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培英专利>正文

胸腔穿刺引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287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胸腔穿刺引流器是由针头、螺旋夹、引流管及多孔排气针头连接而成,适用于抽液、抽脓、抽气、协助明确病因,使用本器械可由医生一人操作,不需助手,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便于携带,可供急救应用,本胸腔穿刺引流器结构简单,造价低,易于生产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胸腔穿刺引流器属于手术用医疗器械。在治疗胸腔、腹腔积液的排液或脓胸的抽浓、给药、自发性气胸的排气治疗时,一般常规采用胸腔穿刺术或胸腹腔闭式引流术,操作时必须使用止血钳,而且配助手协力完成,抽液速度不易均匀,易造成胸腔内压骤然下降,引起再扩张性肺水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弊病,提供一种免除患者手术期间的痛苦,一个人即可操作、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的胸腔穿刺引流器。本技术的主要结构是由针头连接针柄,再连接引流管,在引流管上装有螺旋夹,通过连接管与另一引流管相连或排气针头相连,而组成的一种新型医疗器械。本技术具有一种器械多种用途的特点,可以治疗胸腔、腹腔积液的排液或脓胸的抽脓、给药、自发性气胸的排气治疗,免除了部分患者做闭式引流需手术切口的痛苦,医生一人操作,给临床带来方便,可使排液速度均匀,气体通畅,避免了因抽液过快过多造成胸腔内压骤然下降,引起再扩张性肺水肿现象,也可减少反复抽液的次数。该器械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便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胸腔穿刺引流器结构示意图。该胸腔穿刺引流器由针头(1)、针柄(2)、引流管(3)、螺旋夹(4)组成的胸腔穿刺引流器,连接针柄的塑料引流管(3)上装有螺旋夹(4),在塑料引流管(3)的一端内套连接管(5),与另一引流流管(7)接通或与多孔排气针头(6)接通。该引流管(3)从连接针柄(2)起经螺旋夹(4)内至连接管止长度不小于10-15cm。在常规消毒下,开始先将胸腔穿刺引流管上的螺旋夹(4)关紧,然后将针头(1)垂直刺入穿刺部位,在引流管(3)端部接通注射器,再松开螺旋夹(4)抽吸胸、腹腔积液,注射器吸满后,将螺旋夹(4)关紧,取下注射器,使连接管(5)与引流管(7)接通,再打开螺旋夹(4)使胸、腹腔积液即可从引流管中排出,胸腔穿刺引流器用于自发性气胸治疗时,同上述胸腔穿刺引流术,只是在排气时,在连接管(5)接通一根多孔的排气针头(6)置入无菌盐水瓶内,再将螺旋夹(4)打开,气体即可从多孔针头(6)排出。权利要求1,由针头(1)、针柄(2)、引流管(3)、螺旋夹(4)组成的胸、腔穿刺引流器,其特征在于连接针柄的塑料引流管(3)上装有螺旋夹(4),在塑料引流管(3)的一端内套连接管(5),与另一引流管(7)接通或与多孔排气针头(6)接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穿刺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3)从连接针柄(2)起经螺旋夹(4)内至连接管止长度不小于10—15cm专利摘要胸腔穿刺引流器是由针头、螺旋夹、引流管及多孔排气针头连接而成,适用于抽液、抽脓、抽气、协助明确病因,使用本器械可由医生一人操作,不需助手,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便于携带,可供急救应用,本胸腔穿刺引流器结构简单,造价低,易于生产推广应用。文档编号A61M1/00GK2234774SQ9521148公开日1996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9日专利技术者杨培英 申请人:杨培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由针头(1)、针柄(2)、引流管(3)、螺旋夹(4)组成的胸、腔穿刺引流器,其特征在于连接针柄的塑料引流管(3)上装有螺旋夹(4),在塑料引流管(3)的一端内套连接管(5),与另一引流管(7)接通或与多孔排气针头(6)接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英
申请(专利权)人:杨培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