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勇行专利>正文

玻璃护栏用驳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538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5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玻璃护栏用驳接件,该驳接件包括:一驳接板、安装于驳接板中部的第一连接柱以及对称设置于驳接板两端并用于固定玻璃的夹持组件,驳接板中部设置有供第一连接柱插接的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柱插接于该第一插接孔中,所述第一连接柱中部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连接柱插接在第一插接孔中后转动或晃动的定位块,该定位块卡嵌于该第一插接孔中,且该第一连接柱两端分别沿其端面向中部设置有第一、第二螺孔,第一连接柱通过该第一、第二螺孔配合螺丝锁定于所述的立柱上。第一连接柱通过定位块与第一插接孔形成有效的定位,以致使第一连接柱不会相对驳接板转动或晃动,以此可保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玻璃护栏配件产品
,特指一种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其安全的玻璃护栏用驳接件
技术介绍
:玻璃是一种透明的半固体,半液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化学氧化物的组成(Na20.Ca0.6Si02),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无框玻璃护栏具有外观现代、简洁、美观等诸多优点,以致使玻璃护栏大量用于建筑护栏中。玻璃护栏一般包括有固定安装于建筑物上的立柱以及安装于立柱之间的玻璃,其中,该立柱上设置有驳接件,并通过该驳接件固定玻璃,以致形成玻璃护栏。目前市面上的驳接件一般包括驳接板、安装于驳接板中部并用于与立柱固定装配的第一连接柱以及对称设置于驳接板两端并用于固定玻璃的夹持组件,所述驳接板中部设置有供第一连接柱插接的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柱插接于该第一插接孔中,其中,第一连接柱一般为圆柱形,且第一插接孔同样为圆形,以致使该第一连接柱极大可能会相对驳接板转动,这样会影响整个玻璃护栏安装的工作效率。另外,上述结构的驳接件在长期使用后,驳接板的第一插接孔会被第一连接柱磨损,导致第一连接柱与第一插接孔之间会变得越来越大,以致使第一连接柱会左右晃动或转动,甚至第一连接柱会脱离第一插接孔,不仅降低了驳接件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整个玻璃护栏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其安全的玻璃护栏用驳接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玻璃护栏用驳接件安装于护栏的立柱上,并用于驳接玻璃,该驳接件包括:一驳接板、安装于驳接板中部并用于与立柱固定装配的第一连接柱以及对称设置于驳接板两端并用于固定玻璃的夹持组件,所述驳接板中部设置有供第一连接柱插接的第一插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柱插接于该第一插接孔中,所述第一连接柱中部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连接柱插接在第一插接孔中后转动或晃动的定位块,该定位块卡嵌于该第一插接孔中,且该第一连接柱两端分别沿其端面向中部设置有第一、第二螺孔,第一连接柱通过该第一、第二螺孔配合螺丝锁定于所述的立柱上。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块一体成型于第一连接柱中部外侧。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块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第一插接孔呈与定位块的形状适配的多边形。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块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插接孔呈与定位块的形状适配的矩形。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柱两端还设置有定位套环,该定位套环的端面与所述驳接板的板面对接。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柱两端设置的第一、第二螺孔相互隔开。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于驳接板一侧并用于包夹玻璃的第一、第二塑胶件以及安装于第二塑胶件外侧的第一金属夹块、安装于驳接板另一侧的第二金属夹块和用于将第一、第二塑胶件、第一金属夹块、第二金属夹块锁定于驳接板上的六角螺丝,其中,第一、第二塑胶件之间形成用于夹紧玻璃的夹紧间隔。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金属夹块中设置有用于与六角螺丝紧固的第三螺孔,所述驳接板上设置有供六角螺丝螺旋穿过的第四螺孔,所述第一金属夹块设置有沉槽及与沉槽适配的穿孔。