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彤专利>正文

无损伤多孔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632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学领域,用于临床诊断和/或治疗性胸/腹腔穿刺。无损伤穿刺针头部由一个可压回,可弹出的钝性头,头上有数个椭圆形小孔与针管相通。针内有一弹簧与钝性头相连,穿刺时,钝性头被压回,针尖露出,可穿入胸腹壁。进入体腔后,钝性头弹出,遮盖针尖,防止内脏损伤。通过钝性头上的小孔可抽吸体腔内积气或积液,或向内注射药物,以便诊断和治疗。(*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学领域,用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目前医学领域中,临床诊断及治疗性胸腹腔穿刺中,普遍使用的穿刺针与普通的空心注射针头相同,只是稍长些。穿入胸腹腔后易发生事故(1)。尖锐的针头很容易刺伤胸腹腔内的内脏器官,如肺、肠等(2),引起脏器损伤出血(3)。国内外近年出现过一些安全性穿刺针,但有些增加了操作步骤,有些提高了技术难度(4、5)。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安全(对内脏无损伤)操作简便的用于各种胸腹腔穿刺的穿刺针。无损伤多孔穿刺针为一根中空的管形针。针的头部有一可压回、可弹出的钝性头,钝性头上有数个椭圆形小孔与中空的针管相通,并与所连结的吸引软管相通,如附图说明图1。针尾通过接头与吸引软管相连。针内部有一弹簧与钝性头连接,如图2。穿刺时,钝性头遇到阻力被压回入针内,针的斜面性针尖露出,可刺入胸腹壁。当穿入胸腹腔内,针头的阻力消失或减弱,钝性头弹出,遮盖尖锐的针尖,防止刺伤内脏。钝性头上的小孔使胸、腹腔与吸引软管相通,用于抽吸胸腹腔内的积液、积气,或向胸腹腔内注射气、液体。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钝性头对内脏无损伤,安全性大大提高。由于钝性头与针管一体化,钝性头上带有多个小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损伤多孔穿刺针,它包括一个长的针身、接头和吸引或注射用软管,其特征是:针的头部有一可压回、可弹出的钝性头,钝性头上带有数个小孔与针管腔相通,钝性头与固定于针管腔内的弹簧相连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彤
申请(专利权)人:李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