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针头座的安全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8131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针头座的安全注射器,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针筒的筒颈处设有固定密封连接件,固定密封连接件中心设有针头,针头下端处设有长开口,芯杆前端套接有回拉活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针头座的安全注射器,其整体部件数量要少于现有同类产品,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固定密封连接件替代传统针头座,省去点胶等工艺步骤,二就是针头下端变形成钩的结构,在提高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省去了针头座,有效控制生产成本,降低了工艺难度,缩短了生产工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具体地说是一种无针头座的安全注射器
技术介绍
全球各地有很多医护人员及医疗废弃物处理人员,因注射器的处理不当,导致经常被注射器针头刺伤,进而感染如AISD、乙肝、肺结核(TB)、艾滋病等血液性感染的疾病。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病例数高达39万例,造成689万寿命年的损失,直接医疗费用高达1.42亿美元,全世界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病例数高达130万例。不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医护人员和公共环境不安全的注射方式,具体包括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无菌操作缺失、共用针头和废弃物处理不当等,为了避免上述事件的发生,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安全注射器。安全注射器是一种使用后针头可以被隔离的注射器,用以防止用后沾污的针尖对医疗人员的伤害,其特别的结构设计使得用后针头能回缩到注射器针筒内,关于这一类的安全注射器目前已有许多专利及专利产品出现,但现有的这些安全注射器均存在以下这些缺点1、针头座的密封性能差,2、使用时所需针头座回拉力大,3、为了达到针头座可回拉的效果,往往采用多个连接件,其结果就是增加工艺难度,增长工序时间,消耗大量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针头座的安全注射器,它可克服现技术中的一些不足,在提高注射器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改善安全注射器制造工艺难度,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针头座的安全注射器,它主要包括针筒,设置在针筒内的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的筒颈处设有固定密封连接件,固定密封连接件中心设有针头,针头下端处设有长开口,芯杆前端套接有回拉活塞。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针头座的安全注射器,其整体部件数量要少于现有同类产品,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固定密封连接件替代传统针头座,省去点胶等工艺步骤,二就是针头下端变形成钩的结构,在提高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省去了针头座,有效控制生产成本,降低了工艺难度,缩短了生产工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针头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针头一实施例侧示图图4为本技术针头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注液完成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回拉芯杆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注液完成时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筒 2芯杆 3固定密封连接件 4针头 5圆孔 6槽 7限位密封凹槽 8限位密封凸圈 9长开口 10细长腔体 11回拉活塞 12密封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如图1中所示,它主要包括针筒1,设置在针筒内的芯杆2,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针筒的筒颈处设有固定密封连接件3,固定密封连接件中心设有针头4,针头下端处设有长开口9,使用时注射液就是从长开口处流入针头内腔的,芯杆前端套接有回拉活塞11,固定密封连接件为一圆柱体,其中心处设有圆孔5,圆孔内用来放置针头,固定密封连接件一侧纵向设有槽6,槽的深度不大于圆柱体圆形截面的半径,槽底面与圆孔互相连通,这样的结构设计方便装配针头,固定密封连接件外壁处横向可设有1-5圈限位密封凹槽7,筒颈内壁处横向可设有1-5圈与圈限位密封凹槽7相对应的限位密封凸圈8,限位密封凹槽与限位密封凸圈配合在一起既对固定密封连接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它在使用或运输中前后移动,又可避免漏液发生,起到密封作用,回拉活塞中心处纵向设有细长腔体10,腔体顶部可设有密封层12,细长腔体可与针头下端结构相配合,起到回拉效果,在具体实施时,针头下端可为L形,纵向设有长开口,如图5所示,当活塞的前端触及针头下端时,再向前推动芯杆,针头下端L形管体会受力弯曲变形,扎入回拉活塞中心的细长腔体内。针头下端也可成笔直状,如图7中所示,而回拉活塞细长腔体顶端设有密封层,当回拉活塞的前端触及针头下端时,由于纵向长开口的结构设计,使得另一侧剩下的针头管壁十分的薄,导致针头下端管体很容易受力弯曲变形,这时再向前推动芯杆,针头下端管体触及到活塞顶端的密封层后向一侧弯曲变形,当弯曲到一定程度后,针头下端管体会穿破密封层,深深扎入回拉活塞腔体深处。由于金属器件变形后会产生向外的张力,故针头下端管体会牢牢卡在回拉活塞内,当注液完成后,向回拉动芯杆,在作用力下变形的针头管体会深深扎入回拉活塞的内壁,由于针头为金属制成,故外壁与固定密封连接件之间的摩擦系数不大,所以很轻松的就可将针头拉入针筒内,达到安全注射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无针头座的安全注射器,它主要包括针筒(1),设置在针筒内的芯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的筒颈处设有固定密封连接件(3),固定密封连接件中心设有针头(4),针头下端处设有长开口(9),芯杆前端套接有回拉活塞(11)。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头座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密封连接件(3)为一圆柱体,其中心处设有圆孔(5)。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头座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固定密封连接件一侧纵向设有槽(6),槽的深度不大于圆柱体圆形截面的半径,槽底面与圆孔互相连通。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头座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固定密封连接件外壁处横向设有1-5圈限位密封凹槽(7)。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头座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筒颈内壁处横向设有1-5圈与圈限位密封凹槽(7)相对应的限位密封凸圈(8)。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头座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针头下端可为L形,纵向设有长开口(9)。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头座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回拉活塞中心处纵向设有细长腔体(10),腔体顶部可设有密封层(1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针头座的安全注射器,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针筒的筒颈处设有固定密封连接件,固定密封连接件中心设有针头,针头下端处设有长开口,芯杆前端套接有回拉活塞,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针头座的安全注射器,其整体部件数量要少于现有同类产品,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固定密封连接件替代传统针头座,省去点胶等工艺步骤,二就是针头下端变形成钩的结构,在提高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省去了针头座,有效控制生产成本,降低了工艺难度,缩短了生产工序。文档编号A61M5/178GK2715771SQ20042008177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2日专利技术者邱灿龙 申请人:上海特杰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针头座的安全注射器,它主要包括针筒(1),设置在针筒内的芯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的筒颈处设有固定密封连接件(3),固定密封连接件中心设有针头(4),针头下端处设有长开口(9),芯杆前端套接有回拉活塞(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灿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特杰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