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保护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非接触式传感器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快速、准确地确定输电线路的故障点位置,可加快永久故障的修复,及时消除隐患以避免大量瞬时性故障的再次发生,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国内外已经提出了多种方法,主要有阻抗法、S注入法、“故障指示器”技术、馈线自动化技术和行波法。阻抗法受线路阻抗、负荷和电源参数的影响较大,对于带有多分支的配电线路,阻抗法无法排除伪故障点。S注入法的注入信号的能量有限,如果故障点经很大电阻接地,或者故障点距离线路始端很远,那么信号将很微弱无法准确测量。“故障指示器”技术虽然得到了实用化,但接地故障指示器的使用效果则不很理想,正确率不高,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常常没有反应。馈线自动化技术不能准确的对故障进行定位,而且故障定位的区间受馈线自动化设备安装密度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学者对110kV及其以上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非接触式传感器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输电线路上每隔10~15km安装一个用于检测行波信号的检测装置,分别标记为A1,A2…Am,An,…At,每个检测装置包括三个非接触式传感器,采样系统,A/D转换模块,通信模块,所述三个非接触式传感器分别安装在输电线路上的每一相附近;S2、所述三个非接触式传感器接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信号,与所述三个非接触式传感器相连的所述采样系统对电流电压信号进行采样记录,并通过A/D转换模块进行处理后,由所述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给主控中心;S3、主控中心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故障行波信号后,找到该故障行波信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接触式传感器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输电线路上每隔10~15km安装一个用于检测行波信号的检测装置,分别标记为A1,A2…Am,An,…At,每个检测装置包括三个非接触式传感器,采样系统,A/D转换模块,通信模块,所述三个非接触式传感器分别安装在输电线路上的每一相附近;
S2、所述三个非接触式传感器接收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信号,与所述三个非接触式传感器相连的所述采样系统对电流电压信号进行采样记录,并通过A/D转换模块进行处理后,由所述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给主控中心;
S3、主控中心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故障行波信号后,找到该故障行波信号对应的检测装置Am,以及与所述检测装置Am相邻的检测装置An对应的第二故障行波信号,并根据所述故障行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故障行波信号,计算得到检测装置Am所述第一个行波波头分别到达检测装置Am和检测装置An的时间;
S4、根据第一个行波波头分别到达检测装置Am和检测装置An的时间,计算故障点距离检测装置An和An-1的距离,并根据检测装置An和An-1的具体位置,计算出故障点所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非接触式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明,杨国栋,袁少锋,丁孟炜,卫乾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