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侧壁抗震缝的复合型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8398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1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侧壁抗震缝的复合型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地下室侧壁外侧依次设置防水层、隔离层、附加防水层和沥青麻丝层,其特征在于:地下室侧壁抗震缝外侧设置外层墻,该外层墻呈外拱形,在外拱处形成检修缝,在抗震缝的内侧设置内层墻,内双层墻呈内拱形,在内拱处形成检修通道,形成内、外侧双层墙结构;在检修通道内靠内侧壁墙脚处设有集水井;在内层墻与地下室侧壁的连接处埋设止水阀和铺设遇水膨胀的止水胶条;地下室侧壁内侧设置离壁式内衬墻,该隔离式内衬墻的墙脚处设有排水沟;内衬墻的排水端通过排水沟连通集水井,形成复合型防水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防水功能强、防漏效果好和结构合理、维护方便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侧壁抗震缝的复合型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侧壁抗震缝的复合型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特别适用于大型综合地下室侧壁的防水建筑。属于建筑防水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地下室越来越大,越来越深,这是城市建筑大型化、高层化以及充分利用地下室空间带来的结果。然而地下室属于隐蔽工程,如果在今后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现象,后果将不堪设想,因而地下室的防水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地下室的防水,主要是地下室侧壁的防水。由于需要考虑抗震,需要设置抗震缝,因此,地下室侧壁的抗震缝防水问题尤其突出。参照图3,现有技术的地下室侧壁防水结构,由于没有设置抗震缝内、外两侧的防水结构,抗震缝在整个侧壁中最容易发生渗漏现象,而且一旦发生渗漏,将需要打破混凝土才能进行修补。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地下室侧壁防水节点结构,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防水效果,但在存如下方面问题:(1)防水结构简陋、防水功能弱,防漏效果差。(2)结构不合理,维护困难,一旦出现渗漏,需要打破钢筋混凝土侧壁进行修补,修补治理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为了解决现有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存在防水功能单一,防漏效果差及结构不合理、维护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地下室侧壁抗震缝的复合型防水结构。具有防水功能强、防漏效果好和结构合理、维护方便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为了解决现有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存在防水功能单一,防漏效果差及结构不合理、维护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地下室侧壁抗震缝的复合型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达到:一种地下室侧壁抗震缝的复合型防水结构,包括填缝层和中埋式止水带,所述填缝层设置在抗震缝中,围绕抗震缝的侧壁外侧依次设置防水层、隔离层、附加防水层和沥青麻丝层,在隔离层与附加防水层的连接处设有泡沫塑料棒;围绕抗震缝的侧壁内侧设有弹性密封层;其结构特点在于:地下室侧壁抗震缝外侧设置外层墻,该外层墻呈外拱形,在外拱处形成检修缝,在抗震缝的内侧设置内层墻,在内层墻上设有检修门,所述内层墻呈内拱形,在内拱处形成检修通道,形成内、外侧双层墙结构;在检修通道内靠内侧壁墙脚处设有集水井;在内层墻与地下室侧壁的连接处埋设止水阀和铺设遇水膨胀的止水胶条;地下室侧壁内侧设置隔离式内衬墻,该隔离式内衬墻的墙脚处设有排水沟;隔离式内衬墻的排水端通过排水沟连通集水井,形成复合型防水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还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达到:进一步地,在隔离式内衬墻内铺有PS疏水板,使隔离式内衬墻的排水通过墙脚处排水沟汇流到集水井中。