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夏菜叶菜类废弃物就地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8891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2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夏菜叶菜类废弃物就地处理方法,它涉及农业生产中的种植业技术领域;它的处理方法为:在连作两茬的地区,第一茬菜收获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商品菜收获后,将废弃物存留于田间,不做任何的移动,在种植的垄面上任其风吹日晒和雨淋,待一周后自然脱水风干,然后就地移动到两个种植垄间的空行,随后清扫膜面,在垄上移栽第二茬蔬菜,随即浇缓苗水,待空行土壤干燥后,在集中的废弃物上撒上碳酸氢铵10kg/亩、杀虫剂和杀菌剂,随即人工或小型旋耕机耕翻,将废弃物翻埋入土中,以后随灌水、施肥和管理,废弃物自然腐烂,就地归还农田;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作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处理效率高,便于菜农掌握,可大面积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生产中的种植业
,具体涉及一种夏菜叶菜类废弃物就地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兰州高原夏菜是利用西北高原地区海拔高、日照充足、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在夏季生产的优质蔬菜,依据种植区内的海拔高度,合理安排种植茬口,达到阶梯次均衡上市。可从每年5月下旬到10月初持续供应,弥补了东南沿海夏季蔬菜供应的缺口,具有良好的上市档期,在全国有较好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尤其是菜花、甘蓝、娃娃菜等主要品种。每年以近80万吨的数量,占据我国东南沿海城市的消费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形成了稳定的消费群体。近年来,在产销两地政府的倾心扶持、农技部门的精心指导和批发市场大力支持下,种植面积再逐年攀升,据农业部门统计,主产区榆中县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了36万亩,平均亩收入5000~8000元,已成为本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最有效出路。随着高原夏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商品菜大量外销(年销量在8万吨以上),在田间遗留了大量的茎叶和根茬,这些剩余物统称“废弃物”,基本是商品量的1~1.5倍,年产生量约100万吨。大量的废弃物堆积于田间、地头、路旁、河坝、沟滩,腐烂变质,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水源和产地环境的污染,成为一大“公害”。如何及时快速处理,已成为仅次于销路的突出问题,影响到兰州高原夏菜可持续发展。虽然政府高度重视,通过资金扶持,技术部门不断探索处理方法,如:地面堆沤、地下堆沤和工厂化集中处理等措施,但都以将大量废弃物从种植田块运出田外,用工量大,劳动力紧缺,设备投资大,费工、费时、处理不彻底等弊端,不能被广大农民群众普遍接受。现有的技术方案如下:一、地面堆沤技术,如图1所示:将废弃物人工从田间移出,集中在地头、路旁、河坝、滩涂等空地集中堆沤处理后做有机肥料。在空旷地,地面铺一张厚度大于0.01毫米的塑料,约3m2左右,先在塑料上撒土,厚度15cm-20cm,其上放20cm厚一层废弃物,拍实,再按比例撒上秸秆腐熟剂,再覆盖一层厚度15cm-20cm的土,一次类推,最后一层是土,高度约1.5m,再用所料布盖严,定期测定堆内的温度,堆中心温度达到80℃时,人工翻堆,使堆内的废弃物与土混合,再继续堆沤10天左右,废弃物腐烂后的汁液被覆盖土吸收,成为有机肥料。二、肥池堆沤技术,如图2所示:首先在种植蔬菜的地头挖9m3(3m×2m×1.5m)的沤肥池,为了防止废弃物腐烂后汁液流失,沤肥池底及四周砌12cm后砖,再用水泥砂浆抹平,砂浆干透后开始沤肥。将废弃物人工从田间移出,集中在沤肥池旁,取种植地表土撒在池底,厚度约20cm,再撒废弃物约20cm,并撒上秸秆腐熟剂踏实,再撒土和废弃物,以此类推,高出池沿约1m,最上层为土,盖上塑料布堆沤,定期测定池中部的温度,达到80℃时,人工翻堆,使堆内的废弃物与土混合,再继续堆沤10天左右,废弃物腐烂后的汁液被覆盖土吸收,成为有机肥料。三、养殖处理,如图3所示:选取少量无病虫害的废弃物叶片,做养殖家畜、黄粉虫、蚯蚓的饲料,这些养殖物排泄物做有机肥还田。