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临近场区间大型钢模台车整体转场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40473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5 02:48
一种用于临近场区间大型钢模整体转场的施工方法,通过对所吊运的钢模台车的重量、尺寸以及行走路线道路情况等分析,合理设计钢模台车行走路轨架、起吊吊具、拖运固定车架等,合理配套吊装、转运等机械设备,采用“路轨架出管段腔体+大吨位履带吊整体吊装+重型低平板半挂拖车拖运”方式,分次分段完成对大型钢模台车整体转场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路轨架、吊架、承重梁支架设计合理,便于施工现场安装及拆除,合理配置起吊、运输设备,提前规划吊装运输路线,保证了钢模台车整体性,工序有效衔接形成流水作业,大幅减少工人负载,干扰因素少,转场速度快,满足工期需求,安全、文明施工得到保证,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临近场区间大型钢模整体转场的施工方法,属于钢模台车转场施工


技术介绍

目前,在沉管管段预制施工中,主要以干坞为预制场所,干坞需经历开挖、预制、灌水、舾装、坞口破除、恢复、回填等复杂工况,由于占地规模大、工程费用高、防渗体系要求严、对工期影响大,同时受到通航、水文等条件的制约,干坞规模仍以小型、中型为主,而过江/河/海底沉管隧道较长,管段数量多,需分批次预制、浮运、沉放、对接。
在大型钢筋混凝土施工中,模板体系的选择、运用,是安全、质量、进度、效益保证的关键控制点之一,大型钢模台车因其整体性好、刚度高、装拆方便、周转灵活、能形成快速施工和利于工厂化施工等诸多优点,已逐渐替代了传统满堂支架模板体系,得到了广泛应用。沉管管段分批次预制时,钢模台车需转场重复利用,传统上普遍将大型钢模台车逐件解体拆除、转场后再次拼装,此种方法应用较为广泛,但多次拆卸、转运、拼装,不仅影响钢模台车整体性及刚度,而且任务繁琐、工程量大、周期长、成本高,严重降低了钢模台车使用寿命,制约施工进度,因此,在钢模台车施工中,须尽可能减少钢模台车的拆装、倒运频率,以延长钢模台车使用寿命,最大程度保证钢模台车整体性及施工连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临近场区间大型钢模整体转场的施工方法,使大型钢模台车进出管段腔体、吊装、转运等工序有序衔接形成流水作业,有效的减少钢模台车拆装范围及频次,解决了大型钢模台车因拆卸、调转、倒运对钢模台车刚度及整体性的影响,施工进度明显加快,安全质量有保证,经济效益显著。
本专利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临近场区间大型钢模整体转场的施工方法,通过对所吊运的钢模台车的重量、尺寸以及行走路线道路情况等分析,合理设计钢模台车行走路轨架、起吊吊具、拖运固定车架等,合理配套吊装、转运等机械设备,采用“路轨架出管段腔体+大吨位履带吊整体吊装+重型低平板半挂拖车拖运”方式,分次分段完成对大型钢模台车整体转场施工。
本专利技术所述临近场区间大型钢模整体转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前准备
大型钢模台车全部从管段东侧驶离出管段腔体,进行分段、吊装、装车,沿入坞便道先上坡后下坡,经坞底道路至管段西侧驶进入管段腔体,完成吊装及组装,调试后投入使用。
