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泵吸入口的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36933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9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泵领域的一种污水泵吸入口的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两套杂质过滤机构,所述杂质过滤机构包括污水吸入管、杂质清洗管、杂质排出管、过滤网、阀门和控制器;所述污水吸入管的一端可与泵吸入口连接;所述污水吸入管内设有过滤网;杂质清洗管的一端可与泵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污水吸入管连接;杂质排出管与所述污水吸入管连接。控制器分别与阀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实现两套杂质过滤机构交替工作的自动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污水连续过滤,能够避免污水泵或管道发生堵塞故障,不用频繁的拆卸泵体,降低对泵体的危害,提高泵体寿命的同时,保证污水泵足够的使用周期,同时提高泵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泵吸入口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泵属于离心杂质泵的一种,由于被输送的介质中含有易缠绕或聚束的纤维物,故该种泵流道易于堵塞,泵一旦被堵塞会使泵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烧毁电机,从而造成排污不畅。给城市生活和环保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抗堵性和可靠性是污水泵优劣的重要因素。污水泵发生堵塞故障后,必须将水泵解体以后,才可清除,这样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会对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较大影响。目前,现有的方法,在污水泵入口处设置过滤网,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在过滤网前积累大量杂质,进而堵塞过滤网,此时必须将管道拆开,才可以清理,很不方便,而且影响泵的使用寿命。ZL201220728281.9公开一种污水泵吸入口过滤罩,包括小孔过滤罩、中孔过滤罩和大孔过滤,小孔过滤罩、中孔过滤罩和大孔过滤罩通过卡扣依次固定在一起,形成喇叭形结构,方便了杂物的处理,但是也需要频繁拆开过滤罩拆开清洗,操作不方便,而清洗的过程中,污水泵必须停止工作,降低了污水泵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污水泵吸入口的过滤装置,该装置通过两套杂质过滤机构交替工作,对污水连续过滤,利用杂质清洗管2中的水来冲洗过滤网,并通过杂质排出管2排出,避免污水泵或管道发生堵塞故障,同时提高泵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泵进口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两套杂质过滤机构,所述杂质过滤机构包括污水吸入管、杂质清洗管、杂质排出管和过滤网A;所述污水吸入管的一端可与泵吸入口连接;所述污水吸入管内设有过滤网A;所述过滤网A前后分别设有阀门A和阀门B;杂质清洗管的一端可与泵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污水吸入管连接、且位于过滤网和阀门B之间;所述杂质清洗管上设有阀门C;杂质排出管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所述污水吸入管连接、且位于过滤网和阀门A之间;所述杂质排出管上设有阀门D。上述方案中,所述污水吸入管内还设有过滤网B;所述过滤网B位于杂质排出管与过滤网A之间、且与所述污水吸入管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B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圆柱形滚珠;所述污水吸入管内壁相应的设有槽,所述支撑块伸入槽内、且通过所述滚珠在槽内滑动。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A和所述过滤网B的内径相等。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A和过滤网B上的网纹互相垂直。上述方案中,所述污水吸入管分为吸水段和过滤网安装段;所述吸水段的内径小于过滤网安装段的内径。进一步的,所述吸水段与过滤网安装段通过法兰连接。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杂质过滤机构上的阀门A、阀门B、阀门C和阀门D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通过控制阀门A、阀门B、阀门C和阀门D的开关来控制两套杂质过滤机构交替工作。进一步的,还包括定时器,所述定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定时器可根据水中杂质的浓度来设置定时器工作的时间,所述控制器根据设置的时间控制阀门的开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至少两套杂质过滤机构,包括带有过滤网的污水吸入水管,当其中一根污水吸入水管工作时,另一根污水吸入水管用阀门关闭进水管,使其停止工作。利用泵出水口的水通过杂质清洗管来冲洗过滤网,并通过杂质排出管排出。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两根污水吸入管交替工作的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污水连续过滤,能够避免污水泵或管道发生堵塞故障,不用频繁的拆卸泵体,降低对泵体的危害,提高泵体寿命的同时,保证污水泵足够的使用周期,同时提高泵的工作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器控制阀门的开闭,实现两根污水吸入管交替工作的自动化。