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1965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7 18:55
一种光学机构,其包括基座、主轴、第一群框以及第二群框。主轴设置于该基座上,第一群框承载第一透镜组并具有第一轴衬,该第一轴衬可移动地结合于该主轴,第二群框承载第二透镜组并具有第二轴衬,该第二轴衬可移动地结合于该主轴,其中该第一轴衬与该第二轴衬于该主轴上重迭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机构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光学机构,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承载透镜的群框具有较长的轴衬且轴衬彼此重迭设置的光学机构。
技术介绍
在已知的光学镜头中,各群框藉由主轴的导引而沿着该主轴移动,以产生变焦与对焦的效果。请参阅图1,其表示已知的光学机构中的各群框与主轴的组合。光学机构10具有基座12、第一主轴14、第二主轴16、副轴18、第一群框13以及第二群框15。第一主轴14、第二主轴16及副轴18设置于基座12上,第一群框13承载第一透镜组(未图示),第二群框15承载第二透镜组(未图示),第一群框13可藉由第一主轴14与副轴18的导引而移动,同样地,第二群框15可藉由第二主轴16与副轴18的导引而移动。在上述的构造中,因为不同群框配置有各自的主轴,群框之间相对的同轴精度不佳,特别在组立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群框组装至不同的主轴,以及部品本身差异性,直接影响到群框之间平行度与位置度,使得群框之间相对的同轴精度不佳,而影响了光学性能质量。请参阅图2、3,其表示另一已知的光学机构中的各群框与主轴的组合。光学机构20具有基座22、主轴24、副轴26、第一群框23以及第二群框25。主轴24与副轴26设置于基座22上,第一群框23承载第一透镜组(未图示),第二群框25承载第二透镜组(未图示),第一群框23与第二群框25藉由主轴24与副轴26的导引而移动。如图3所示,第一群框23的轴衬27与主轴24之间必须具有间隙29以便于第一群框23在主轴24上移动,若间隙29过小或无间隙的情况下,第一群框23不易甚至无法在主轴24上移动。在间隙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轴衬的长度较长可以避免间隙存在所造成的偏摆,在图2所示的构造中,由于第一群框23与第二群框25共享同一主轴24,群框间相对的同轴精度佳,但是若轴衬的长度较短,对各群框的稳定性会有影响,因此希望群框的轴衬长度设计成较长,但是长度较长的轴衬又容易影响各群框的行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群框具有较长的轴衬时所导致的行程互相影响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光学机构,其解决群框具有较长的轴衬时所导致的行程互相影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学机构的一较佳实施例包括基座、主轴、第一群框以及第二群框。主轴设置于该基座上,第一群框承载第一透镜组并具有第一轴衬,该第一轴衬可移动地结合于该主轴,第二群框承载第二透镜组并具有第二轴衬,该第二轴衬可移动地结合于该主轴,其中该第一轴衬与该第二轴衬于该主轴上重迭设置。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轴衬具有第一连结部以及第二连结部,该第一连结部与该第二连结部可移动地结合于该主轴,且该第一连结部与该第二连结部相隔既定的距离。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轴衬具有第三连结部以及第四连结部,该第三连结部与该第四连结部可移动地结合于该主轴,且该第三连结部与该第四连结部相隔既定的距离,该第三连结部位于该第一连结部与该第二连结部之间。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轴衬具有第三连结部以及第四连结部,该第三连结部与该第四连结部可移动地结合于该主轴,且该第三连结部与该第四连结部相隔既定的距离,该第三连结部与该第四连结部位于该第一连结部与该第二连结部之间。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轴衬呈C字型,该第二轴衬呈C字型。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轴衬与该第二轴衬平行相向设置。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轴衬与该第二轴衬垂直相向设置。上述较佳实施例更包括副轴,该副轴设置于该基座上,该第一群框具有第三轴衬,该第二群框具有第四轴衬,该第三轴衬与该第四轴衬可移动地结合于该副轴。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轴衬与该第三轴衬设于该第一群框的相对的两侧,该第二轴衬与该第四轴衬设于该第二群框的相对的两侧。