优选地,对大型钢模台车合理分段,钢模台车外形尺寸为:长×宽×高=18.6m×12.4m×6m,重量达160T,将钢模台车分成2段,每段外形尺寸为:长×宽×高=9.3m×12.4m×6m,重量80T。
(2)路轨架的制作与铺设
路轨架测量定位后安装铺设在转出管段东侧和转进管段西侧的混凝土面上,并紧挨管段底板铺设,路轨架作为钢模台车驶离出和驶进入管段腔体作业平台,路轨架下部支腿需垫牢,薄弱位置铺钢板,端头两组下部支腿、斜撑与混凝土面通过膨胀螺栓连接,路轨架钢轨与管段腔体内轨道同一标高,并对接成一体,两组钢轨轨道间距与钢模台车行走轮间距一致,钢模台车匀速驶离出或驶进入管段腔体。
所述路轨架包括纵梁、横梁、下部支腿、斜撑,纵梁上通过螺栓、压板用以固定钢轨,纵梁与下部支腿、斜撑通过坡口焊接连接,纵梁与横梁采用螺栓连接,连接成定型骨架,形成路轨架。
(3)吊架的制作与安装
钢模台车出管段腔体后,采用吊架内穿钢模台车作为起吊吊具,所述吊架通过汽车吊及手拉葫芦配合作业将两组纵梁内穿钢模台车主骨架内,临时固定后,再吊装横梁与纵梁连接形成吊具骨架,横纵梁搭接处通过螺栓连接,吊架设4组吊耳,吊耳与纵梁通过坡口焊接连接,吊耳与钢丝绳通过销子连接。
所述吊架包括纵梁、横梁、吊耳、加强板,纵梁、横梁优选用H型钢,吊耳优选用钢板,螺栓优选用高强度螺栓,销子优选用直插式销子。
(4)起吊设备就位及吊索挂设
吊架与钢模台车固定完成后,起吊设备及时就位并挂设、锁定吊索。根据大型钢模台车尺寸、重量、起吊设备工况工作范围、重主臂工况额定起重能力、吊装设备总体尺寸、模板台车与起吊臂安全距离及现场场地条件等,合理选择大型起重设备。
吊装设备优选用履带式起重机,主钩及付钩钢丝绳为原机设计匹配,满足吊装使用要求,并根据钢模台车重量及钢丝绳分配角度,考虑富余安全系数配置4根钢丝绳。
(5)钢模台车起吊、行走、装车、加固
起吊设备就位及吊索挂设、锁定后,缓慢起吊并沿坞底道路往拖运平板车缓慢匀速行走,将钢模台车吊至承重梁支架上,将钢模台车的行走轮箱放至主梁与加强梁间的卡槽内,装车、加固。
其中,所述拖运平板车优选用重型低平板半挂拖车,市场上现有车辆设备宽度均无法满足钢模台车宽度,需对拖运平板车进行加宽、加固。所述的承重梁支架为拖运平板车上用以放置固定钢模台车的支架平台,承重梁支架底部焊接的钢板与拖运平板车底盘满焊,拖运平板车与承重梁支架形成整体,保证了拖运平板车转运钢模台车所需的宽度及承载力。
进一步地,大型钢模台车整体吊至、安放在拖运平板车上承重梁支架后,对大型钢模台车进行加固,优选在承重梁支架的左右各加装3条钢丝绳与钢模台车进行连接加固,前后加装3条钢丝绳配合手拉葫芦与钢模台车进行连接加固。
(6)拖运平板车上下坡,抵达指定卸车位置
钢模台车装车、加固后,拖运平板车先上坡、经坡顶平台、再下坡、经过坞底道路,到达指定卸车位置。上坡过程中,因模板台车中心偏高、偏后,需在平板拖车前端平台上固定加装配重,防止运输车辆及钢模台车整体向后倾覆。
(7)解除固定、卸车、起吊、组装
转运到达指定地点后,解除固定钢丝绳,起吊钢模台车放置在路轨架上,从管段西侧进入管段腔体,完成组装。
(8)调试、投入使用
两台钢模台车拼装完成后,对钢模台车进行自检及试运转,验收项目:液压系统工作情况,操作是否灵敏,液压系统有无漏油;行走系统工作情况是否正常,灯光是否齐全,安全措施是否满足生产要求;电线路布设是否合理、安全,电器运转是否正常;模板面平整度,是否严密,错台情况等。
试运转及验收合格后,组织钢模台车验收,交付作业队伍投入使用。
优选地,在步骤(5)中,所述的承重梁支架由主梁及横梁组成,主梁共2组,每组优选用双300工钢,底部焊接在20mm厚钢板上,钢板与拖运平板车底盘满焊,每组主梁工钢中间预留50cm空间,垂直于主梁上部焊接加强梁,主梁与加强梁间形成卡槽,用于安放钢模台车的行走轮箱。所述的承重梁支架横撑、三角支架优选用300工钢,主梁与横撑连接处通过焊接连接,横撑与三角支架通过机械钻孔螺栓连接。
