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荆祥礼专利>正文

纯氧饱和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6988 阅读:3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纯氧饱和医疗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主要由氧气瓶、导管、氧气汇流排、截止阀、减压器、加湿器、示压接管器、供氧管、呼气导管、排气汇集管和排气引出管组成。该装置能提高人体动脉血氧张力,使血液中的溶解氧达到饱和状态,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具有康复、保健以及消除疲劳等功能;它投资小,安全可靠,应用范围广,是人们理想的医疗保健装置。(*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装置,是一种在常压下使用的纯氧饱和医疗装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医疔设备。近几年来国内医学领域广泛使用了医用高压氧舱,高压氧医学是在潜水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病人在高气压的环境中通过呼吸纯氧治疗某些疾病及调节人体代谢功能。高压氧舱是一个密闭的载人压力容器,人均舱容较小,舱内氧浓度很难控制在25%以下,由于舱内气压较高(0.16MPa),若需降低舱内氧浓度则需进行大量通风换气,压缩空气耗量极大。由于氧舱内的氧浓度值较高,舱内一但有火种出现,火势将迅速曼延;氧舱上的舱门均为内开式,舱内压力要降到接近大气压力时舱门才能打开;若氧舱内起火,舱内人员很难逃生。通常医院临床治疗,采用常压下常流量式鼻孔插管吸氧方式或头罩式吸氧方式。这两种吸氧方式均为自由流量式,氧气耗量大,且废氧排在室内,安全因素较低。本技术——纯氧饱和医疗装置,其作用大体上与医用高压氧舱相同,主要特征如下1、两者以不同的设备治疗缺血缺氧性疾病。纯氧饱和医疗除不宜治疗减压病、肺气压伤外,其它适应症均包括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高压氧治疗除不宜治疗气胸、癫痫、严重肺脏感染等外,其它适应症均包括纯氧饱和治疗的适应症。2、纯氧饱和医疔的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吸纯氧,使氧溶解于人体各组织器官。高压氧治疗的定义为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吸纯氧。两者的区别是;前者能够根据病情灵活地利用吸氧时间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后者能够根据病情灵活地利用不同的压力环境下吸氧,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压力环境中吸氧与在常压下持续一定时间内吸氧均能改善人体组织器官缺氧。3、高压氧治疗的压力通常为0.1~0.16MPa(表压力),吸氧时间通常为60分钟。纯氧饱和治疗是在常压下吸氧,吸氧时间为90~120分钟,若结合采用CO2—O2混合治疗,其治疗时间可缩短约1/2。4、高压氧治疗时,人体血氧的含量比常压下呼吸空气时人体的血氧含量提高20余倍;纯氧饱和治疗时,人体的血氧含量比常压下呼吸空气时人体的血氧含量提高7倍。两者均能迅速地解除人体缺氧组织的缺氧状态;治疗结束时,其缺氧组织的氧含量、储氧量及利用量均可以持续一定的时间,而后者所持续的时间更长。5、高压氧治疗由于环境压力超高,在较短的时间内即易导致氧中毒的发生。纯氧饱和治疗时,只是在连续吸氧超过24小时才有可能发生氧中毒。6、高压氧治疗设备及土建费用约需100~240万元,而相同规模的纯氧饱和治疗装置及相应的房舍改造等费用仅需10~20万元,且纯氧饱和治疗的经济效益要比高压氧治疗的经济效益提高1倍以上。7、高压氧治疗的防火条件要求极高,氧舱内一旦起火难以扑救、舱内人员难以逃生。纯氧饱和治疗的防火条件要求也很高,但着火后便于扑救、容易逃生。纯氧饱和治疗的安全性、可靠性要优于高压氧治疗。8、高压氧治疗舱内环境压力高、人均舱容小,舱内的氧浓度值升高很快,若要降低舱内氧浓度值及提高舱内环境中空气的清新程度,需要耗费大量的压缩空气来通风换气。纯氧饱和治疗呼气阻力小且排氧装置不易泄漏;治疗室空间大,室内氧浓度值很难增高,通风换气也极容易进行。9、高压氧治疗不宜于感冒、气胸、癫痫、付鼻窦炎等患者,而纯氧饱和治疗是允许的。耳膜气压伤、氧中毒、火灾等是高压氧治疗需严加防范的事故,而纯氧饱治疗不存在这些事故的发生。10、高压氧治疗有其局限性,不易对危重病人的抢救,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心音、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观察与处理也有很大困难。