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机分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5551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7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割机分禾器,包括分禾器主体和位于分禾器主体两侧的分禾条,分禾器主体包括竖直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整体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一个角为圆弧形角,圆弧形角朝向安装板的前方,安装板上且位于圆弧形角两边的边缘分别朝向安装板的一侧延展形成加强板Ⅰ,加强版Ⅰ的宽度沿安装板前方至后方逐渐增大,安装板上且位于圆弧形角相对一边的边缘沿加强板Ⅰ延展方向延展形成有加强板Ⅱ,加强板Ⅱ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其两端的加强板Ⅰ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加工方便,节约了制造成本,在降低自身量量的情况下提高了自身的强度,避免了在田地工作时受到石块等杂物的撞击而发生变形,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收割机构件,具体涉及一种收割机分禾器。

技术介绍

收割机是我国重点支持的农业机械之一,由于我国发展农机较晚,技术水平较发达国家较为落后,加之我国的收割机产业配套技术落后,导致收割机整体行业技术水平不高。收割机的分禾器是将粮食植株顺利导入割刀的关键部件,由于受到田地条件的制约,收割机在田地工作的时候,位于前端的分禾器在田地工作时容易受到石块等杂物的撞击。为了避免撞击造成的损坏,通常会增加分禾器自身的强度,同时还要考虑到如何降低自身重量,降低成本,另外还要具有制作容易,加工简单等效果,就值得进一步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制作容易,加工方便,自身强度高,重量低,使用寿命高的收割机分禾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收割机分禾器,包括分禾器主体和位于分禾器主体两侧的分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禾器主体包括竖直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整体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一个角为圆弧形角,所述圆弧形角朝向所述安装板的前方,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圆弧形角两边的边缘分别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延展形成加强板Ⅰ,所述加强版Ⅰ的宽度沿所述安装板前方至后方逐渐增大,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圆弧形角相对一边的边缘沿所述加强板Ⅰ延展方向延展形成有加强板Ⅱ,所述加强板Ⅱ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其两端的加强板Ⅰ固定连接。
在本技术中,竖直设置且呈三角形板状结构的分禾器主体,利用每条边设置的加强板增加自身的强度,避免在收割过程中田地杂物对其造成损坏。同时板状结构能够减少自身的宽度,避免过宽直接将前方的粮食植株压倒,达不到分禾的目的。另外前端的圆弧形角能够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伤人,提高安全性。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加工方便,在满足自身强度的情况下还降低了重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使用寿命。
作为优化,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加强板Ⅰ的一侧沿所述圆弧形角边缘固定连接有加强筋Ⅰ,所述加强筋Ⅰ的两端分别沿所述圆弧形角两侧的边缘延伸,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加强板Ⅰ的一侧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加强筋Ⅱ,所述加强筋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强筋Ⅰ靠近自身两端端部的位置固定连接。由于分禾器前端要插入到粮食植株之间,如果分禾器前端的强度不够,就会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对分禾能力造成影响。另外还通过加强筋进一步增加了分禾器自身的强度。
作为优化,所述分禾条与安装板之间水平设置有加强肋,加强肋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分禾条与所述安装板上。有一些粮食植株的茎秆比较硬,分禾条在分禾的时候作用在茎秆上,而分禾条与安装板之间的加强肋能够对分禾条提供支撑,避免其变形,提高分禾效果。
作为优化,任一一块所述加强板Ⅰ靠近所述加强板Ⅱ的一端向外延展形成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板Ⅱ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将安装板固定在收割机上的螺栓孔。直接通过螺栓与收割机进行连接,操作简单方便,固定稳固。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加工方便,节约了制造成本,在降低自身量量的情况下提高了自身的强度,避免了在田地工作时受到石块等杂物的撞击而发生变形,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收割机分禾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分禾器主体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分禾器主体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分禾器主体的后视图;
