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网络化连续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0987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5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雾霾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雾霾网络化连续监测设备,包括铝合金窗框和监测设备本体,铝合金窗框由室外框、室内框、固定在室外框与室内框之间的轨道和连接室外框与室内框的侧向连接板,室内框左侧面近下端开设有固定安装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雾霾网络化连续监测设备通过窗户开关来使得输出金属连接片和输入金属连接片相连接,从而连接气体传感器输出端与信号接收转换装置输入端,并且通过无线网卡将信号接收转换装置传输给网络监控终端,通过液晶显示屏向室内人们显示窗外空气质量,方便人们及时了解户外空气质量,从而大大提升空气监测的精准度和安装方便,控制简单,耗能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雾霾监测
,尤其是一种雾霾网络化连续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工业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硫化物及可吸入颗粒物,导致雾霾现象的发生,这些物质会对人体健康及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雾霾会使空气能见度降低,造成交通事故,同时也会增加人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概率。目前市面上的雾霾监测设备虽然监测范围大,但是结构复杂,安装位置局限,局部监测精度差,使用不方便,普及率低,人们无法实施了解窗外空气质量,而且无法与网络实时相连,无法连续不断向远程终端发送监测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雾霾网络化连续监测设备,解决普通的雾霾监测设备虽然监测范围大,但是结构复杂,安装位置局限,局部监测精度差,使用不方便,普及率低,人们无法实施了解窗外空气质量,而且无法与网络实时相连,无法连续不断向远程终端发送监测信号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霾网络化连续监测设备,包括铝合金窗框和监测设备本体,所述的铝合金窗框由室外框、室内框、固定在室外框与室内框之间的轨道和连接室外框与室内框的侧向连接板,所述的室内框左侧面近下端开设有固定安装槽,所述的监测设备本体包括固定在室外框右侧面上的外置监测器和固定在固定安装槽内的多功能接收装置,所述的外置监测器由第一外壳体和固定在第一外壳体内部用于监测气体质量的气体传感器组成,所述的第一外壳体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外壳体内部相连通的条形开口,所述的多功能接收装置由第二外壳体、固定在第二外壳体内部用于接收气体传感器输出信号的信号接收转换装置、用于与室内无线网络连接的无线网卡、用于显示信号接收转换装置输出信号的液晶显示屏和用于分别给气体传感器、信号接收转换装置、无线网卡和液晶显示屏供电的内置锂电池,所述的侧向连接板内壁近右侧固定连接有与气体传感器输出端电连接的输出金属连接片,所述的侧向连接板内壁近左侧固定连接有与信号接收转换装置输入端电连接的输入金属连接片,所述的输入金属连接片和输出金属连接片之间存在间隙。优选地,为了方便充电,所述的第二外壳体外侧壁近下端开设有用于外接电源连接线给内置锂电池供电的充电口。优选地,为了方便控制,所述的输入金属连接片为弯曲结构弹性金属板。优选地,为了提升连接稳定性,所述的输出金属连接片宽度和输入金属连接片宽度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雾霾网络化连续监测设备通过窗户开关来使得输出金属连接片和输入金属连接片相连接,从而连接气体传感器输出端与信号接收转换装置输入端,并且通过无线网卡将信号接收转换装置传输给网络监控终端,通过液晶显示屏向室内人们显示窗外空气质量,方便人们及时了解户外空气质量,从而大大提升空气监测的精准度和安装方便,控制简单,耗能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室外框,2.室内框,3.轨道,4.侧向连接板,5.固定安装槽,6.外置监测器,7.多功能接收装置,8.第一外壳体,9.气体传感器,10.开口,11.第二外壳体,12.信号接收转换装置,13.无线网卡,14.液晶显示屏,15.内置锂电池,16.输出金属连接片,17.输入金属连接片,18.充电口。