纯氧饱和治疗不受环境气压的变动及电气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各种设施可齐备,既不影响操作,也不影响效果,其各种抢救措施及操作程序均等同于临床常规要求。11、急症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疔,需要临床水平较高且身体条件较好的医护人员在高气压环境下进行诊治和陪护工作。纯氧饱和治疗可随时进行必要的会诊或治疗,没有身体条件上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常压下使用的纯氧饱和医疗装置。它通过用呼吸面罩进行吸、排氧,并将废氧排至排气管引至室外。解决了高压氧治疔存在的某些问题及医院常规吸氧将废氧排至室内等不安全问题与治疗效果问题。本技术所提出的技术实施方案如下根据治疗室的多少及治疗室容纳吸氧人员的多少,确定氧气源—氧气瓶(1)的数量。著吸氧人数约为10人时,可设置5瓶氧气;若吸氧人数约为20人时,可设置10瓶氧气。氧气瓶通过回形导管(2)与氧气汇流排(4)相连通。氧气瓶及氧气汇流排上均设角式截止阀(5)以控制氧气的开启或关闭。氧气瓶内的压力通常为15MPa,其输出端设有一级减压器(6)及二级减压器(7),将输出氧气的压力降到0.4MPa左右,减压器的前后设有截止阀(5),控制输出氧气的开启或关闭及更换减压器之用。氧气通过连接管道(8)、加湿器(12)进入示压接管器(13);减压后的氧气也可以通过旁路管道直接进入示压接管器(13);在旁路管道上设有O2—CO2混合气体接口。示压接管器(13)上设有三通旋塞阀(11)、压力表(10)及排污旋塞(14)。上述各种装置均设置在具有可靠防火措施的氧气房内。进入治疗室的氧气通过供氧管(15)及控制阀门与示压接管器相连通。供氧分流管(16)视治疗室的具体情况而定,每支供氧分流管上应设置4个或6个供氧导管(27)。供氧导管在供氧分流管上的间距坐式吸氧应为0.7~0.9m;卧式吸氧应为1.1~1.3m。供氧管(15)接通在供氧分流管(16)的中部,可使供氧分流管两端供氧充足。供氧管(15)及供氧分流管(16)敷设在治疗室的墙壁上。呼吸面罩(18)、Y形活瓣阀箱(19)及呼吸调节器(26)通过波纹软管(20)及螺纹密封接头与供氧导管(27)接通。Y形活瓣阀箱(19)有活瓣阀的一端通过波纹软管(20)及螺纹密封接头与排气汇集管(22)上的呼气导管(21)接通。呼气导管(21)在排气汇集管(22)上的间距与供氧导管(27)在供氧分流管(16)上的间距相同。排气汇集管(22)的中下部连接排气引出管(24);排气汇集管及排气引出管敷设在治疗室的墙壁上;排气引出管可单独通至室外,也可汇集在排气总管(29)上并通至室外。排气总管(29)上设有放水阀(28)、防爆引风机(30)及防雨罩(31),将排气及废氧排到室外大气中。纯氧饱和医疗装置的特征在于常压下吸氧并将呼出的气体排到室外。排氧汇集管(22)是用镀锌铁板制成的长方形管,其前侧中部设有负压表管接头、三通旋塞阀(11)及膜式负压表(23);排气汇集管的两端接有排气缓冲箱(25)及节流调节阀(17)。排气总管(29)的出口标高比室内排气汇集管的中心标高要高出3m;排气汇集管的两端应略高,排气引出管(24)末端应略低,其斜度为3/1000~5/1000;在排气汇集管的末端或排气总管的最低处设有放水阀(28),以利于排出排气系统中的集水。排气汇集管(22)、排气引出管(24)及排气总管的截面积视该装置所供吸氧人数而定。排氧总管上的轴流式引风机(30)每分钟引风量是吸氧人数呼气量的2倍左右,其风压足以克服排气总管及排气引出管的阻力,使排气汇集管中部所设的负压表(23)显示的数值为-20~-50Pa,以减少呼气阻力,防止呼气中的废氧排到室内。排气汇集管(22)两端的排气缓冲箱的作用是当吸氧人员同时呼气时,能有一定的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纯氧饱和医疗装置,由氧气瓶和导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氧气瓶(1)通过回形导管(2)与氧气汇流排(4)连接,其输出端设有两个截止阀(5),两阀之间安有一级减压器(6)及二级减压器(7),每个氧气瓶上均设有直角截止阀(3),紫铜管道(8)的一端和截止阀连接,另一端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加湿器(12)与示压接管器(13)连通,另一路通过导管直接和示压接管器(13)连接;供氧管(15)的一端和示压接管器的输出端连接,管的另一端和供氧分流管(16)中部连接,每支分流管上设置若干个供氧导管(27),波纹软管(20)的一端通过螺纹密封接头与供氧导管连接,另一端和设在排气汇集管(22)上的呼气导管(21)接通,排气汇集管(22)的中下部连接排气引出管(2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祥礼
申请(专利权)人:荆祥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