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海燕专利>正文

一种将热能转换为势能的水力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371060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9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将热能转换为势能的水力发电系统,包括取水单元、位于地平面以下的取热单元、补水单元和与取水单元有适当水头落差的水力发电单元,水力发电单元通过引水管道与取水单元连接,补水单元与水力发电单元的尾水管道连通;取热单元用于向补水单元输出热能;补水单元包括水温调节罐和温度差驱动补水装置;水温调节罐的进水端与尾水管道连接,其内部设有水温调节装置,水温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水温调节罐中水的温度;温度差驱动补水装置与水温调节罐出水端连接,用于将进入水温调节罐罐内的发电后的减少了势能的水注回所述引水管道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温度差驱动实现热能向着水势能转换,再利用水势能进行发电,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利用热能进行发电的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将热能转换为势能的水力发电系统,通过将热能转换为水的势能,再通过水力发电系统进行发电。
技术介绍
能源是人类生存及经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地球表面积的70%是海洋,而海洋是巨大的能源库。当今利用海洋温差发电的主要方式有闭式循环系统和开式循环系统,其中闭式循环系统最为成熟,已经基本上达到商业化水准,而开式循环系统的主要困难是低压汽轮机的效率太低。闭式循环系统的主要组件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汽轮机、工作流体泵以及温海水泵与冷海水泵。此系统中所有泵的动力消耗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发电功率,据计算当海洋温差发电设备电功率为1MW时,厂用电约占50%,当电功率为100MW时,厂用电仍需占20%,因此减少泵的耗功对于提高海洋温差发电系统的净发电效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另外,地球的内部储藏巨大的热量。据估计全球99%的物质处于1000℃以上的高温状态,只有不到1%处于100℃以下,尽管其中可利用部分很小,但仅利用现有技术可以开发利用的地热能就大于目前所有化石能源储量30倍以上。同时地热能蕴藏于地层内,不易受外部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易于实现可控制的持续开采,提供持续稳定的能源供应,这是大规模能源供应网络运行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今后开发利用地热能的方向。目前地热电站效率很低,只有10%~15%,由于地热电站通常以地表水作为冷却水源对汽轮机排汽进行冷凝,冷却水温度较高,不仅制约了地热电站效率的提高,同时要求地热电站必须修建出力比火电厂大得多的冷却系统。但就发电方式而言,当前流行的水力发电技术多是通过建设水坝拦水发电,而热力发电也是通过将热能转换为可对外做功的机械能,再将机械能转换为动能,转换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利用热能和水势能进行联合发电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将热能转换为势能的水力发电系统,改变了传统热力发电的能量利用和转换流程。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将热能转换为势能的水力发电系统,包括取水单元、位于地平面以下的取热单元、补水单元和与取水单元有适当水头落差的水力发电单元,所述水力发电单元通过引水管道与所述取水单元连接,所述补水单元与所述水力发电单元的尾水管道连通;所述取热单元用于向所述补水单元输出热能;所述补水单元包括水温调节罐和温度差驱动补水装置;所述水温调节罐的进水端与所述尾水管道连接,其内部设有水温调节装置,所述水温调节装置用于将所述水温调节罐内的多余热量排出,调节所述水温调节罐中水的温度,使发电尾水保持适当的温度维持温度差驱动补水装置的冷却水与加热水之间的温度差。所述温度差驱动补水装置与所述水温调节罐出水端连接,用于将进入所述水温调节罐罐内的发电后的减少了势能的水注回所述引水管道中。所述温度差驱动补水装置包括一循环加热室、循环冷却室、温差相变提升室、地下水箱和传输泵;所述地下水箱分别与所述循环加热室、温差相变提升室相连通,其腔室内设有与所述取热单元相连通的所述加热管道,用于将所述循环加热室内的水进行加热;所述循环冷却室的进水端与所述尾水管道连通,所述循环冷却室的出水端与所述水温调节罐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循环冷却室的腔室内设有与所述温差相变提升室相连通的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与所述地下水箱连通;所述温差相变提升室包括循环腔室和相变驱动缸,所述相变驱动缸内设有一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相变驱动缸分为原水提升室和工质相变室,所述工质相变室位于所述循环腔室内,所述原水提升室上分别设置一与所述水温调节罐连通的进水口和一与所述引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水口;所述传输泵用于将所述循环加热室中热水和所述循环冷却室中的冷水交替传输至所述循环腔室中,使所述相变驱动缸驱动发电后的减少了势能的水注回所述引水管道中。