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注射器的针头。目前注射器针头都是在其针尖处有一“马蹄形”针口,这种注射器肌肉注射时人体难以吸收,易形成包块,产生疼痛,这是由于注射器单一方向的药物推入,造成注射部位的压力陡增及单一方向、高浓度的药液刺激造成的,且这类注射器针头在穿刺抽取胸水、腹水、心包积液、脑脊液、骨髓等时,其“马蹄形”针口所 达之处未必就是积液所在,往往要转动方向移动针头位置,连续穿刺几次方能成功,成功率低,给患者带来痛苦,给医护人员带来操作上的困难。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多孔多向型注射针头。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注射器针头的前端侧壁上开有若干小孔,它们与针头针尖处的“马蹄形”针孔相通,若干小孔相对集中于针尖的前端1/3段内,以保证注射时针头前端的若干小孔全部插入人体肌肉组织,针头前端侧壁上若干小孔的位置在垂直方向上各小孔有一定的间隔(如附图说明图1,图1中本技术以针头前端开三个小孔为例)。这样既可不削弱注射器针头的强度,又可使药液注射进不同肌肉层次或使针头前段若干小孔接触不同层次的液面便于吸取,针头前端侧壁上若干小孔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上两两小孔与针头纵轴之间的夹角α不小于30°(如图2,图2中本技术仍以针头前端开三个小孔为例),从而实现针头前端若干小孔的多向性。本技术由于多孔、多向、多层次,因而使注射药液呈喷射状从不同小孔不同方向注入肌肉内。减少单一部位的压力与药液刺激,减少疼痛,促进吸收;在穿刺抽取体液时,本技术大大增加了与液面接触的机会,使穿刺快速、准确,减少患者痛苦,在麻醉时可使麻醉的层次及范围更加广泛,在做局部封闭疗法时,可大大减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多向型注射针头,其特征在于在注射器针头1的前端侧壁上开有若干小孔2,它们与针头针尖的“马蹄形”针孔3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