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6858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9 14:38
为了提供一种在从电极的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到露出部设置绝缘构件的情况下,无论绝缘构件的厚度如何都能够减轻施加在电极上的压力的不均匀程度、能够减轻电极反应的不均匀程度的电极,设置如下构件:集电体(21);活性物质层(22),其在集电体(21)上留出使集电体的一部分露出的露出部(21b),同时形成以厚度朝向露出部变薄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25);和从露出部覆盖到倾斜部的绝缘构件(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及具有电极的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汽车产业、尖端电子产业等领域里,对汽车用电池、电子器械用电池的需求正在增大,特别是有小型化、薄型化、高容量化等方面的要求。其中,与其他电池相比为高能量密度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备受关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在集电体上涂敷了负极活性物质层而成的负极、在集电体上涂敷了正极活性物质层而成的正极和配置在负极与正极之间的分隔件。为了防止电池内的负极与正极之间的内部短路,提出了在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端部设置绝缘性的覆盖件(绝缘构件)(专利文献1)。绝缘构件在将正极、分隔件、负极层叠起来构成电池时也发挥着防止由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错位而引起的内部短路的功能。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596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不过,如专利文献1所示,这样的绝缘构件一般是从电极的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设置到露出部上。这是为了防止以下短路的发生:即使以仅覆盖露出部的方式设置了绝缘构件,也会由于制造时混入的异物接触到所形成的活性物质层与露出部之间的边界部处的细微缝隙而产生的内部短路。在这种情况下,从电极的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到露出部,层叠方向的宽度会与绝缘构件的厚度部分相应程度地变大。因此,由于绝缘构件的厚度而导致施加在电极上的压力变得不均匀。所以,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电极反应变得不均匀,其结果是存在循环特性下降这样的问题点。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电极及具有该电极的电池,其中,在将绝缘构件从电极的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设置至露出部的情况下,无论绝缘构件的厚度如何都能减轻施加在电极上的压力的不均匀程度,能够减轻电极反应的不均匀程度。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达成了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极具有集电体、活性物质层和绝缘构件。活性物质层以如下方式层叠于集电体:在集电体上留下使集电体的一部分露出而形成的露出部,同时形成以厚度朝向露出部变薄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绝缘构件从露出部覆盖到倾斜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像上述那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极,即使在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的端部设置绝缘构件,也能减轻施加在电极上的压力的不均匀程度。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电极能够减轻电极反应的不均匀程度,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循环特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含有实施方式所涉及电极的电池的构成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的构成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绝缘构件延伸设置到分隔件的面方向的端部之外的电极的构成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将绝缘构件配置为在层叠方向上超过活性物质层的厚度的电极的构成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为了便于说明,图中的各个构件的大小、比例被放大,可能会与实际的大小、比例有所差异。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电极10为正极20、将绝缘构件50设于正极20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含有本专利技术的电极10(正极20)的电池100作为例如二次电池、电容等用于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及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车辆的电动机等驱动用电源、辅助电源。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池100,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为例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对含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极10(正极20)的电池100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含有电极10的电池100的构成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电极10的构成的剖视图。电池100具有将电极10(正极20、负极30)隔着分隔件40层叠起来形成的发电元件(层叠体)70,和将发电元件70密封的外封装体80。在电池100中,把进行充放电反应的大致矩形的发电元件70密封在了作为外封装体80的层压片的内部。发电元件70具有将正极20、分隔件40和负极30层叠起来的构成。邻接的正极20、分隔件40、负极30形成一个单电池层90。发电元件70具有通过多个单电池层90进行层叠而电气并联连接的构成。此外,电池100也可以使图1所示的电池100的正极20和负极30的配置颠倒,从而使正极20位于发电元件70的两最外层。电池100具有长方形形状的扁平形状,从相对的两端引出有用于取电的正极引板24、负极引板34,通过对外封装体80的周围进行熔接,在将正极引板24、负极引板34引出的状态下,将发电元件70密封起来。对于电池100的构成而言,可以利用一般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使用的公知材料,而非特别限定的材料。对于能够使用在电池100中的正极20的集电体21和活性物质层22、负极30的集电体31和活性物质层32、分隔件40、绝缘构件50、外封装体80等等进行说明。电极10(正极20、负极30)具有集电体21、31、活性物质层22、32和绝缘构件50。活性物质层22是以在集电体21上留有使集电体21的一部分露出而形成的露出部21b的方式进行层叠的。另外,以形成倾斜部25的方式层叠活性物质层22,该倾斜部25以使活性物质层22的厚度朝向露出部21b变薄的方式倾斜。另外,活性物质层32是以使端部35一致的方式层叠在集电体31上的。这里,作为层叠活性物质层22、32的方法,可以列举将电极浆料涂敷在集电体21、31上并使其干燥的方法、日本特开2012-238469中所示的将另外形成的活性物质层层叠到集电体上的方法。绝缘构件50覆盖着集电体21上的活性物质层22与露出部21b之间的边界部23。活性物质层22的被绝缘构件50覆盖的端部22a的厚度Ta和绝缘构件50的厚度的层叠方向成分Tz的合计Tg小于等于没有被绝缘构件50覆盖的活性物质层22的厚度T。根据该构成,在将正极20、分隔件40、负极30层叠多层来构成电池100的时候,能够防止在电极10的面方向的端部处的、电池100的层叠方向的高度高于端部以外的部位的高度。所以,能够提供电池100的良好的布置性。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绝缘构件50设在正极20上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绝缘构件50一侧的集电体和活性物质层,是正极20用的集电体21和活性物质层22。构成正极20的集电体21的材料,可酌情选用以往用作电池用的集电体的构件。举一个例子,可以列举铝、镍、铁、不锈钢(SUS)、钛或者铜。其中,从电子传导性、电池工作电位的观点来看,优选以铝作为正极20的集电体21。但是,并非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例如铝箔、镍和铝的包层材料、铜和铝的包层材料,或者这些金属的组合的镀敷材料。正极的集电体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而是结合电池的使用目的进行设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其具有:集电体;活性物质层,其以如下方式层叠于所述集电体,即,在所述集电体上留出使所述集电体的一部分露出的露出部,并且形成以使厚度朝向所述露出部变薄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和绝缘构件,其从所述露出部覆盖到所述倾斜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0.30 JP 2013-2258251.一种电极,其具有:
集电体;
活性物质层,其以如下方式层叠于所述集电体,即,在所述集电体上留出使所述集电体
的一部分露出的露出部,并且形成以使厚度朝向所述露出部变薄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部;和
绝缘构件,其从所述露出部覆盖到所述倾斜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中,
所述活性物质层的被所述绝缘构件覆盖的端部的厚度和所述绝缘构件的厚度的层叠
方向成分的合计小于等于没有被所述绝缘构件覆盖的所述活性物质层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其中,
所述绝缘构件延伸设置到与被该绝缘构件覆盖的所述集电体以及所述活性物质层的
极性不同的极中的、所述集电体或者所述活性物质层的面方向的端部之外。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极,其中,
引板被连接于所述集电体的端部,
所述绝缘构件被配置在连接有所述引板的边的所述活性物质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极,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井敬之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