较佳地,在步骤(5)中,大型钢模台车整体吊至、安放在拖运平板车承载梁车架后,对大型钢模台车进行加固,优选在承重梁支架的左右各加装3条ф19.5钢丝绳与钢模台车进行连接加固,前后加装3条ф28钢丝绳配合手拉葫芦与钢模台车进行连接加固。
较佳地,在步骤(5)中,钢模台车固定在拖运车架上后,钢模台车宽度为9.1m,拖运平板车的平板宽度仅3m,单侧承重梁外悬达到3m,存在横向倾覆风险,承重支架两侧的外悬臂1m位置各加装一支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应用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临近场区间大型钢模整体转场的施工工法,大型钢模台车无需逐体拆卸、倒运、拼装,以能够承载大型钢模台车的路轨架为进出管段腔体平台,以大型钢模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0/201610122662.html" title="一种用于临近场区间大型钢模台车整体转场的施工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用于临近场区间大型钢模台车整体转场的施工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临近场区间大型钢模整体转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1)施工前准备大型钢模台车全部从管段东侧驶离出管段腔体,进行分段、吊装、装车,沿入坞便道先上坡后下坡,经坞底道路至管段西侧驶进入管段腔体,完成吊装及组装,调试后投入使用;(2)路轨架的制作与铺设路轨架测量定位后安装铺设在转出管段东侧和转进管段西侧的混凝土面上,并紧挨管段底板铺设,路轨架作为钢模台车驶离出和驶进入管段腔体作业平台,路轨架下部支腿需垫牢,薄弱位置铺钢板,端头两组下部支腿、斜撑与混凝土面通过膨胀螺栓连接,路轨架钢轨与管段腔体内轨道同一标高,并对接成一体,两组钢轨轨道间距与钢模台车行走轮间距一致,钢模台车匀速驶离出或驶进入管段腔体;所述路轨架包括纵梁、横梁、下部支腿、斜撑,纵梁上通过螺栓、压板用以固定钢轨,纵梁与下部支腿、斜撑通过坡口焊接连接,纵梁与横梁采用螺栓连接,连接成定型骨架,形成路轨架;(3)吊架的制作与安装钢模台车出管段腔体后,采用吊架内穿钢模台车作为起吊吊具,所述吊架通过汽车吊及手拉葫芦配合作业将两组纵梁内穿钢模台车主骨架内,临时固定后,再吊装横梁与纵梁连接形成吊具骨架,横纵梁搭接处通过螺栓连接,吊架设4组吊耳,吊耳与纵梁通过坡口焊接连接,吊耳与钢丝绳通过销子连接;所述吊架包括纵梁、横梁、吊耳、加强板,纵梁、横梁用H型钢,吊耳用钢板,螺栓用高强度螺栓,销子用直插式销子;(4)起吊设备就位及吊索挂设吊架与钢模台车固定完成后,起吊设备及时就位并挂设、锁定吊索;根据大型钢模台车尺寸、重量、起吊设备工况工作范围、重主臂工况额定起重能力、吊装设备总体尺寸、模板台车与起吊臂安全距离及现场场地条件,选择大型起重设备;(5)钢模台车起吊、行走、装车、加固起吊设备就位及吊索挂设、锁定后,缓慢起吊并沿坞底道路往拖运平板车缓慢匀速行走,将钢模台车吊至承重梁支架上,将钢模台车的行走轮箱放至主梁与加强梁间的卡槽内,装车、加固;其中,所述拖运平板车优选用重型低平板半挂拖车,市场上现有车辆设备宽度均无法满足钢模台车宽度,需对拖运平板车进行加宽、加固;所述承重梁支架为拖运平板车上用以放置固定钢模台车的支架平台,承重梁支架底部焊接的钢板与拖运平板车底盘满焊,拖运平板车与承重梁支架形成整体,保证了拖运平板车转运钢模台车所需的宽度及承载力;(6)拖运平板车上下坡,抵达指定卸车位置钢模台车装车、加固后,拖运平板车先上坡