图5为图1中角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种采用了本技术结构的收割机分禾结构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收割机分禾结构,包括位于收割机前端的割台,割台包括水平设置的切割器1和位于切割器1左右两侧的护板2,两侧的所述护板2上分别安装有分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禾器包括与所述护板2前端固定连接的分禾器主体,分禾器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外分禾条3和内分禾条4,所述外分禾条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分禾器主体远离所述切割器1的一侧侧面上且靠近所述分禾器主体的前端,另一端向外弯折并朝向所述割台的后方延伸,所述内分禾条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分禾器主体靠近所述切割器1的一侧侧面上且靠近所述分禾器主体的前端,另一端向外弯折并朝向所述割台的后方延伸至所述切割器1的位置,所述内分禾条4与相邻所述分禾器主体之间的最远距离大于所述切割器1的端部与相邻所述护板2之间的距离。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禾器主体包括竖直设置的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整体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一个角为圆弧形角,所述圆弧形角朝向所述安装板5的前方,所述安装板5上且位于所述圆弧形角两边的边缘分别朝向所述安装板5的一侧延展形成加强板Ⅰ6,所述加强版Ⅰ6的宽度沿所述安装板5前方至后方逐渐增大,所述安装板5上且位于所述圆弧形角相对一边的边缘沿所述加强板Ⅰ6延展方向延展形成有加强板Ⅱ7,所述加强板Ⅱ7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其两端的加强板Ⅰ6固定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5朝向所述加强板Ⅰ6的一侧沿所述圆弧形角边缘固定连接有加强筋Ⅰ8,所述加强筋Ⅰ8的两端分别沿所述圆弧形角两侧的边缘延伸,所述安装板5朝向所述加强板Ⅰ6的一侧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加强筋Ⅱ9,所述加强筋Ⅱ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加强筋Ⅰ8靠近自身两端端部的位置固定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分禾条4与相邻所述安装板5之间水平设置有三角形加强肋Ⅰ10,三角形加强肋Ⅰ10的两侧边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内分禾条4与所述安装板5上;位于所述割台右侧的所述外分禾条3与相邻所述安装板5之间水平设置有三角形加强肋Ⅱ11,三角形加强肋Ⅱ11的两侧边分别固定连接在相邻的所述外分禾条3与所述安装板5上,位于所述割台左侧的所述护板2上还设有用于对相邻所述外分禾条3旋转角度进行调节的角度调节机构。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护板2外侧的且靠近所述护板2后端的后安装块13,所述后安装块13的前方设置有与相邻所述安装板5固定连接的前安装块12,前连接块12和后连接块13上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通孔,位于所述后安装块13上的通孔内穿设有一根连接杆14且能够沿通孔长度方向与其滑动配合,位于所述后安装块13前后方的所述连接杆14上分别设有能够对所述连接杆14的滑动进行限位的前置限位块15和后置限位块,前置限位块15和后置限位块之间的距离长度大于位于所述后安装块13上通孔的长度,位于所述前置限位块15与后安装块13之间的所述连接杆14上套设有能够为所述后置限位块抵接到后安装块13上提供弹簧力的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前置限位块15与所述后安装块13上;位于割台左侧的所述外分禾条3的前端穿过位于所述前安装块12上的通孔内且伸出到所述前安装块12的前方,所述连接杆14远离所述前置限位块15的一端朝向相邻的所述外分禾条3方向弯折并与其固定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安装块13朝向所述后置限位块的一侧侧面上分别设有多个能够对弯折后的所述连接杆14进行限位的限位卡槽16,使得相邻的所述外分禾条3的弯折部能够分别固定在所述后安装块13的上方、左侧和左下方。
在具体实施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割机分禾器,包括分禾器主体和位于分禾器主体两侧的分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禾器主体包括竖直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整体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一个角为圆弧形角,所述圆弧形角朝向所述安装板的前方,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圆弧形角两边的边缘分别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延展形成加强板Ⅰ,所述加强版Ⅰ的宽度沿所述安装板前方至后方逐渐增大,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圆弧形角相对一边的边缘沿所述加强板Ⅰ延展方向延展形成有加强板Ⅱ,所述加强板Ⅱ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其两端的加强板Ⅰ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割机分禾器,包括分禾器主体和位于分禾器主体两侧的分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禾器主体包括竖直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整体呈三角形且三角形的一个角为圆弧形角,所述圆弧形角朝向所述安装板的前方,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圆弧形角两边的边缘分别朝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延展形成加强板Ⅰ,所述加强版Ⅰ的宽度沿所述安装板前方至后方逐渐增大,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圆弧形角相对一边的边缘沿所述加强板Ⅰ延展方向延展形成有加强板Ⅱ,所述加强板Ⅱ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其两端的加强板Ⅰ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割机分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加强板Ⅰ的一侧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大国汪仁凡刘涛李川谭功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