3、本专利技术通过定时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可根据水中杂质的浓度来设计定时器工作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两根污水吸入管交替工作的自动化程度。4、本专利技术过滤网包括过滤网A和过滤网B,过滤网B可在污水吸入管中滑动,当污水吸入水管吸水时,过滤网A和过滤网B重合可达到双重过滤的效果,当杂质清洗管工作时,水流使得过滤网A和过滤网B分开,可去除缠绕在过滤网上的杂质。所述过滤网A和滤网B一上的网纹互相垂直,可提高过滤和去除杂质的效果。5、本专利技术污水吸入管上的过滤网安装段可以定期拆卸,方便清洗。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过滤网A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过滤网B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槽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控制电路简易图。图中:1、污水吸入管;101、吸水段;102、过滤网安装段;2、杂质清洗管;3、杂质排出管;4、泵吸入口;5、阀门A;6、阀门B;7、阀门C;8、阀门D;9、过滤网A;10、过滤网B;11、泵出水口;12、支撑块;13、滚珠;14、槽;15、定时器;16、法兰;17、开关一;18、开关二;19、开关三;20、电源;21、电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污水泵吸入口的过滤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污水泵吸入口的过滤装置包括至少两套杂质过滤机构,所述杂质过滤机构包括污水吸入管1、杂质清洗管2、杂质排出管3、过滤网A9和控制器。所述污水吸入管1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可与泵吸入口4连接;所述污水吸入管1内设有过滤网A9;所述过滤网A9前后分别设有阀门A5和阀门B6。杂质清洗管2的一端可与泵出水口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污水吸入管1连接、且位于过滤网A9和阀门B6之间;所述杂质清洗管2上设有阀门C7。杂质排出管3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所述污水吸入管1连接、且位于过滤网A9和阀门A5之间;所述杂质排出管3上设有阀门D8。杂质排出管3安装在过滤网的前方,可使杂质顺利排出。如图2和3所示,所述污水吸入管1内还设有过滤网B10;所述过滤网B10位于杂质排出管3与过滤网A9之间、且与所述污水吸入管1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过滤网B10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块12;支撑块12上设有圆柱形滚珠13;所述污水吸入管1内壁相应的设有槽14,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块12伸入槽14内、且通过所述滚珠13在槽14内滑动,避免杂质通过。所述滤网B10在水流的作用下可沿污水吸入管1往复运动。所述过滤网A9和所述过滤网B10的内径相等,所述过滤网A9和过滤网B10上的网纹互相垂直。当污水吸入水管1吸水时,过滤网B10向前移动与所述滤网A9重合,这样不但可达到双重过滤的效果,而且当杂质清洗管2工作时,水流使过滤网B10向后移动与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污水泵吸入口的过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泵进口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套杂质过滤机构,所述杂质过滤机构包括污水吸入管(1)、杂质清洗管(2)、杂质排出管(3)和过滤网A(9);所述污水吸入管(1)的一端可与泵吸入口(4)连接;所述污水吸入管(1)内设有过滤网A(9);所述过滤网A(9)前后分别设有阀门A(5)和阀门B(6);杂质清洗管(2)的一端可与泵出水口(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污水吸入管(1)连接、且位于过滤网和阀门B(6)之间;所述杂质清洗管(2)上设有阀门C(7);杂质排出管(3)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所述污水吸入管(1)连接、且位于过滤网和阀门A(5)之间;所述杂质排出管(3)上设有阀门D(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泵进口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套杂质过滤机构,所述杂质过滤
机构包括污水吸入管(1)、杂质清洗管(2)、杂质排出管(3)和过滤网A(9);
所述污水吸入管(1)的一端可与泵吸入口(4)连接;所述污水吸入管(1)内设有过滤
网A(9);所述过滤网A(9)前后分别设有阀门A(5)和阀门B(6);
杂质清洗管(2)的一端可与泵出水口(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污水吸入管(1)连接、
且位于过滤网和阀门B(6)之间;所述杂质清洗管(2)上设有阀门C(7);
杂质排出管(3)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与所述污水吸入管(1)连接、且位于过滤网
和阀门A(5)之间;所述杂质排出管(3)上设有阀门D(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泵进口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吸入管(1)内
还设有过滤网B(10);所述过滤网B(10)位于杂质排出管(3)与过滤网A(9)之间、且
与所述污水吸入管(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泵进口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B(10)的两
侧分别设有支撑块(12);支撑块(12)上设有圆柱形滚珠(13);所述污水吸入管(1)内壁
相应的设有槽(14),所述支撑块(12)伸入槽(14)内、且通过所述滚珠(13)在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栋傅彬浩杨威晁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