、经坡顶平台、再下坡、经过坞底道路,到达指定卸车位置;上坡过程中,因模板台车中心偏高、偏后,需在平板拖车前端平台上固定加装配重,防止运输车辆及钢模台车整体向后倾覆;(7)解除固定、卸车、起吊、组装转运到达指定地点后,解除固定钢丝绳,起吊钢模台车放置在路轨架上,从管段西侧进入管段腔体,完成组装;(8)调试、投入使用两台钢模台车拼装完成后,对钢模台车进行自检及试运转,验收项目:液压系统工作情况,操作是否灵敏,液压系统有无漏油;行走系统工作情况是否正常,灯光是否齐全,安全措施是否满足生产要求;电线路布设是否合理、安全,电器运转是否正常;模板面平整度,是否严密,错台情况;试运转及验收合格后,组织钢模台车验收,交付作业队伍投入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临近场区间大型钢模整体转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施工前准备
大型钢模台车全部从管段东侧驶离出管段腔体,进行分段、吊装、装车,沿入坞便道先上坡后下坡,经坞底道路至管段西侧驶进入管段腔体,完成吊装及组装,调试后投入使用;
(2)路轨架的制作与铺设
路轨架测量定位后安装铺设在转出管段东侧和转进管段西侧的混凝土面上,并紧挨管段底板铺设,路轨架作为钢模台车驶离出和驶进入管段腔体作业平台,路轨架下部支腿需垫牢,薄弱位置铺钢板,端头两组下部支腿、斜撑与混凝土面通过膨胀螺栓连接,路轨架钢轨与管段腔体内轨道同一标高,并对接成一体,两组钢轨轨道间距与钢模台车行走轮间距一致,钢模台车匀速驶离出或驶进入管段腔体;
所述路轨架包括纵梁、横梁、下部支腿、斜撑,纵梁上通过螺栓、压板用以固定钢轨,纵梁与下部支腿、斜撑通过坡口焊接连接,纵梁与横梁采用螺栓连接,连接成定型骨架,形成路轨架;
(3)吊架的制作与安装
钢模台车出管段腔体后,采用吊架内穿钢模台车作为起吊吊具,所述吊架通过汽车吊及手拉葫芦配合作业将两组纵梁内穿钢模台车主骨架内,临时固定后,再吊装横梁与纵梁连接形成吊具骨架,横纵梁搭接处通过螺栓连接,吊架设4组吊耳,吊耳与纵梁通过坡口焊接连接,吊耳与钢丝绳通过销子连接;
所述吊架包括纵梁、横梁、吊耳、加强板,纵梁、横梁用H型钢,吊耳用钢板,螺栓用高强度螺栓,销子用直插式销子;
(4)起吊设备就位及吊索挂设
吊架与钢模台车固定完成后,起吊设备及时就位并挂设、锁定吊索;根据大型钢模台车尺寸、重量、起吊设备工况工作范围、重主臂工况额定起重能力、吊装设备总体尺寸、模板台车与起吊臂安全距离及现场场地条件,选择大型起重设备;
(5)钢模台车起吊、行走、装车、加固
起吊设备就位及吊索挂设、锁定后,缓慢起吊并沿坞底道路往拖运平板车缓慢匀速行走,将钢模台车吊至承重梁支架上,将钢模台车的行走轮箱放至主梁与加强梁间的卡槽内,装车、加固;
其中,所述拖运平板车优选用重型低平板半挂拖车,市场上现有车辆设备宽度均无法满足钢模台车宽度,需对拖运平板车进行加宽、加固;所述承重梁支架为拖运平板车上用以放置固定钢模台车的支架平台,承重梁支架底部焊接的钢板与拖运平板车底盘满焊,拖运平板车与承重梁支架形成整体,保证了拖运平板车转运钢模台车所需的宽度及承载力;
(6)拖运平板车上下坡,抵达指定卸车位置
钢模台车装车、加固后,拖运平板车先上坡、经坡顶平台、再下坡、经过坞底道路,到达指定卸车位置;上坡过程中,因模板台车中心偏高、偏后,需在平板拖车前端平台上固定加装配重,防止运输车辆及钢模台车整体向后倾覆;
(7)解除固定、卸车、起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龙万超李国江王东伟张毅龚学栋谢海金李勇伍晓峰张小红陈旺赵康林卢柯良牛博乐治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