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砂质地层干坞边坡支护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6939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9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市政隧道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砂质地层干坞边坡支护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坞防渗墙将干坞内基坑与外界水隔离,所述干坞边坡采用分级放坡方式,所述干坞边坡的坡面采用模筑钢筋混凝土护面,所述干坞边坡在每级放坡平台的坡面位置处设置有滤水砂垄,所述干坞边坡在每级放坡平台的坡脚位置处设置有排水沟,所述PVC管的一端插于滤水砂垄内并且其另一端设置于滤水砂垄外部,所述钢花管穿过模筑钢筋混凝土护面固定干坞边坡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干坞防渗墙防水效果好、地层变形适应性强,采用模筑钢筋混凝土+钢花管+滤水砂垄护坡方式施工质量好、整体性强,十分适合全砂质地层边坡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隧道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砂质地层干坞边坡支护方式。
技术介绍
干坞作为沉管管节的预制场所,其建设规模大、投资高、对沉管隧道建设工期和造价影响大,是沉管隧道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干坞属于大型临水基坑,开挖深度较大,并且干坞内需经历灌水和放水过程,对于临水全砂质地层干坞边坡,其边坡稳定性难以保证。传统干坞边坡的支护方法是采用水泥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形成四周止水帷幕、钢筋网片护坡或喷锚形成边坡防护等方法。采用水泥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施工干坞四周止水帷幕时,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一般用于粘土、粉土等透水性小的地层,在砂层中施工止水效果差。采用钢筋网片+喷射混凝土护坡,对于全砂质地层,易开裂起壳,护坡效果差,在干坞排水期间易涌砂。为保证全砂质地层干坞边坡稳定性,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干坞边坡支护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全砂质地层干坞边坡支护方式,该干坞边坡支护方式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代替传统的搅拌桩或旋喷桩止水帷幕,防水效果好、地层变形适应性强;采用模筑钢筋混凝土+钢花管+坡面排水护坡方式比传统的挂网+喷射混凝土+短土钉+坡面排水护坡方式施工质量好、整体性强,十分适合全砂质地层的干坞边坡支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砂质地层干坞边坡支护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干坞防渗墙、干坞边坡、钢花管、PVC管,所述干坞防渗墙将干坞内基坑与外界水隔离,所述干坞边坡采用分级放坡方式,所述干坞边坡的坡面采用模筑钢筋混凝土护面,所述干坞边坡在每级放坡平台的坡面位置处设置有滤水砂垄,所述干坞边坡在每级放坡平台的坡脚位置处设置有排水沟,所述PVC管的一端插于滤水砂垄内并且其另一端设置于滤水砂垄外部,所述PVC管的另一端设置于同级放坡平台中排水沟的上方,所述钢花管穿过模筑钢筋混凝土护面固定干坞边坡上。所述干坞防渗墙采用塑混凝土制作。所述干坞边坡上每级放坡平台的坡度均为1:3。所述防渗墙厚度400mm-800mm,所述模筑钢筋混凝土护面的厚度为80-120mm,所述滤水砂垄设置的坡面间距为2500-3500mm。所述防渗墙的较优厚度为600mm,所述模筑钢筋混凝土护面的较优厚度为100mm,所述滤水砂垄设置的较优坡面间距为3000mm。所述滤水砂垄由袋装碎石组成。所述钢花管间距(3000-3500)mmx(2800-3300)mm布置,所述PVC管的直径为30-70mm。所述钢花管按较优间距3200mmx3000mm布置,所述PVC管的较优直径为50mm。所述干坞边坡在放坡平台的坡脚位置处设置有混凝土护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代替传统的搅拌桩或旋喷桩止水帷幕,防水效果好、地层变形适应性强,其具有低强度、低弹模和大应变等特性,可以很好地与砂质地层相适应,同时又具有很好的防渗性能,十分适合全砂质透水地层的防渗处理;2、干坞防渗墙较水泥搅拌桩用水泥量更低,经济性更优;3、边坡通过增设抗滑钢花管,可以提高滑动面的垂直应力,进而提高地层抗剪能力,通过砂层提供的被动土压力,产生剪力和弯矩抵抗主动区的滑动;4、边坡设置滤水砂垄,充分考虑了全砂质地层的高透水性特点,可及时将水分收集起来通过PVC管排出,有利于边坡稳定;5、结构构造简单、实用性强、经济性较好;6、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钢花管+坡面排水护坡方式比传统的挂网+喷射混凝土+短土钉+坡面排水护坡方式施工质量好、整体性强,十分适合全砂质地层的干坞边坡支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全砂质地层干坞边坡支护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中,1、干坞防渗墙;2、混凝土护墩;3、滤水砂垄;4、排水沟;5、模筑钢筋混凝土护面;6、钢花管;7、PVC管;8、干坞边坡。