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墻呈矩形外拱形,在外拱处形成的检修缝宽300-500mm;所述内层墻呈矩形内拱形,在内拱处形成的检修通道宽700-900mm。进一步地,在隔离式内衬墻与侧壁的连接处留有90mm宽的缝隙。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沟宽200-400mm,设有0.5%纵坡。进一步地,所述止水阀由止水钢板构成;所述遇水膨胀的止水胶条规格为20mm*30mm。进一步地,所述填缝层由挤塑板构成;防水层、隔离层、附加防水层由卷材铺设构成。进一步地,所述PS疏水板高30mm。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达到:一种地下室侧壁抗震缝的复合型防水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1)在施工地下室侧壁时形成抗震缝,即在施工地下室侧壁过程中先施工抗震缝的左、右侧壁,施工过程中在侧壁内部预埋止水阀,在抗震缝处预埋中埋式止水带,用填缝材料填缝形成填缝层,之后用混凝土填实,再使用聚氨酯弹性密封膏嵌入侧壁内缝;2)在地下室侧壁内侧底部铺设遇水膨胀的止水胶条,在地下室侧壁外侧由里至外依次铺设防水层、隔离层、附加防水层和沥青麻丝层,在隔离层与填缝层的连接处设置泡沫塑料棒,在泡沫塑料棒之外附加铺设600mm宽附加防水层,在铺设好附加防水层后,完成地下室侧壁施工过程;3)地下室侧壁内侧施工隔离式内衬墻,该隔离式内衬墻的墙脚处设有排水沟;4)完成隔离式内衬墻施工后,施工内、外侧双层墙结构;首先施工抗震缝外侧的外层墻,即在地下室侧壁抗震缝外侧施工形成外层墻,该外层墻呈外拱形,在外拱处形成检修缝在抗震缝周围及外层墻与地下室侧壁连接处用沥青麻丝填缝,形成沥青麻丝层,完成外层墻施工;然后在抗震缝的内侧施工内层墻,施工时,在内层墻上设置检修门,所述内层墻呈内拱形,在内拱处形成检修通道,形成内、外侧双层墙结构;5)在检修通道内靠内侧壁墙脚处设有集水井;在内层墻与地下室侧壁的连接处埋设止水阀和铺设遇水膨胀的止水胶条;隔离式内衬墻的排水端通过排水沟连通集水井,形成复合型防水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达到:进一步地,在隔离式内衬墻的施工过程中内铺PS疏水板。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复合式防水结构由于在地下室侧壁抗震缝外侧设置外层墻,该外层墻呈外拱形,在外拱处形成检修缝,在抗震缝的内侧设置内层墻,在内层墻上设有检修门,所述内双层墻呈内拱形,在内拱处形成检修通道,形成内、外侧双层墙结构;在检修通道内靠内侧壁墙脚处设有集水井;在内层墻与地下室侧壁的连接处埋设止水阀和铺设遇水膨胀的止水胶条;地下室侧壁内侧设置离壁式内衬墻,该隔离式内衬墻的墙脚处设有排水沟;隔离式内衬墻的排水端通过排水沟连通集水井,形成复合型防水结构;因此能够解决现有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存在防水功能单一,防漏效果差及结构不合理、维护困难的问题,具有防水功能强、防漏效果好和结构合理、维护方便的有益效果。2、本专利技术通过加设离壁式内衬墻,并在侧壁中加入止水阀,侧壁外部布设遇水膨胀止水胶条,在离壁式内衬墻墙脚处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汇流到集水井,能够提高地下室侧壁防水性能,并在发生渗漏时有效疏水排水,防止发生大范围积水。通过在抗震缝内外侧设置了双层墻,双层墻均设有间隙,尤其是室内的检修通道,为将来万一发生渗漏时,提供一种便捷的通道,方便后期的维护和检修。3、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施工方法,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以抗震缝为中心,先施工抗震缝以左或右侧,施工过程中预留开口,便于预埋中埋式止水带,并用挤塑板填缝,用泡沫混凝土填实已施工一侧,再使用聚氨酯弹性密封膏嵌缝,实现抗震缝的施工,可降低抗震缝和侧壁的施工难度,提高工程效率。4、本专利技术综合提高了地下室侧壁防水疏水排水性能,多道设防,便于侧壁重要部位的检修,同时在保证了美观要求及不影响平面功能使用的情况下,减少因施工不当而造成的渗漏,降低建设和维修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地下室侧壁防水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地下室侧壁剖面图。