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图1和图2所示的雾霾网络化连续监测设备,包括铝合金窗框和监测设备本体,铝合金窗框由室外框1、室内框2、固定在室外框1与室内框2之间的轨道3和连接室外框1与室内框2的侧向连接板4,室内框2左侧面近下端开设有固定安装槽5,监测设备本体包括固定在室外框1右侧面上的外置监测器6和固定在固定安装槽5内的多功能接收装置7,外置监测器6由第一外壳体8和固定在第一外壳体8内部用于监测气体质量的气体传感器9组成,第一外壳体8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外壳体8内部相连通的条形开口10,多功能接收装置7由第二外壳体11、固定在第二外壳体11内部用于接收气体传感器9输出信号的信号接收转换装置12、用于与室内无线网络连接的无线网卡13、用于显示信号接收转换装置12输出信号的液晶显示屏14和用于分别给气体传感器9、信号接收转换装置12、无线网卡13和液晶显示屏14供电的内置锂电池15,侧向连接板4内壁近右侧固定连接有与气体传感器9输出端电连接的输出金属连接片16,侧向连接板4内壁近左侧固定连接有与信号接收转换装置12输入端电连接的输入金属连接片17,输入金属连接片17和输出金属连接片16之间存在间隙。优选地,为了方便充电,第二外壳体11外侧壁近下端开设有用于外接电源连接线给内置锂电池15供电的充电口18,优选地,为了方便控制,输入金属连接片17为弯曲结构弹性金属板,优选地,为了提升连接稳定性,输出金属连接片16宽度和输入金属连接片17宽度相同,本技术的雾霾网络化连续监测设备通过窗户开关来使得输出金属连接片16和输入金属连接片17相连接,从而连接气体传感器9输出端与信号接收转换装置12输入端,并且通过无线网卡13将信号接收转换装置12传输给网络监控终端,通过液晶显示屏14向室内人们显示窗外空气质量,方便人们及时了解户外空气质量,从而大大提升空气监测的精准度和安装方便,控制简单,耗能低。实施例:气体传感器9通过输出金属连接片16与输入金属连接片17相连接来向信号接收转换装置12传输监测信号,信号接收转换装置12为数模转换器和中央处理器,信号接收转换装置12传输然后将转化好的数字信号分别传输给无线网卡13和液晶显示屏14,通过液晶显示屏14将窗外空气质量显示给室内人们,方便人们选择性的开窗透气,通过无线网卡13与室内无线网络信号相连接,向内外网共享窗外空气状况,从而大大降低公共空气监测系统的成本,提升局部地区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准确性,方便对不同地区的位置空气质量进行有效治理。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雾霾网络化连续监测设备,包括铝合金窗框和监测设备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铝合金窗框由室外框(1)、室内框(2)、固定在室外框(1)与室内框(2)之间的轨道(3)和连接室外框(1)与室内框(2)的侧向连接板(4),所述的室内框(2)左侧面近下端开设有固定安装槽(5),所述的监测设备本体包括固定在室外框(1)右侧面上的外置监测器(6)和固定在固定安装槽(5)内的多功能接收装置(7),所述的外置监测器(6)由第一外壳体(8)和固定在第一外壳体(8)内部用于监测气体质量的气体传感器(9)组成,所述的第一外壳体(8)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外壳体(8)内部相连通的条形开口(10),所述的多功能接收装置(7)由第二外壳体(11)、固定在第二外壳体(11)内部用于接收气体传感器(9)输出信号的信号接收转换装置(12)、用于与室内无线网络连接的无线网卡(13)、用于显示信号接收转换装置(12)输出信号的液晶显示屏(14)和用于分别给气体传感器(9)、信号接收转换装置(12)、无线网卡(13)和液晶显示屏(14)供电的内置锂电池(15),所述的侧向连接板(4)内壁近右侧固定连接有与气体传感器(9)输出端电连接的输出金属连接片(16),所述的侧向连接板(4)内壁近左侧固定连接有与信号接收转换装置(12)输入端电连接的输入金属连接片(17),所述的输入金属连接片(17)和输出金属连接片(16)之间存在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霾网络化连续监测设备,包括铝合金窗框和监测设备本体,其特
征是:所述的铝合金窗框由室外框(1)、室内框(2)、固定在室外框(1)与室
内框(2)之间的轨道(3)和连接室外框(1)与室内框(2)的侧向连接板(4),
所述的室内框(2)左侧面近下端开设有固定安装槽(5),所述的监测设备本体
包括固定在室外框(1)右侧面上的外置监测器(6)和固定在固定安装槽(5)
内的多功能接收装置(7),所述的外置监测器(6)由第一外壳体(8)和固定
在第一外壳体(8)内部用于监测气体质量的气体传感器(9)组成,所述的第
一外壳体(8)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外壳体(8)内部相连通的条形开口(10),
所述的多功能接收装置(7)由第二外壳体(11)、固定在第二外壳体(11)内
部用于接收气体传感器(9)输出信号的信号接收转换装置(12)、用于与室内
无线网络连接的无线网卡(13)、用于显示信号接收转换装置(12)输出信号的
液晶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慧民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