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第一群框与第二群框共享主轴,可得到较佳的同轴精度,另外利用C字形的第一轴衬与第二轴衬以互扣的方式(前述相向的方式)设置,且第一轴衬与第二轴衬彼此平行地相向设置,如此可以在具有较长的轴衬的情况下,第一群框与第二群框彼此的行程不会互相影响,即互相碰撞,使各群框在主轴上的作动相对较稳定。上述的构造可以应用至变焦群框及对焦群框的移动,使各群框不会相互碰撞且同时保持在主轴上移动的稳定度。附图说明图1表示一已知的光学机构中的各群框与主轴的组合。图2表示另一已知的光学机构中的各群框与主轴的组合。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机构的一实施例中,群框的轴衬与主轴结合的示意图。图7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机构的另一实施例中,群框的轴衬与主轴结合的示意图。图8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机构的另一实施例中,群框的轴衬与主轴结合的示意图。图9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机构的另一实施例中,群框的轴衬与主轴结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5,其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机构。本专利技术的光学机构100包括基座120、主轴140、副轴160、第一群框130以及第二群框150。基座120分成上基座122与下基座124,上基座122与下基座124呈板状且彼此平行设置,主轴140及副轴160设置于上基座122与下基座124之间,且主轴140平行于副轴160。第一群框130可承载第一透镜组(未图示)并具有第一轴衬131以及第三轴衬133,第一轴衬131与第三轴衬133分别设于第一群框130的相对两侧,第一轴衬131可移动地设于主轴140,第三轴衬133可移动地设于副轴160。第一轴衬131具有第一连结部132、第二连结部134以及结合部136,第一连结部132与第二连结部134相隔一距离且可移动地结合于主轴140,结合部136连接第一连结部132与第二连结部134并使第一轴衬131呈C字形。第三轴衬133呈叉状且可移动地夹持于副轴160。第二群框150的构造与第一群框130类似。第二群框150可承载第二透镜组(未图示)并具有第二轴衬151以及第四轴衬153,第二轴衬151与第四轴衬153分别设于第二群框150的相对两侧,第二轴衬151可移动地设于主轴140,第四轴衬153可移动地设于副轴160。第二轴衬151具有第三连结部152、第四连结部154以及结合部156,第三连结部152与第四连结部154相隔一距离且可移动地结合于主轴140,结合部156连接第三连结部152与第四连结部154并使第二轴衬151呈C字形。第四轴衬153呈叉状且可移动地夹持于副轴160。在结合部156上,可以设置有用于避让第一轴衬131的第二连结部134的矩形孔。请参阅图6,其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轴衬131与第二轴衬151设置于主轴140的相对位置关系。呈C字形第一轴衬131与同样呈C字形的第二轴衬151相向设置,即第一连结部132及第二连结部134的延伸方向与第三连结部152及第四连结部154的延伸方向相反。而且第三连结部152位于第一连结部132与第二连结部134之间,第二连结部134位于第三连结部152与第四连结部154之间。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群框130与第二群框150共享主轴140,可得到较佳的同轴精度,另外利用C字形的第一轴衬131与第二轴衬151以互扣的方式(前述相向的方式)设置,且第一轴衬13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主轴,设置于该基座上;第一群框,承载第一透镜组并具有第一轴衬,该第一轴衬可移动地结合于该主轴;以及第二群框,承载第二透镜组并具有第二轴衬,该第二轴衬可移动地结合于该主轴,其中该第一轴衬与该第二轴衬于该主轴上重迭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1.21 TW 1041019151.一种光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主轴,设置于该基座上;第一群框,承载第一透镜组并具有第一轴衬,该第一轴衬可移动地结合于该主轴,该第一轴衬具有第一连结部以及第二连结部,该第一连结部与该第二连结部可移动地结合于该主轴;以及第二群框,承载第二透镜组并具有第二轴衬,该第二轴衬可移动地结合于该主轴,该第二轴衬具有第三连结部以及第四连结部,该第三连结部与该第四连结部可移动地结合于该主轴;其中该第一轴衬与该第二轴衬于该主轴上重迭设置,第三连结部与该第四连结部中的至少一者位于该第一连结部与该第二连结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结部与该第二连结部相隔既定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连结部与该第四连结部相隔既定的距离,该第三连结部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旭彦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