所述取热单元包括地热补水井、地热取热井、地热源、地热加热井、地热补水管道和地热取热管道,所述地热加热井位于所述地热源的岩层中,所述地热补水管道与所述地热补水井连通,所述地热补水井和所述地热取热井分别与所述地热加热井连通,所述地热取热管道与所述地热加热井连通;所述循环加热室与所述的地热取热管道相连通。所述的地热取热单元中还设有储热箱和与所述储热箱相连通的地热应用用户,所述储热箱通过所述地热取热管道与所述地热加热井连通,所述水温调节装置与所述储热箱连通,用于将所述水温调节罐中的多余热量输送至所述储热箱中。所述的水温调节装置为一与所述水温调节罐相连通的热泵,其通过热泵管道与所述储热箱连通。所述的地热源为干热岩地热源,所述地热加热井水平位于干热岩地热源中。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水势能,将水从取水单元通过引水管道引入水力发电单元进行发电,发电后的水再利用温度差驱动补水装置,通过取自地热源中的热能对循环加热室中的水加热,使循环冷却室中的温度较低的水与循环加热室中温度较高的水交替作用到相变提升室中,使相变提升室内的工质发生相变,从而推动活塞对原水提升室中的原水做功,将发电后的无压原水变成有压原水,并注入至水力发电单元的引水管道中进行发电,同时把水力发电系统中的水作为冷却水,实现了热能到水势能的转换,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对于地热能发电或干热岩发电的大规模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水力发电系统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温度差驱动补水单元的结构布置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地热取热单元结构示意图。图中:1-取水单元;2-水温调节装置,21-热泵管道;3-取热单元,31-地热补水井,32-地热取热井,33-地热源,34-地热加热井,35-地热补水管道,36-地热取热管道,37-储热箱,38-地热应用用户;4-补水单元,41-水温调节罐,42-温度差驱动补水装置,421-循环加热室,422-循环冷却室,423-温差相变提升室,4231-循环腔室,4232-相变驱动缸,42321-原水提升室,42322-工质相变室,4233-活塞,424-地下水箱;5-引水管道;6-发电单元;7-加热管道;8-冷却管路;9-单向阀;10-截止阀;20-储水箱;30-尾水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说明如下: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将热能转换为势能的水力发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热能转换为势能的水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水单元(1)、位于地平面以下的取热单元(3)、补水单元(4)和与取水单元(1)有适当水头落差的水力发电单元(6),所述水力发电单元(6)通过引水管道(5)与所述取水单元(1)连接,所述补水单元(4)与所述水力发电单元(6)的尾水管道(30)连通;所述取热单元(3)用于向所述补水单元(4)输出热能;所述补水单元(4)包括水温调节罐(41)和温度差驱动补水装置(42);所述水温调节罐(41)的进水端与所述尾水管道(30)连接,其内部设有水温调节装置(2),所述水温调节装置(2)用于调节所述水温调节罐(41)中水的温度;所述温度差驱动补水装置(42)与所述水温调节罐(41)出水端连接,用于将进入所述水温调节罐(41)罐内的发电后的减少了势能的水注回所述引水管道(5)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热能转换为势能的水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水单
元(1)、位于地平面以下的取热单元(3)、补水单元(4)和与取水单元(1)
有适当水头落差的水力发电单元(6),所述水力发电单元(6)通过引水管
道(5)与所述取水单元(1)连接,所述补水单元(4)与所述水力发电单
元(6)的尾水管道(30)连通;
所述取热单元(3)用于向所述补水单元(4)输出热能;
所述补水单元(4)包括水温调节罐(41)和温度差驱动补水装置(42);
所述水温调节罐(41)的进水端与所述尾水管道(30)连接,其内部
设有水温调节装置(2),所述水温调节装置(2)用于调节所述水温调节罐
(41)中水的温度;
所述温度差驱动补水装置(42)与所述水温调节罐(41)出水端连接,
用于将进入所述水温调节罐(41)罐内的发电后的减少了势能的水注回所
述引水管道(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热能转换为势能的水力发电系统,其特征
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差驱动补水装置(42)包括一循环加热室(421)、
循环冷却室(422)、温差相变提升室(423)、地下水箱(424)和传输泵;
所述地下水箱(424)分别与所述循环加热室(421)、温差相变提升室
(423)相连通,其腔室内设有与所述取热单元(3)相连通的所述加热管
道(7),用于将所述循环加热室(421)内的水进行加热;
所述循环冷却室(422)的进水端与所述尾水管道(30)连通,所述循
环冷却室(422)的出水端与所述水温调节罐(41)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循
环冷却室(422)的腔室内设有与所述温差相变提升室(423)相连通的冷
却管路(8),所述冷却管路(8)与所述地下水箱(424)连通;
所述温差相变提升室(423)包括循环腔室(4231)和相变驱动缸(4232),
所述相变驱动缸(4232)内设有一活塞(4233),所述活塞(4233)将所述
相变驱动缸(4232)分为原水提升室(42321)和工质相变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海燕王娜
申请(专利权)人:范海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