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塑胶件为一塑胶垫片;所述第二塑胶件为一塑胶套,该塑胶套上端具有一孔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第一连接柱插接于所述驳接板中部的第一插接孔中后,该第一连接柱通过定位块与第一插接孔形成有效的定位,以致使第一连接柱不会相对驳接板转动或晃动,以此可保证本技术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同样可保证整个玻璃护栏安装的工作效率,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另外,所述第一连接柱通过该第一、第二螺孔配合螺丝锁定于所述的立柱上,以此保证产品结构的稳定性。再者,所述第一连接柱两端固定的定位套环与驳接板的板面对接,以此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柱与驳接板连接的稳定性,以致可进一步防止第一连接柱相对驳接板转动或晃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中驳接板与第一连接柱的装配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见图1-4所示,为一种玻璃护栏用驳接件,其安装于护栏的立柱上,并用于驳接玻璃,该驳接件包括:一驳接板1、安装于驳接板I中部并用于与立柱固定装配的第一连接柱2以及对称设置于驳接板I两端并用于固定玻璃的夹持组件3。本技术可用于阳台玻璃护栏,也可以用于楼梯玻璃护栏。所述驳接板I中部设置有供第一连接柱2插接的第一插接孔11,所述第一连接柱2插接于该第一插接孔11中,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柱2中部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连接柱2插接在第一插接孔11中后转动或晃动的定位块21,该定位块21卡嵌于该第一插接孔11中,也就是说,该第一连接柱2插接于所述驳接板I中部的第一插接孔11中后,该第一连接柱2通过定位块21与第一插接孔11形成有效的定位,以致使第一连接柱2不会相对驳接板I转动或晃动,以此可保证本技术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同样可保证整个玻璃护栏安装的工作效率。所述第一连接柱2两端分别沿其端面向中部设置有第一、第二螺孔,且所述第一连接柱2通过该第一、第二螺孔配合螺丝锁定于所述的立柱上。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柱2两端设置的第一、第二螺孔相互隔开。所述定位块21—体成型于第一连接柱2中部外侧。其中,所述定位块21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第一插接孔11呈与定位块21的形状适配的多边形,此形状结构的第一插接孔11与定位块21可有效进行相互限位,保证第一连接柱2不会相对驳接板I转动或晃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21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插接孔11呈与定位块21的形状适配的矩形,此形状结构的第一插接孔11与定位块21具有最好的限位功效。所述第一连接柱2两端还设置有定位套环22,该定位套环22的端面与所述驳接板I的板面对接。当螺丝螺旋进第一螺孔或第二螺孔中后,该螺丝同样可将定位套环22固定于驳接板I的板面上,以此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柱2与驳接板I连接的稳定性,以致可进一步防止第一连接柱2相对驳接板I转动或晃动。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安装于驳接板I一侧并用于包夹玻璃的第一、第二塑胶件31、32以及安装于第二塑胶件32外侧的第一金属夹块33、安装于驳接板I另一侧的第二金属夹块34和用于将第一、第二塑胶件31、32、第一金属夹块33、第二金属夹块34锁定于驳接板I上的六角螺丝35,其中,第一、第二塑胶件31、32之间形成用于夹紧玻璃的夹紧间隔。所述第二金属夹块34中设置有用于与六角螺丝35紧固的第三螺孔,所述驳接板I上设置有供六角螺丝35螺旋穿过的第四螺孔12,所述第一金属夹块33设置有沉槽及与沉槽适配的穿孔,六角螺丝35穿过第一金属夹块33上的穿孔,且六角螺丝35的螺帽落入第一金属夹块33上的沉槽中,以此可保证产品装配的美观性。所述第一塑胶件31为一塑胶垫片;所述第二塑胶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玻璃护栏用驳接件,其安装于护栏的立柱上,并用于驳接玻璃,该驳接件包括:一驳接板(1)、安装于驳接板(1)中部并用于与立柱固定装配的第一连接柱(2)以及对称设置于驳接板(1)两端并用于固定玻璃的夹持组件(3),所述驳接板(1)中部设置有供第一连接柱(2)插接的第一插接孔(11),所述第一连接柱(2)插接于该第一插接孔(1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2)中部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连接柱(2)插接在第一插接孔(11)中后转动或晃动的定位块(21),该定位块(21)卡嵌于该第一插接孔(11)中,且该第一连接柱(2)两端分别沿其端面向中部设置有第一、第二螺孔,第一连接柱(2)通过该第一、第二螺孔配合螺丝锁定于所述的立柱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勇行
申请(专利权)人:黄勇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