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0436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5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CD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基板(10)与上基板(20)、夹设于下基板(10)与上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及位于所述下基板(10)一侧的侧入式背光源(40);所述下基板(10)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1)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靠近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一偏光层(13),所述上基板(20)为TFT阵列基板;利用下基板相对TFT阵列基板在制程及结构上简单的优势,将下基板上的第一偏光层设计为内置式结构,并将下基板的第一衬底基板作为侧入式背光源的导光板,从而不需额外设置导光板,使得LCD显示器具有最佳化显示的超薄模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LCD显示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Display,LCD)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backlightmodule)。通常液晶显示面板由彩膜(ColorFilter,CF)基板、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阵列基板、夹于彩膜基板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LiquidCrystal,LC)及密封胶框(Sealant)组成。液晶显示面板的工作原理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分子,通过玻璃基板通电与否来控制液晶分子取向,改变背光模组的光线的偏振状态,并藉由液晶显示面板两侧设置的偏光板实现光路的穿透与阻挡,达到控制透光量的目的;通过彩色光阻层将透过液晶层的光线进行过滤吸收,使得每个像素的光在射出后都是由三原色(RGB)构成,不同的像素对应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空间混色原理,从而实现全彩显示。可见,偏振光和RGB三原色是其显示原理得以实现最重要的两个要素。现在常用的偏光片主要有碘系和染料系,其制作原理为将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等高分子膜浸泡于含多价碘离子或偏光染料的溶液中,再将PVA高分子以单一轴方向拉伸;PVA分子受外力拉伸后会在一个方向上排列,促使吸附在PVA分子上的碘分子或染料分子和PVA分子同方向排列;拉伸后的细长碘分子或染料分子会吸收平行于碘分子长轴方向振动的光,透过垂直于碘分子长轴方向振动的光,即得到能够形成偏振光的偏光片。另外,金属光栅结构的偏光片也已在液晶显示得以应用。超薄显示器在今天已经成为市场的热点,如何使得显示器例如手机,电视的厚度更薄,是工程师的核心工作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D显示器,具有最佳化显示的超薄LCD模组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CD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基板与上基板、设于下基板与上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设于所述下基板与上基板之间周边位置的封框胶、及位于所述下基板一侧的侧入式背光源;所述下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一偏光层、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的反光膜;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具有一侧面,所述侧入式背光源正对第一衬底基板的该侧面设置;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具有一底面,该底面为所述第一衬底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的表面,该底面上设有多个微型结构,所述反光膜覆盖该底面及该多个微型结构;所述上基板为TFT阵列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功能层、及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远离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二偏光层。所述下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一功能层;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ITO电极层。所述第一偏光层位于第一衬底基板与所述第一功能层之间;所述下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偏光层与所述第一功能层之间的平坦化层。所述下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偏光层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之间的折射层,所述折射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折射率。所述第一偏光层位于所述第一功能层与所述液晶层之间。所述下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一功能层;所述第一功能层包括彩色滤光片。所述第二功能层包括TFT阵列层,还包括彩色滤光片。所述封框胶为UV固化胶材料。所述第一偏光层与第二偏光层为碘系偏光层、或者染料系偏光层。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与第二衬底基板为玻璃基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LCD显示器,利用下基板相对TFT阵列基板在制程及结构上简单的优势,将下基板上的第一偏光层设计为内置式结构,并将下基板的第一衬底基板作为侧入式背光源的导光板,从而不需额外设置导光板,使得LCD显示器具有最佳化显示的超薄模组结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LCD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LCD显示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LCD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LCD,为垂直配向(VerticalAlignment,VA)型LCD,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基板10与上基板20、设于下基板10与上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设于所述下基板10与上基板20之间周边位置的封框胶50、及位于所述下基板10一侧的侧入式背光源40;所述下基板10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1、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靠近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一偏光层13、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远离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反光膜14;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具有一侧面,所述侧入式背光源40正对第一衬底基板11的该侧面设置;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具有一底面,该底面为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远离所述液晶层30的表面,该底面上设有多个微型结构111,所述反光膜14覆盖该底面及该多个微型结构111;所述上基板20为TFT阵列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21、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21靠近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二功能层22、及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21远离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二偏光层23。具体的,所述下基板1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靠近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一功能层12。具体的,所述LCD为VA型LCD,即上、下基板10、20上分别设有相对的电极层,所述下基板10的第一功能层12包括ITO电极层,所述上基板20的第二功能层22包括另一ITO电极层。具体的,所述下基板10与TFT阵列基板的上基板20相比较,其制程大为简单,其上的ITO电极层在常温下溅射形成,避免了第一偏光层13在高温制程受到损害。具体的,所述封框胶50为UV固化胶材料,在形成过程中采用UV固化的方式而非热固化的方式,从而进一步避免了第一偏光层13在高温制程受到损害。因此,采用内置结构的第一偏光层13可以是不耐高温制程的普通偏光层,具体的,所述第一偏光层13与第二偏光层23为碘系偏光层、或者染料系偏光层。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下基板10的第一衬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CD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基板(10)与上基板(20)、设于下基板(10)与上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设于所述下基板(10)与上基板(20)之间周边位置的封框胶(50)、及位于所述下基板(10)一侧的侧入式背光源(40);所述下基板(10)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1)、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靠近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一偏光层(13)、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远离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反光膜(14);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具有一侧面,所述侧入式背光源(40)正对第一衬底基板(11)的该侧面设置;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具有一底面,该底面为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远离所述液晶层(30)的表面,该底面上设有多个微型结构(111),所述反光膜(14)覆盖该底面及该多个微型结构(111);所述上基板(20)为TFT阵列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21)、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21)靠近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二功能层(22)、及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21)远离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二偏光层(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CD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下基板(10)与上
基板(20)、设于下基板(10)与上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设于
所述下基板(10)与上基板(20)之间周边位置的封框胶(50)、及位于所
述下基板(10)一侧的侧入式背光源(40);
所述下基板(10)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1)、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
(11)靠近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一偏光层(13)、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
基板(11)远离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反光膜(14);
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具有一侧面,所述侧入式背光源(40)正对第
一衬底基板(11)的该侧面设置;
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具有一底面,该底面为所述第一衬底基板
(11)远离所述液晶层(30)的表面,该底面上设有多个微型结构(111),
所述反光膜(14)覆盖该底面及该多个微型结构(111);
所述上基板(20)为TFT阵列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21)、位于所
述第二衬底基板(21)靠近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二功能层(22)、及
位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21)远离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二偏光层
(2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CD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板(10)还
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靠近所述液晶层(30)一侧的第一功能层
(12);
所述第一功能层(12)包括ITO电极层。
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黎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