一系列的动物福利问题。因此,开发一种饲料添加剂以温和无毒副作用的方式来缓和降低猪混群后的攻击性以代替现有猪场施行的剪牙断尾术,在降低猪场运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猪群的身心健康度和福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猪混群攻击性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降低猪混群攻击性的饲料添加剂,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配制而成:柴胡9-20份,香附7-15份,川芎8-15份,枳壳(麸炒)4-10份,赤芍7-16份,陈皮(醋炒)8-18份,灸甘草4-10份,薄荷5-12份,乌药6-15份,山楂5-12份,菊花1-5份,山栀3-12份,川楝子3-6份,黄芩5-10份,L-色氨酸2-4份,维生素B120.5-1份。优选地,一种降低猪混群攻击性的饲料添加剂,其原料的重量份为:柴胡16份,香附11份,川芎11份,枳壳(麸炒)8份,赤芍12份,陈皮(醋炒)15份,灸甘草7.5份,薄荷7份,乌药7份,山楂8份,菊花3份,山栀6份,川楝子4份,黄芩7份,L-色氨酸2.5份,维生素B120.6份。所述的一种降低猪混群攻击性的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麸炒枳壳:热锅炒麦麸至有烟,将切制后的枳壳投入锅中与之熏炒至枳壳表面呈深黄色,出锅筛去麦麸,放凉待用;步骤二,醋炒陈皮:将陈皮用醋浸泡10min左右,再放入热锅中炒干,放凉待用;步骤三,称取中药组分:柴胡、川芎和薄荷;将其干燥粉碎过100目筛,然后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逆流萃取和分离,将收集所得的萃取物待用;步骤四,称取中药组分:香附、赤芍、步骤一所得的枳壳、步骤二所得的陈皮、菊花、黄芩、灸甘草、山楂、乌药、山栀和川楝子在65℃烘箱中烘干,超微粉碎过100目筛,搅拌均匀的药粉待用;步骤五,将步骤三的萃取物与步骤四的药粉均匀混合,冷冻干燥得到冻干粉,待用;步骤六,称取L-色氨酸和维生素B12;步骤七,将步骤五的冻干粉与步骤六的各组分均匀混合,即得本专利技术的饲料添加剂。其中,步骤三所用的萃取工艺的优选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h,CO2流量8L/h。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组方中的各个组分进行详细介绍。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文献资料表明,人医临床医学上亦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方治疗肝郁不疏,情绪低落,嗜睡厌食,烦闷焦虑,暴躁易怒,以及临床上界定的抑郁症和强迫症。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归肝、脾、三焦经。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之功效。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疝气疼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等。川芎:味辛,性温;入肝、胆经。有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文献资料表明,川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少量川芎挥发油少量时对动物大脑的活动具有抑制作用,而对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及脊髓反射中枢具有兴奋作用。枳壳(麸炒):味苦、辛、酸,性温;归脾、胃经。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之功效。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之功效。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陈皮(醋炒):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灸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脾、肺、胃经。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薄荷:味辛,性凉;入肺、肝经。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之功效。主治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乌药:味辛,性温;归肺、脾、肾、膀胱经。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降低猪混群攻击性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配制而成:柴胡9‑20份,香附7‑15份,川芎8‑15份,麸炒枳壳4‑10份,赤芍7‑16份,醋炒陈皮8‑18份,灸甘草4‑10份,薄荷5‑12份,乌药6‑15份,山楂5‑12份,菊花1‑5份,山栀3‑12份,川楝子3‑6份,黄芩5‑10份,L‑色氨酸2‑4份,维生素B12 0.5‑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猪混群攻击性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原料按重量
份配制而成:柴胡9-20份,香附7-15份,川芎8-15份,麸炒枳壳4-10份,赤
芍7-16份,醋炒陈皮8-18份,灸甘草4-10份,薄荷5-12份,乌药6-15份,山
楂5-12份,菊花1-5份,山栀3-12份,川楝子3-6份,黄芩5-10份,L-色氨酸
2-4份,维生素B120.5-1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猪混群攻击性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
原料的重量份为:柴胡16份,香附11份,川芎11份,麸炒枳壳8份,赤芍12
份,醋炒陈皮15份,灸甘草7.5份,薄荷7份,乌药7份,山楂8份,菊花3
份,山栀6份,川楝子4份,黄芩7份,L-色氨酸2.5份,维生素B120.6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猪混群攻击性的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
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麸炒枳壳:取枳壳,照麸炒法炒至色变深,出锅筛去麦麸,放凉待
用;
步骤二,醋炒陈皮:取陈皮,照醋炒法炒至色变深,放凉待用;
步骤三,称取中药组分:柴胡、川芎和薄荷;将其干燥粉碎过100目筛,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芳宁周盛昌肖丽萍姜文施建成温庆琪艾春香吴有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