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百军专利>正文

一次性灌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5180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用于医疗领域的一次性灌肠器,其特点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灌肠器、顶帽、保护板三部分组成,肛管头部为椭圆球形,中间有一裂隙及出药口,保护板套于肛管底端,灌肠器管身为波纹管筒。其优点是:(1)使用方便;(2)安全可靠,实现无菌操作;(3)灌肠时可避免药液部分逆流;(4)无破坏肠管的毛刺;(5)可避免交叉感染;(6)有效保护操作者及患者。(*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一次性灌肠器,属于医疗器械类。目前,肛肠病是一种最常见病和多发病。据统计肛肠病的发病率已达59.1%,肠炎又是该类疾病中缺乏特异性治疗的疾病之一,该病复发率高,癌变率高(约2.5%~2.7%癌变),合并症、后遗症多,如贫血、肝炎、甚至大出血、肠穿孔等,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及给药途径已成为临床研究急待解决的问题。从国内外大量文献报导和临床研究,一致认为药液保留灌肠的治疗方法效果最理想,其疗效已不容质疑。此方法可将药液直接作用于肠道病变部位,使局部药物浓度显著增加,从而更好的发挥药效,其优点是①可避免长期服药对机体产生的毒副作用;②避免药物对胃肠功能的不良影响以及胃酸对药物的破坏和分解;③避免了打针输液时的痛苦以及打针输液时可能产生的神经损伤、局部感染和输液过敏反应等;④对于小儿或暂不能进食的病人则更显示出无比的优越。但是,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的灌肠器均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先将临床灌肠过程简述如下病人患病需要治疗,首先住院,医院供应室提前将全套灌肠器械清洗刷净消毒后,护士在治疗室配制好药液,准备好一个容器,将药液加温后倒入灌肠筒,准备好灌肠器械,包括输液架、治疗盘、灌肠筒、橡胶管、玻璃接管、直肠管、止血钳、弯盘、手纸、水温计、润滑剂、胶布等。治疗开始时,在治疗室让病人脱下裤子露出肛门,将直肠管、灌肠筒按次序连接好,并将灌肠筒挂在输液架上,准备好手纸,右手拿止血钳,左手拿弯盘,把水温计放在灌肠筒内,把润滑剂涂在直肠管上,将直肠管通过肠门插入体内,右手拿止血钳做开关控制药液量。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现在临床灌肠存在的不足之处是①病人治疗不方便,多数情况下需住院才能治疗,肠炎治疗的疗程统的治疗;②护理工作量大,操作过程烦琐,从配药到治疗需30-45分钟才能完成;③交叉感染机会增多。目前广泛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注射器”等就是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而传染疾病最多的肠道,更应引起高度重视;④灌肠液制作不规范,污染机会多,现在临床灌肠都是护士将灌肠液抽入注射器或倒入灌肠管内,增加污染机会,又容易产生差错;⑤个别年轻患者,由于羞涩心理一般不愿意让别人灌肠。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简易方便的一次性灌肠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肛管为细长弯曲颈状,头部为椭圆球形,直径略大于颈部,中间有一裂隙和一圆形出药口,灌肠时在压力作用下自动张开使药液流出,压力减小后关闭可防止药液部分逆流。为了装药后便于运输和存放,肛管顶端有一半球形顶帽,材料为弹性材料制成,中间有与出药口相吻合的舌状凸起,可将灌肠器严密封实。灌肠器中间有一伞形保护板,以避免操作者或患者的手直接接触到肛门皮肤,也可防止药液反射到手上。灌肠器管身为可压缩的波纹管筒,容积为100ml、200ml和500ml不等,每个波纹间距为10mm,每个波纹间容积为10ml、20ml、50ml。在灌肠器包装内另备一小塑料袋,内装有润滑剂。