四、工厂化处理,如图4所示:选址建设废弃物处理厂,将大田废弃物和蔬菜交易市场的废弃物拉运到定点废弃物处理工厂,在工厂通过清洗,然后机械粉碎过滤后,一部分废弃物渣添加适宜植物的有益微生物,做成生物有机肥,归还农田;另一部分废弃物渣添加适宜动物的有益微生物,做成生物饲料,饲喂牲畜后排泄物在归还农田;另外,清洗和过滤后的废水添加有益微生物或其它有机或无机养分,做成液体肥。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一、地面堆沤技术:成本较高、费工费时、处理量有限,全靠人工完成,投工多,农民不愿意接受。二、肥池堆沤技术:翻堆难度大,增加了投工量处理的劳动强度,建池又增加成本;成本较高、费工费时、处理量有限三、养殖处理技术:增加了处理环节,成本较高、费工费时、处理量有限四、工厂化处理技术:处理成本更高,需要大型设备及辅助设备的投资,一次投入高,处理量与废弃物供应量不匹配;需要专门收购废弃物,农民不会自觉的把废弃物从田间集中送去处理,处理的污水需严格控制再处理,否则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夏菜叶菜类废弃物就地处理方法。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夏菜叶菜类废弃物就地处理方法,它的处理方法为:一、在连作两茬的地区,第一茬菜收获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商品菜收获后,将废弃物存留于田间,不做任何的移动,在种植的垄面上任其风吹日晒和雨淋,待一周后自然脱水风干,然后就地移动到两个种植垄间的空行,随后清扫膜面,在垄上移栽第二茬蔬菜,随即浇缓苗水,待空行土壤干燥后,在集中的废弃物上撒上碳酸氢铵10kg/亩、杀虫剂和杀菌剂,随即人工或小型旋耕机耕翻,将废弃物翻埋入土中,以后随灌水、施肥和管理,废弃物自然腐烂,就地归还农田;二、第二茬商品菜收获后,由于气温较低,光照相对不足,可将种植垄上地膜撤去,把废弃物均匀撒于地面,并撒施秸秆腐熟剂2-3kg/亩,碳酸氢铵50kg/亩或喷洒EM有效微生物稀释液,再用旋耕机结合深翻埋入土壤,最后耙耱平整。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工作流程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处理效率高,便于菜农掌握;解决了现有
技术介绍
投入资金多、劳力多、劳动强度大、处理效率相对较低、农民不愿自觉接受的缺陷,特别是能够缓解劳动力紧张问题,可大面积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地面堆沤的流程图;图2为
技术介绍
中肥池堆沤的流程图;图3为
技术介绍
中养殖处理的流程图;图4为
技术介绍
中工厂化处理的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的处理方法为:一、在连作两茬的地区,第一茬菜收获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商品菜收获后,将废弃物存留于田间,不做任何的移动,在种植的垄面上任其风吹日晒和雨淋,起到保护地膜的作用。待一周后自然脱水风干,生物量大幅度下降,据测算,能减少80%-90%,然后就地移动到两个种植垄间的空行,随后清扫膜面,在垄上移栽第二茬蔬菜,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夏菜叶菜类废弃物就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处理方法为:一、在连作两茬的地区,第一茬菜收获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商品菜收获后,将废弃物存留于田间,不做任何的移动,在种植的垄面上任其风吹日晒和雨淋,待一周后自然脱水风干,然后就地移动到两个种植垄间的空行,随后清扫膜面,在垄上移栽第二茬蔬菜,随即浇缓苗水,待空行土壤干燥后,在集中的废弃物上撒上碳酸氢铵10kg/亩、杀虫剂和杀菌剂,随即人工或小型旋耕机耕翻,将废弃物翻埋入土中,以后随灌水、施肥和管理,废弃物自然腐烂,就地归还农田;二、第二茬商品菜收获后,由于气温较低,光照相对不足,可将种植垄上地膜撤去,把废弃物均匀撒于地面,并撒施秸秆腐熟剂2‑3kg/亩,碳酸氢铵50kg/亩或喷洒EM有效微生物稀释液,再用旋耕机结合深翻埋入土壤,最后耙耱平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夏菜叶菜类废弃物就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处
理方法为:
一、在连作两茬的地区,第一茬菜收获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商
品菜收获后,将废弃物存留于田间,不做任何的移动,在种植的垄面
上任其风吹日晒和雨淋,待一周后自然脱水风干,然后就地移动到两
个种植垄间的空行,随后清扫膜面,在垄上移栽第二茬蔬菜,随即浇
缓苗水,待空行土壤干燥后,在集中的废弃物上撒上碳酸氢铵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建彪张光全张成荣许丽芸王昭火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