实施例1一种全砂质地层干坞边坡支护方式,包括干坞防渗墙1、干坞边坡8、钢花管6、PVC管7,干坞防渗墙1将干坞内基坑与外界水隔离,干坞边坡8采用分级放坡方式,干坞边坡8的坡面采用模筑钢筋混凝土护面5,干坞边坡8在每级放坡平台的坡面位置处设置有滤水砂垄3,干坞边坡在每级放坡平台的坡脚位置处设置有排水沟4,PVC管7的一端插于滤水砂垄3内并且其另一端设置于滤水砂垄3外部,PVC管7的另一端设置于同级放坡平台中排水沟4的上方,钢花管6穿过模筑钢筋混凝土护面5固定干坞边坡8上;干坞边坡8在放坡平台的坡脚位置处设置有混凝土护墩2。具体为:沿干坞四周布置一排干坞防渗墙1,干坞防渗墙采用塑混凝土制作,干坞防渗墙1厚度400mm,干坞边坡8采用分级放坡形式,每级放坡平台的坡度均为1:3,坡面采用120mm厚模筑钢筋混凝土护面5和内插钢花管6固定,提高砂质边坡防护的整体性,钢花管6间距3500mmx2800mm布置,同时坡面间距2500mm设置滤水砂垄3,滤水砂垄3由袋装碎石组成,滤水砂垄3内插Φ70mmPVC管7,滤水砂垄3收集的水可由PVC管7排出,最后由设置在每级放坡平台坡脚位置的排水沟4集中处理。实施例2一种全砂质地层干坞边坡支护方式,包括干坞防渗墙1、干坞边坡8、钢花管6、PVC管7,干坞防渗墙1将干坞内基坑与外界水隔离,干坞防渗墙采用塑混凝土制作,干坞边坡8采用分级放坡方式,干坞边坡8的坡面采用模筑钢筋混凝土护面5,干坞边坡8在每级放坡平台的坡面位置处设置有滤水砂垄3,干坞边坡在每级放坡平台的坡脚位置处设置有排水沟4,PVC管7的一端插于滤水砂垄3内并且其另一端设置于滤水砂垄3外部,PVC管7的另一端设置于同级放坡平台中排水沟4的上方,钢花管6穿过模筑钢筋混凝土护面5固定干坞边坡8上;干坞边坡8在放坡平台的坡脚位置处设置有混凝土护墩2。具体为:沿干坞四周布置一排干坞防渗墙1,干坞防渗墙1厚度600mm,干坞边坡8采用分级放坡形式,每级放坡平台的坡度均为1:3,坡面采用100mm厚模筑钢筋混凝土护面5和内插钢花管6固定,提高砂质边坡防护的整体性,钢花管6间距3200mmx3000mm布置,同时坡面间距3000mm设置滤水砂垄3,滤水砂垄3由袋装碎石组成,滤水砂垄3内插Φ50mmPVC管7,滤水砂垄3收集的水可由PVC管7排出,最后由设置在每级放坡平台坡脚位置的排水沟4集中处理。实施例3一种全砂质地层干坞边坡支护方式,包括干坞防渗墙1、干坞边坡8、钢花管6、PVC管7,干坞防渗墙1将干坞内基坑与外界水隔离,干坞防渗墙采用塑混凝土制作,干坞边坡8采用分级放坡方式,干坞边坡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砂质地层干坞边坡支护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干坞防渗墙、干坞边坡、钢花管、PVC管,所述干坞防渗墙将干坞内基坑与外界水隔离,所述干坞边坡采用分级放坡方式,所述干坞边坡的坡面采用模筑钢筋混凝土护面,所述干坞边坡在每级放坡平台的坡面位置处设置有滤水砂垄,所述干坞边坡在每级放坡平台的坡脚位置处设置有排水沟,所述PVC管的一端插于滤水砂垄内并且其另一端设置于滤水砂垄外部,所述PVC管的另一端设置于同级放坡平台中排水沟的上方,所述钢花管穿过模筑钢筋混凝土护面固定干坞边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砂质地层干坞边坡支护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干坞防渗墙、干坞边坡、钢花
管、PVC管,所述干坞防渗墙将干坞内基坑与外界水隔离,所述干坞边坡采用分级放坡方式,
所述干坞边坡的坡面采用模筑钢筋混凝土护面,所述干坞边坡在每级放坡平台的坡面位置
处设置有滤水砂垄,所述干坞边坡在每级放坡平台的坡脚位置处设置有排水沟,所述PVC管
的一端插于滤水砂垄内并且其另一端设置于滤水砂垄外部,所述PVC管的另一端设置于同
级放坡平台中排水沟的上方,所述钢花管穿过模筑钢筋混凝土护面固定干坞边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砂质地层干坞边坡支护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坞防
渗墙采用塑混凝土制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砂质地层干坞边坡支护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坞边
坡上每级放坡平台的坡度均为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砂质地层干坞边坡支护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墙
厚度400mm-800mm,所述模筑钢筋混凝土护面的厚度为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世友贺维国邢永辉洪开荣黄家成张伟李海霞曾珂王东伟戴新张瑞柯友华孙超褚凯曾支明胡斌邹普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