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义民专利>正文

多功能环甲膜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4771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环甲膜穿刺针,特别适用于救治因咽喉堵塞造成呼吸困难的患者,它由针头和“T”形功能管组成,其特征在于针头尾端有一个可以调节穿刺深浅的调节盘,功能管上设有介质出入口,用于给患者供氧通气、注药、吸痰等,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代了对患者采用切开气管救治的方法,不仅可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它操作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大,一般医护人员稍加培训即可使用。(*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介质输入机体内或为从人体内取出介质的器械,特别适用于救治咽喉堵塞造成呼吸困难的患者。现有技术中,救治因咽喉堵塞造成呼吸困难患者多采用切开气管的方式,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一般医护人员不易掌握,目前,有部分医院使用了一种环甲膜穿刺针来代替手术治疗,但这种环甲膜穿刺针功能单一,只能起到供氧通气的作用,不能进行注药、吸痰等医护措施,而且它的长度不能调,使其适用范围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可供氧通气,而且可以加药、吸痰以及可以调整穿刺深浅的多功能环甲膜穿刺针。本技术可通过如下措施达到,如图所示,本技术由针头2和功能管5组成,其特征在于针头尾端有一个深浅调节盘3,功能管5是一个“T”型三通管,一端与针头尾端配合,另一端有一个通气口7,其中部设一个介质出入口8,使用时,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深浅调节盘3于适当位置,将针头刺入患者气管后,便可通过介质出入口8进行供氧通气,加药、吸痰等,如果患者只需供氧通气,则可封上介质出入口,打开封盖6,将通气孔7与高频通气机连接即可,处置完毕后,可取下功能管,用固定带4将针头固定在患者身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大大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附图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除针头外,均用橡胶软管制成,为防止针头被堵塞影响通气,在针头的前端设有数个微孔1,针头与功能管之间采用园锥面配合,以保证密封性,也可以将针头与功能管制成一体。权利要求1.一种环甲膜穿刺针,它由针头和功能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功能管为“T”型三通管,它的一端与针头尾端相连,另一端为通气口,中部设有介质出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针头尾端设有深浅调节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针头的前端有数个微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针头与功能管可制成一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环甲膜穿刺针,特别适用于救治因咽喉堵塞造成呼吸困难的患者,它由针头和“T”形功能管组成,其特征在于针头尾端有一个可以调节穿刺深浅的调节盘,功能管上设有介质出入口,用于给患者供氧通气、注药、吸痰等,该技术取代了对患者采用切开气管救治的方法,不仅可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它操作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大,一般医护人员稍加培训即可使用。文档编号A61M1/00GK2187442SQ94200900公开日1995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潘义民 申请人:潘义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甲膜穿刺针,它由针头和功能管组成,其特征在于功能管为“T”型三通管,它的一端与针头尾端相连,另一端为通气口,中部设有介质出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义民
申请(专利权)人:潘义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