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可调节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51163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5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向可调节拉钩,包括手柄部、与手柄部连接的软管部、设于软管部端部的拉钩部,拉钩部连接推杆部;在软管部内穿有两对引导线,各引导线一端分别固定在软管部一端;手柄部内设置两个转动盘,各对引导线穿出软管部后分别连接一转动盘,位于软管部内的两对引导线各自所在平面在软管部中心轴线处交叉且相互垂直,各个转动盘分别向不同方向转动时,能够分别牵引各引导线,带动软管端部连同拉钩部向不同方向弯曲。带动近拉钩部端软管向不同方向弯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向可调节拉钩,在内镜下手术进行EMR、ESD或其他的复杂操作时,让镜头专司观察功能,拉钩可以控制方向并抓取、拖拽组织,使手术操作难度降低,并能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向可调节拉钩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向可调节拉钩。
技术介绍
内窥镜诞生50多年来,经历了从疾病诊断到疾病治疗的阶段,对一些消化疾病的治疗已经十分有效和可靠甚至成为一些疾病治疗的首选疗法。近年来随着内镜活检术、EMR(内镜粘膜切除术)、ESD(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技术的发展,其对消化道的息肉和早癌症的治疗,正逐渐成为一种首选诊疗手段。尤其对早癌的发现、诊断和切除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已研发出一些内镜下的专用器械,然而,与其它内镜下治疗技术相比仍显得操难度较大。现阶段操作中,常用网篮及五爪钳来拉扯、拖拽组织,手术操作过程中,工具动作机构仍然是受镜头控制方向,并不能自行改变操作方向,往往需要反复多次进退镜头来操作,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并且视野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向可调节拉钩。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向可调节拉钩,包括手柄部、与手柄部连接的软管部、设于软管部端部的拉钩部,拉钩部连接推杆部;在软管部内穿有两对引导线,各引导线一端分别固定在软管部一端;手柄部内设置两个转动盘,各对引导线穿出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向可调节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部、与手柄部连接的软管部、设于软管部端部的拉钩部,拉钩部连接推杆部;在软管部内穿有两对引导线,各引导线一端分别固定在软管部一端;手柄部内设置两个转动盘,各对引导线穿出软管部后分别连接一转动盘,位于软管部内的两对引导线各自所在平面在软管部中心轴线处交叉且相互垂直,各个转动盘分别向不同方向转动时,能够分别牵引各引导线,带动软管端部连同拉钩部向不同方向弯曲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向可调节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部、与手柄部连接的软管部、设于软管部端部的拉钩部,拉钩部连接推杆部;在软管部内穿有两对引导线,各引导线一端分别固定在软管部一端;手柄部内设置两个转动盘,各对引导线穿出软管部后分别连接一转动盘,位于软管部内的两对引导线各自所在平面在软管部中心轴线处交叉且相互垂直,各个转动盘分别向不同方向转动时,能够分别牵引各引导线,带动软管部端部连同拉钩部向不同方向弯曲转动;各转动盘上设有限位片,限位片设置于转动盘与手柄部中心轴相平行的径向,在手柄部内设有用于阻挡限位片的中间轮;在转动盘上设有多个定位槽,在手柄上设有活动的定位片,转动盘转动到任一个定位槽与定位片对准后,将定位片推入定位槽,转动盘被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可调节拉钩,其特征在于:其中,手柄部内设有穿线板,穿线板上至少设有两个穿线孔,各对引导线分别穿过两个穿线孔后,分别连接于转动盘与手柄部中心轴相平行的径向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向可调节拉钩,其特征在于:其中,在穿线板上设置有两对穿线孔,两对穿线孔以软管部内垂直于转动盘中心轴线的一对引导线所在平面为对称面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黑鹰赵文俊徐传友张广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医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