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清华专利>正文

防滑脱局麻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725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脱局麻气管导管,由气管导管1、环形气囊2、充气囊7、充气导管11、接头3构成,环形气囊2通过充气导管11与充气囊7相连通,环形气囊2固定在气管导管1的前端外壁上,在气管导管1的前端壁上设通气孔4,在气管导管1的前部内壁上固定上环形贮药腔9,在环形贮药腔9周边气管导管1的壁上设出药孔10,环形贮药腔9通过药液导管12与药液加注器8相连通,在气管导管1的后部套设固定牙垫5。该防滑脱局麻气管导管,由于加设了环形气囊和环形贮药腔,使气管导管不易滑脱、且对气管表面能进行局部麻醉,可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气管导管使用中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管导管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滑脱局麻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在临床麻醉、急救治疗中常用到气管导管,经口腔插入病人气管中辅助呼吸。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大多是一次性塑胶管,也有的在气管导管前端加设气囊,以防止在输氧过程中分泌物的返流误吸和漏气,在插入导管后,一般是用胶布将导管粘贴固定在病人口部,其不足之处在于1、在插管过程中,病人感觉不适,易产生刺激性呛咳和恶心呕吐,影响治疗;2、导管易从病人气管中滑出,或被病人咬瘪,从而影响通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防止滑脱、避免病人咬瘪、可对气管表面实施局部麻醉的防滑脱局麻气管导管。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防滑脱局麻气管导管,由气管导管、环形气囊、充气囊、充气导管、接头构成,环形气囊通过充气导管与充气囊相连通,环形气囊固定在气管导管的前端外壁上,充气导管粘贴在气管导管的内壁上,在气管导管的前端壁上设通气孔,后端连接上接头,其特征在于在气管导管的前部内壁上固定上环形贮药腔,在环形贮药腔周边气管导管的壁上设出药孔,以使环形贮药腔中的麻醉药液从出药孔喷出,喷在气管壁上,进行局部麻醉,环形贮药腔通过药液导管与药液加注器相连通,在气管导管的后部套设固定牙垫,固定牙垫的位置以能放入病人口中后用牙咬住为宜,以防止上、下牙咬瘪气管导管。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在固定牙垫的中心圆孔内壁上设有半圆形突起,与气管导管后部外壁上的半圆形凹穴相对应配合,以便在气管导管穿入固定牙垫的中心圆孔后,半圆形突起恰好卡入半圆形凹穴内固定;半圆形凹穴沿轴向等距排列,以调节固定牙垫在气管导管上的位置,由于气管导管有一定的弹性,可使固定牙垫沿气管导管移动和固定;所述的充气导管和药液导管皆从接头的侧壁上穿出,在环形贮药囊周边气管导管壁上的出药孔可对称的设4-8个,设置在环形气囊的后侧,距离环形气囊后边沿1厘米,以利于一边插管,一边喷入麻醉药液进行局部麻醉,降低病人的痛苦。在使用本技术时,插管与喷药可同时进行,在插管到位后,把固定牙垫放入病人口中,使气管导管后部的半圆形凹穴卡在固定牙垫的中心圆孔内壁上的半圆形突起上,将气管导管固定在固定牙垫中,用充气囊对环形气囊充气,麻醉药液和其他分泌物不会向内返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所用的气管导管相比,由于加设了环形气囊和环形贮药腔,使气管导管不易滑脱、且对气管表面能进行局部麻醉,可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气管导管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沿轴线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2制作本技术。该防滑脱局麻气管导管,由气管导管1、环形气囊2、充气囊7、充气导管11、接头3构成,环形气囊2通过充气导管11与充气囊7相连通,环形气囊2固定在气管导管1的前端外壁上,充气导管11粘贴在气管导管1的内壁上,在气管导管1的前端壁上设通气孔4,后端连接上接头3,在气管导管1的前部内壁上固定上环形贮药腔9,在环形贮药腔9周边气管导管1的壁上设出药孔10,以使环形贮药腔9中的麻醉药从出药孔10喷出,进行局部麻醉,环形贮药腔9通过药液导管12与药液加注器8相连通,在气管导管1的后部套设固定牙垫5。在固定牙垫5的中心圆孔内壁上设有半圆形突起13,与气管导管1后部外壁上的半圆形凹穴6相对应配合,半圆形凹穴6沿轴向等距离排列,由于气管导管1有一定的弹性,可使固定牙垫5沿气管导管1移动和固定;所述的充气导管11和药液导管12皆从接头3的侧壁上穿出,在环形贮药腔9周边气管导管壁上的出药孔10可对称的设4-8个,设置在环形气囊2的后侧,距离环形气囊2后边沿1厘米,以利于一边插管,一边喷入麻醉药液进行局部麻醉,降低病人的痛苦。权利要求1.一种防滑脱局麻气管导管,由气管导管(1)、环形气囊(2)、充气囊(7)、充气导管(11)、接头(3)构成,环形气囊(2)通过充气导管(11)与充气囊(7)相连通,环形气囊(2)固定在气管导管(1)的前端外壁上,充气导管(11)粘贴在气管导管(1)的内壁上,在气管导管(1)的前端壁上设通气孔(4),后端连接上接头(3),其特征在于在气管导管(1)的前部内壁上固定上环形贮药腔(9),在环形贮药腔(9)周边气管导管(1)的壁上设出药孔(10),环形贮药腔(9)通过药液导管(12)与药液加注器(8)相连通,在气管导管(1)的后部套设固定牙垫(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脱局麻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在固定牙垫(5)的中心圆孔内壁上设有半圆形突起(13),与气管导管(1)后部外壁上的半圆形凹穴(6)相对应配合,半圆形凹穴(6)沿轴向等距排列;所述的充气导管(11)和药液导管(12)皆从接头(3)的侧壁上穿出,在环形贮药腔(9)周边气管导管(1)壁上的出药孔(10)可对称的设4-8个,设置在环形气囊(2)的后侧,距离环形气囊(2)后边沿1厘米。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脱局麻气管导管,由气管导管1、环形气囊2、充气囊7、充气导管11、接头3构成,环形气囊2通过充气导管11与充气囊7相连通,环形气囊2固定在气管导管1的前端外壁上,在气管导管1的前端壁上设通气孔4,在气管导管1的前部内壁上固定上环形贮药腔9,在环形贮药腔9周边气管导管1的壁上设出药孔10,环形贮药腔9通过药液导管12与药液加注器8相连通,在气管导管1的后部套设固定牙垫5。该防滑脱局麻气管导管,由于加设了环形气囊和环形贮药腔,使气管导管不易滑脱、且对气管表面能进行局部麻醉,可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气管导管使用中的安全性。文档编号A61M39/00GK2834599SQ200520124779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1日专利技术者刘清华, 任刚 申请人:刘清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滑脱局麻气管导管,由气管导管(1)、环形气囊(2)、充气囊(7)、充气导管(11)、接头(3)构成,环形气囊(2)通过充气导管(11)与充气囊(7)相连通,环形气囊(2)固定在气管导管(1)的前端外壁上,充气导管(11)粘贴在气管导管(1)的内壁上,在气管导管(1)的前端壁上设通气孔(4),后端连接上接头(3),其特征在于在气管导管(1)的前部内壁上固定上环形贮药腔(9),在环形贮药腔(9)周边气管导管(1)的壁上设出药孔(10),环形贮药腔(9)通过药液导管(12)与药液加注器(8)相连通,在气管导管(1)的后部套设固定牙垫(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华任刚
申请(专利权)人:刘清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