图3为普通地下室侧壁防水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涉及的地下室侧壁抗震缝的复合型防水结构,包括填缝层19和中埋式止水带12,所述填缝层19设置在抗震缝20中,围绕抗震缝20的侧壁外侧依次设置防水层13、隔离层14、附加防水层15和沥青麻丝层16,在隔离层14与附加防水层15的连接处设有泡沫塑料棒17;围绕抗震缝的侧壁内侧设有弹性密封层18;地下室侧壁抗震缝外侧设置外层墻1,该外层墻1呈外拱形,在外拱处形成检修缝2,在抗震缝的内侧设置内层墻11,在内层墻11上设有检修门6,所述内层墻11呈内拱形,在内拱处形成检修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室侧壁抗震缝的复合型防水结构,包括填缝层(19)和中埋式止水带(12),所述填缝层(19)设置在抗震缝(20)中,围绕抗震缝(20)的侧壁外侧依次设置防水层(13)、隔离层(14)、附加防水层(15)和沥青麻丝层(16),在卷材隔离层(14)与附加卷材防水层(15)的连接处设有泡沫塑料棒(17);围绕抗震缝的侧壁内侧设有弹性密封层(18);其特征在于:地下室侧壁抗震缝外侧设置外层墻(1),该外层墻(1)呈外拱形,在外拱处形成检修缝(2),在抗震缝的内侧设置内层墻(11),在内层墻(11)上设有检修门(6),所述内双层墻(8)呈内拱形,在内拱处形成检修通道(5),形成内、外侧双层墙结构;在检修通道(5)内靠内侧壁墙脚处设有集水井(7);在内层墻(8)与地下室侧壁的连接处埋设止水阀(8)和铺设遇水膨胀的止水胶条(9);地下室侧壁内侧设置离壁式内衬墻(3),该隔离式内衬墻(3)的墙脚处设有排水沟(4);内衬墻(3)的排水端通过排水沟(4)连通集水井(7),形成复合型防水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侧壁抗震缝的复合型防水结构,包括填缝层(19)和中埋式止水带(12),所述填缝层(19)设置在抗震缝(20)中,围绕抗震缝(20)的侧壁外侧依次设置防水层(13)、隔离层(14)、附加防水层(15)和沥青麻丝层(16),在隔离层(14)与附加防水层(15)的连接处设有泡沫塑料棒(17);围绕抗震缝的侧壁内侧设有弹性密封层(18);其特征在于:地下室侧壁抗震缝外侧设置外层墻(1),该外层墻(1)呈外拱形,在外拱处形成检修缝(2),在抗震缝的内侧设置内层墻(11),在内层墻(11)上设有检修门(6),所述内层墻(11)呈内拱形,在内拱处形成检修通道(5),形成内、外侧双层墙结构;在检修通道(5)内靠内侧壁墙脚处设有集水井(7);在内层墻(11)与地下室侧壁的连接处埋设止水阀(8)和铺设遇水膨胀的止水胶条(9);地下室侧壁内侧设置隔离式内衬墻(3),该隔离式内衬墻(3)的墙脚处设有排水沟(4);隔离式内衬墻(3)的排水端通过排水沟(4)连通集水井(7),形成复合型防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侧壁抗震缝的复合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隔离式内衬墻(3)内铺有PS疏水板(10),使隔离式内衬墻(3)的排水通过墙脚处排水沟(4)汇流到集水井(7)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侧壁抗震缝的复合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墻(1)呈矩形外拱形,在外拱处形成的检修缝(2)宽300-500mm;所述内层墻(11)呈矩形内拱形,在内拱处形成的检修通道(5)宽700-9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侧壁抗震缝的复合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隔离式内衬墻(3)与侧壁的连接处留有90mm宽的缝隙。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侧壁抗震缝的复合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4)宽200-400mm,设有0.5%纵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侧壁抗震缝的复合型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阀(8)由止水钢板构成;所述遇水膨胀的止水胶条(9)规格为20mm*30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侧壁抗震缝的复合型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惠菁吴树甜陈菲宇罗欣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