本技术的优点是①病人无须住院,即可得到治疗;②减轻护理工作量;③避免了交叉感染;④灌肠液的制作实现规范化、无菌化;⑤个别不愿意让别人灌肠的病人,自己可以灌肠;⑥使用方便安全,灌肠器为一个整体,在使用时可避免因剪过的断面出现的毛刺划破肛管皮肤及直肠粘膜,引起出血、感染,加重病情,甚至成为肛门脓肿的诱因;⑦肛管头部有一裂隙,灌肠时压力增大裂隙张开,压力减小裂隙闭合,可防止药液部分逆流,使药液充分利用;⑧管体顶端有封口顶帽,便于灌肠器运输、存;⑨中间有保护板,可保护患者和操作者。 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主体灌肠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顶帽示意图;其中①圆形出药口;②出药裂隙;③肛管头部;④肛管;⑤保护板;⑥保护板套;⑦管筒;⑧灌肠器底座;⑨半球形顶帽;⑩舌状凸起。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作如下描述本技术是由管筒⑦、保护板⑤、顶帽⑨组成。①为出药口;②为出药裂隙,使用时在压力作用下张开,压力减小后关闭以防药液逆流;③为肛管头部,直径略大于颈部;保护板⑤和保护板套⑥为另一部分,使用时将保护板套于肛管④底端,⑦为可压缩的波纹管筒,共有10个波纹,每个波距容积为整个容积的十分之一,即如果灌肠器容积为200ml,每个波纹容积为20ml;⑧为灌肠器底座,使用时加压可凹进灌肠器内,以减少药液残留量;半球形弹性顶帽⑨内有可插入出药口的舌状凸起⑩,使用时将顶帽直接扣在肛管头部,利于灌肠器的运输和存放。灌肠器用塑料袋封装,另备小塑料袋装有润滑剂。本技术肛管长120±mm,灌肠器容积为100ml、200ml和500ml,每个波纹间距为10mm。灌肠使用时,将塑料袋封装的灌肠器取出,打开小袋润滑剂,将润滑剂涂于肛管头部表面即可灌肠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一次性灌肠器,其特征在于该灌肠器由三部分组成半球形弹性顶帽内有一舌状凸起,肛管为细长弯曲颈状,头部为椭圆球形,中间有一裂隙及出药口,灌肠时在压力作用下裂隙张开药液流出,压力减小后裂隙关闭,可防药液逆流;肛管底部有一保护板;灌肠器管身为可压缩的波纹管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灌肠器,其特征在于前部肛管为细长弯曲颈状,头部为椭圆球形,中间有一裂隙出药口,圆形弹性顶帽内有与出药口吻合的舌状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灌肠器,其特征在于肛管长为120±mm,后部容积为200ml、500ml,每个波纹间距为10mm,每个波纹间容积为整体容积的十分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灌肠器,其特征在于灌肠器由塑料袋封装,另备有小塑料袋,内装有润滑剂。专利摘要本技术是用于医疗领域的一次性灌肠器,其特点是:本技术由灌肠器、顶帽、保护板三部分组成,肛管头部为椭圆球形,中间有一裂隙及出药口,保护板套于肛管底端,灌肠器管身为波纹管筒。其优点是:(1)使用方便;(2)安全可靠,实现无菌操作;(3)灌肠时可避免药液部分逆流;(4)无破坏肠管的毛刺;(5)可避免交叉感染;(6)有效保护操作者及患者。文档编号A61M3/00GK2312716SQ97227609公开日1999年4月7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张百军, 姚俊杰 申请人:张百军, 姚俊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灌肠器,其特征在于该灌肠器由三部分组成:半球形弹性顶帽内有一舌状凸起,肛管为细长弯曲颈状,头部为椭圆球形,中间有一裂隙及出药口,灌肠时在压力作用下裂隙张开药液流出,压力减小后裂隙关闭,可防药液逆流;肛管底部有一保护板;灌肠器管身为可压缩的波纹管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百军姚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百军姚俊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